教育当中的学问可深了去,不是看一本书或者听一堂课就能学会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言传身教。因为孩子呱呱落地后,最先接触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相处时间最长的也是父母,父母就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最好模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等到孩子三岁,性格、脾气会越来越像爸爸或者妈妈,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所以各位家长不要总推说说教育是老师的责任了,其实自己的责任才是最大的,言传身教比任何一种教育效果都好。比如:现在有很多人长大结婚成为父母后,会觉得赡养老人是一件麻烦事。家长的所作所为,孩子都看在眼中,长大后也一样不会孝顺父母的。那么,家长该怎么以身作则呢?“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孩子刚出生时就是一张白纸,至于会被染成什么颜色,关键在于料缸是什么颜色,而这个料缸就是孩子的家庭环境。当孩子从小生活在温馨和睦的家庭里,性格自然也会变得乐观开朗。所以各位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因为小孩很容易模仿大人,他会觉得吵架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在以后的生活中,一旦遇到冲突就会用吵架的方式解决。虽然孩子长大后会离开父母的怀抱,去学校读书,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会变少,但是家长一言一行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的人际交往方式。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在家温柔对待配偶,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打骂对方;在外对邻居态度也要友善,不能过于冷漠,基本招呼、礼节都不能少。一直以来中国家庭的传统模式就是爸爸出去挣钱,妈妈在家带孩子、洗衣、做饭。但是在孩子看来,爸爸从来都不做家务,永远都像一个大爷一样等着妈妈来伺候。这样他会认为妈妈是在孤军奋斗,认为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团队里,只要有一个人出力就可以了。因此,各位爸爸们,如果看到自家老婆在干活,麻烦上去帮下忙,切个菜、拿个碗也是可以的;妈妈看到爸爸上班那么累,有空也可以帮他按下肩膀;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拿筷子、倒垃圾等。这样一家人相亲相爱、分工明确,即可以避免孩子养成大男子主义的习惯,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让孩子有团队概念,何乐而不为呢。家长在做错的时候要懂得道歉和承认错误,这样有家长作为模板,孩子才会知道怎么正确处理地矛盾和摩擦,成为一个勇于面对错误的好孩子。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希望各位家长都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