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蜗创意 我们的后台经常收到这样的留言: 许教授,大部分食疗汤方都不好喝,孩子不肯喝怎么办?即使加了黄糖调味的三星汤、白术佛手汤,孩子都闻到就跑。 其实,认为中医保健就必须良药苦口的观点,真是一种误解。如果中药味道特别苦,大多数性味比较苦寒,并不适合脾胃虚寒的孩子服用。 给宝宝食疗,最好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应季蔬果食材的性味归经,调节身体的平衡。选择食材上,也多以药食同源,安全温和为主。 恰逢秋分时节,秋主肺,而白色入肺,秋天宜给宝宝吃白色食物。 这是什么道理呢?白色食物为何入肺,哪些白色食物适合宝宝这时候吃?怎么吃才美味又保健? 1 哪些白色食物秋季养肺最佳? 我们可能听说过“绿色养肝,红色补心,黄色益脾胃,白色润肺,黑色补肾”的说法,也就是“五色养五脏”学说。 这个学说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古人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五脏”的特征对应“五行”,又将“五行”的特征对应“五色”。 《黄帝内经》说“白色入肺”,并不是说所有白色的食物都归肺经,像白附子、白芥子就不是养肺中药材。 在归纳总结一些应季、常见的白色食物时,发现它们都有护肺的功效,因此用“白色入肺”概括之。 我们知道,人体的肺属“娇脏”,它不耐寒热,还通过鼻子与外界环境相通。 而孩子又比成人的体质更弱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儿童常见病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呼吸道感染的缘故。 秋季生燥,很容易耗伤肺津,肺卫容易失和。所以无论孩子是否有干燥、燥咳等症状,养肺护肺都是秋季关键词。 秋季常食的白色“护肺食物” 滑动查看白色食物的代表 糯米:甘温,益气健脾固肺。 莲藕:甘平,清热生津,散瘀止血。 银耳:甘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止血。 菜花:甘平,润肺止咳。 白萝卜:辛甘、凉,下气宽中,益胃消食,凉血生津。 鸡蛋:甘平,补肺养血,滋阴润燥。 鸭肉:甘咸、性凉。滋阴利水,清虚热,补中气。 梨:甘,微酸,性凉。生津润燥,除烦止渴。 百合:甘、微苦,性微凉,养阴润肺,宁心安神。 杏仁:甘温,润燥护肺,润肠通便。 白芝麻:甘平,补肝肾,润肠燥。 茯苓:甘平,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敛阴。 山药:甘平,益气养阴,补脾肺肾。 以上这些食物,基本都能润燥,也都归肺经。其中有些食物还兼顾健脾的功效。我们知道脾土生肺金,脾的健运也能间接固肺护肺。 不过,这些食物也不是都能常吃、多吃,在控制量的同时,还要结合孩子的身体情况来选择。 很多白色食物虽能润燥护肺,但像白萝卜、雪梨、鸭肉等都偏凉,给孩子吃的时候要注意: ✔ 无积食、无病痛时适量食用,可搭配平性、微温的食物共煮。 ✖ 脾胃虚寒明显、身体受寒、天气转冷时尽量少吃。 这里推荐一道白色养肺食疗方三珍糯米粥给家长们。如果孩子一到秋天就容易燥咳,或者过去一年有多次呼吸道感染,肺部比较虚弱的,都可以喝: 注意,类似的糯米稀粥能帮孩子补气,但糯米比较黏,难消化,有积食迹象的孩子建议暂时少吃或不吃。 2 秋季护肺保健 其他“颜色”怎么搭配着吃? 我经常讲,五脏六腑彼此相连,牵一发则动全身。比如,脾胃不和,就会影响肺的宣发,进而牵连心火和肝木的疏泄。 ——有时家长带孩子来看情志病或呼吸系统疾病,医生却往往会开健脾药,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秋季除了好好护肺,吃好白色食物,还要兼顾脾、心、肝。 按照“五色养五脏”的理念,我们平时可以这样给孩子准备食物: ▶ 黄色入脾 五行中黄色为土。 摄入黄色食物后,营养物质主要集中在脾胃区域。如南瓜、玉米、大豆等,适量食用可对脾胃大有裨益。 ▶ 红色入心 红色属火、为阳。 红色食物大多有益气补血、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如胡萝卜、枸杞、赤小豆、红枣等,不仅补血养心,还能提高免疫力。 ▶ 绿色入肝 多食绿色食品,具有疏肝的功能。它们是人体的“排毒剂”。 像菠菜、韭菜、西兰花、芹菜、油菜、香菜等,对于肝脏的养护很有好处。 图片来源:图蜗创意 了解了各种颜色对应的功效,家长在给宝宝烹煮每日菜肴时,就可以有意识地搭配。 比如,秋季给孩子喝煮得软烂一些的粥,能达到用谷物健脾、用粥水生津滋阴的保健效果。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日常消化情况,在粥中适当加入南杏仁(润燥补肺)、山药(健脾益气)、百合(滋阴润肺)、去核红枣(补中安神)中的1~2种。 在健脾护肺的同时,如果发现孩子最近脾气比较大、睡不安稳,还可以吃些芹菜、香菜等有特殊香味、能疏肝的蔬菜,或喝点能宁心安神的莲子饮。 此外,有一款糖水可经常煮给孩子喝,不仅味道好,还能同时照顾到儿童的肺、心、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