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对话】靠新品拉动销量,这条路还能走多久?

 王厚君 2020-11-20

三轮行业资讯旗舰

新品发布是当前三轮车行业企业营销上的重要手段之一,“淡季出新品,旺季增产能”的传统格局已经远去,如今的三轮车行业,“一言不合”就出新品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新品,曾经是拉动三轮车企业销量提升的重要手段,这也获得行业从业者的一致认可。新品通常能够很好地结合当下的潮流趋势,在竞争加剧、竞品增多的当下,不推新品就没有竞争力也成为行业的共识。甚至还有不少老板抱着遍地撒网的心态,认为多出新品就有更多销路,打的是立体化“组合拳”。

随着三轮车市场趋于成熟,消费者消费理念已经基本定型,对于产品的认知已经形成惯性,消费者对于产品更多地关注品质与性能。因此,对于三轮车企业来说,单纯靠发布新品来拉动销量的目的已经难以实现。失去更新换代意义,只是炒冷饭式小修小补的新品对于三轮车经销商和整个消费市场来说,已经没有多大的吸引力。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


竞争充分,市场饱和

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和消费需求的减弱,2016年三轮车行业已经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飞速增长比较起来,当前的三轮车行业不算很景气。但市场长期旺盛的需求带来大量资本和企业的入驻,目前已经形成河南偃师、江苏徐州、西南重庆、华北天津等众多的产业集群基地,随着多年来企业销售范围的扩大,如今全国市场内有着数百家车企同台竞技。

行业内,之前就有产能过剩的声音出现,虽然在小编看来,如今的产能过剩虽然还未达到让行业伤筋动骨的地步,但经销商压货的现象确实并不少见。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同一款产品市场上通常有非常多的类型和品牌出现,导致消费者对新品已经不太感冒。对经销商来说,新品除了能够得到不小的返利外,也没有太多的市场价值可言。


新品缺乏吸引力

盲目地推出所谓的新品,带来的后遗症不单是对消费者吸引力的减弱,而且也造成企业急于求成的浮躁作风。如今三轮车行业内很少有企业对其产品体系有着长远的规划,通常都是修修改改,靠“灵感”做产品。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三轮车企业也显然已经认识到这样的问题的。

这些企业目前一个共同的举措就是谋求打造所谓的明星产品,告别过去一味的“多生孩子能致富”的产品策略。至少从目前来看这是一个向好的变化,不少企业对产品规划作出了一定的调整,甚至在淡季进行了产品线的收缩,侧重于细分市场和每一个车型平台,将精力用于产品品质的打磨,全力推出一款好产品。小编认为以点带面,用一款明星产品的高品质带动整个系列的销售是一种比盲目频繁推出新品更好的策略。而从一些车企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这种新的产品策略也开始见效。


当下的三轮车市场,对于多数消费者而言,还是更加看重于产品本身的性价比,并不非常在意品牌。而对于休闲三轮这一重要品类,其消费群体通常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他们对于新品比较敏感,但如果新品无法给他们带来足够多的附加值、“面子”以及差异化,那么他们就会变得很理性。与此同时,很多消费者对于产品背后的售后服务体系,对于产品背后的品牌的了解并不多。通常同类竞品在这时候哪个具有品质上的优势,就会获得这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在小编看来,要破解新品的销量迷局,一个是打造一款真正的精品,另一个就是扎实做好品质,再无捷径可言。

本期编辑:Melody

更多行业新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