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说:叫做“环城圆路”的11路公交沿线(下)▕ 作者:任炽越

 意园 2020-11-20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忆说:

叫做“环城圆路”的11路公交沿线

任炽越

上海老城厢以几个城门名命名的、叫做“环城圆路”的11路公交环线,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那辆全球历时最长的商业化超级电容车,沿着环城,不停的在转啊转啊,就像拉磨的毛驴,永不停息。当年,在老西门电车调度亭门口,总看到司售人员板着手指在嚷,还跑三个环城就下班啦!

上海公交11路线路走向图

(上)

点击回看

(中)

点击回看

(下) 

电车从老西门开出的下一站,就是小西门(尚文路)站,原名为尚文门。站头旁边就是篷莱路,当年路两边全是卖皮革等鞋料的铺子,这就是全市闻名的篷莱路皮革鞋料市场。

走过短短的篷莱路,就是篷莱电影院,这是当时南市区三大电影院(沪南、篷莱、南市)之一,每有新电影出来的周日或夜晚,影院门口总是人山人海,倒票的、等退票的,约人的,络约不绝。

从篷莱路右拐,走没多远,就能看到一个牌楼,这是上海文庙的牌楼,穿过牌楼,就能看到上海中心城区唯一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学合一的古建筑群,这座建于元代的古代上海最高学府,在清咸丰三年小刀会起义中被毁,二年后重建,文革中遭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后政府拨款修葺,初步恢愎面貌,成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后文庙内设立了全市最大的旧书市集,每到开市之日,众多好书之人、收藏之士,从全市各个角落纷至踏来,在书海间游荡,乐此不疲。文庙是我文学爱好的起步之处,魁星阁下的赛诗会,曾留下了我青春的浪漫与梦想。

在文庙旁边的尚文路上,有一片闻名上海的住宅小区“龙门邨”。这是一个由6幢独立住宅、68幢新式里弄和2幢旧式里弄所组成,房屋间距很大,布局整齐,显得开阔疏朗建筑群。小区内每幢楼房风格各异,有中式、西班牙式、苏格兰式、古典巴洛克式等建筑风格元素,被称“微缩万国居民楼”。

在小西门的永宁街上,有一座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新式小学。这所名为梅溪的小学,前身为正蒙书院,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张焕纶创办,光绪八年易名。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市立初等小学,后改称市立梅溪小学。以后,又曾多次易名,1984年建造新校舍,恢复梅溪小学原名。

梅溪小学是中国新教育的领头羊,中国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胡适等众多杰出人才,均毕业于此校。梅溪小学是第一个吸收女学生进校,开创男女同校先河的学校,并首创了学生组织——童子军。

电车继续前行,小西门后一站是大南门,原名跨龙门。车站旁边正好是大南门的标志性建筑,大南门邮电局大楼。

这座建于1921年的古典主义市政建筑,原为上海电话局大厦,大楼为三层混合结构三层专用建筑,顶端设有钟楼,外观宏伟,具有时代特色。上海电话局大厦见证了上海电话的发展,是年末,上海电话用户发展至681家。

在上海大南门外的普育西路上,106年前的1911年,由教会办了一所普育堂,专门收容残疾贫病者,俗称“教化病院”。1913年市议会公推当地天主教徒、实业家陆伯鸿接受办理。经陆惨淡经营,征得各界捐助,连年扩充,改建堂院房屋,成为上海当时最大的慈善机构,终年收养贫病者二三千人。普育堂常年经费全靠社会募捐,不受教会外资津贴。

新中国成立后,普育堂由政府接管,1956年改为上海市儿童福利院,2001年因业务发展需要,儿童福利院迁至闵行,原址移作公益新天地,上海市民政博物馆也设在院内。我后来调至市民政局任职,儿童福利归所属管辖业务,曾经常去该院调研指导。

电车从大南门向前开去,就是小南门站,古时叫朝阳门。还没到站,就能看到矗立在车站对面高高的百年警钟楼。为加强华界火政,1907年上海救火联合会发起在中华路建造瞭望台暨火警钟楼,由求新轮船厂创办人朱志尧负责建造,是华界建立最早的火警瞭楼。钟楼建造历时3年,耗资7250两白银,于1910年6月落成。钟楼高10.58丈,分作6层,每层相距百级,第四层悬警钟,呜时声达数里外。楼架全用铁质水泥,中为旋螺梯,四周皆围网,人行其中,几忘登高之险。楼顶建瞭望室,可清晰乌瞰南市及浦东一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钟楼成为宣布发动起义的信号楼,这也是迄今仅存的近代消防建筑。

在钟楼下面有一条黄家路,从中华路拐进去一直往里走,你首先会路过南洋医院,后更名沪南医院,现已改名为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再往前走,可找到一条叫乔家路的老街,据说是由乔家浜填没所筑。

沿着乔家路至永泰街口,有一棵古银杏树,再向前步行没多久,便是上海画派大家王一亭私宅“梓园”,附近居民称其为王家花园,当年园主人曾在园内的八角餐厅接待过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夫妇。如今梓园的欧式古典风格门楼还依稀可辨,门楼上由著名书画家吴昌硕所题“梓园”两字,尚保存完好,但门楼后的建筑已物况不佳。旁边还有家小工厂,所占地盘就是梓园的花园。

乔家路上的光启南路曾出了个知名度颇高的居民,那就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据考证,徐光启出生并居住在乔家路上的“九间楼”,此楼一排九间,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略呈“凸”字型,全屋原有十三进。今存“九间楼”,仅是其中一进,后历经战火,已毁掉若干间,现仅存七间,外观已与普通民宅无异。

在乔家路上的天灯弄,有一座距今250多年的名宅“书隐楼”,由清乾隆年间江西学政沈政所建,因楼址所在上海县城中心地带,故取“大隐隐于市”之意。该楼共建了13年,作藏书与居住之用,为明清江南三大藏书楼之一。后由沈氏转售赵氏,光绪七年又由航海贸易商郭氏购得,现为郭氏后裔私宅。整个建筑分为两部分,共五进,有70多个房间,结构为砖墙立柱,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架构,榫卯组合,三合院型,楼内院落,处处可见精美的砖木雕刻艺术,尤为珍贵。因修缮需花费巨资,郭氏后裔无力为之,只能守着旧屋度日,政府因其为文物保护单位,经常派人来小修小补,不让其彻底倒塌。

在乔家路上,清未还曾有过上海沙船大王郁松年一座显赫的私宅。如今150多年过去了,只剩下一块普通的“宜稼堂”铭牌,在叙述着当年的喧华与繁荣。

在“宜稼堂”不远,有一片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新式里弄,共24幢,房屋外型为西式假三层,红砖清水墙,洋松花式门窗,全套大卫生,是当时时尚的中西合璧式公寓楼群。我妻子的娘家就在小南门,我当时与妻子在热恋时,曾多次经过乔家路——这条具有许多文化轶事传闻的小路。

在钟楼对马路上的董家渡路上,建有一座造了6年,距今已有160多年的董家渡天主教堂,为上海教区第一座主教座堂,可容纳2000余人,规模之大,为当时全国之首。教堂正面为巴洛克式风格,室内更多采用文艺复兴时代风格,同时在装饰上添加了中国文化的风韵,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教堂钟楼铸有大小四口铜钟,祈祷呜钟时,方圆几公里都能听见。

电车过了小南门,再往前开,就到了大东门。大东门原名朝宗门,是当时老城厢的水门。肇家浜的河水流经大东门,经垻基桥、里郎家桥、外郎家桥、龙德桥、里关桥、大关桥,流入黄浦江。1915年水道填平,名为白渡路。如今白渡路两边树起了很多髙楼,走在路上的行人,很难会想起100多年前,就在自己脚下,从大东门水道进城的船只,排队等侯的盛况。

由于大东门是浦东菜农进入浦西的第一站,时间一长就出现了许多蔬菜摊贩,遂渐在紫霞路外郎桥家一带,形成了上海最早的马路菜市场。紫霞路菜场的出现,在周边又开出了许多商铺,最出名的要数毛家路上的老牌酱园冯万通,狭长的店堂里有长长的柜台,山墙上大大的“酱”字,足有二层楼高。

在大东门老城厢内,复兴东路旁边的金坛路上,有一片式样、结构、层数都不一样的40多幢民宅,共计上万建筑平方米。此处原来是清道台衙门,民国后曾为警察总厅,1933年被辛泰银行规划成十多块出售,各业主购进后分别建成不同样式的住宅,有的具有现代派风格,装饰精美,有的比较简约,装饰简洁。因这一批建筑体现了沪上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建筑发展特点,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从中华路复兴东路向北不远,还有一幢市优秀历史建筑。这座三层楼高,外加一个塔楼的大厦,是一座具有折衷主义风格、巴洛克细部特征的钢筋混凝土大楼,由糖业南北货业领袖裘养志、凌励成于1924年发起建造完工。初为联市联谊会大楼,1932年改为糖业南北货同业联合市场,1942年在此创办过联市补习夜校、联市流通图书馆等,曾是上海地下党重要活动场所。解放后被先后作为灯具厂、缝纫机厂的场所。我唸书的中学,就在离大厦不远,一条名叫盐码头街的小路上。

11路电车走完了环城园路,又兜回到了小东门。

从小东门出发,又回到了小东门的家。只是家已没了,老宅早已折除,老宅的土地上矗起了现代化的大厦,只有老宅原窗前的梧桐树,依稀尚可辫认,仍然枝繁叶茂。

一路走来,环城圆路上的许多具有历史痕迹的老建筑都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大楼与绿地,一些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在城市变迁中丢失了。

老城是一座城市文化的源头,老建筑是立体的历史发展标志,国外很多现代化大城市,都以被保护完好的老城而骄傲。

当城市焕然一新,找不到历史文化印迹的时侯,这城市人文的源头又去哪里寻找呢?

配图来源:“图溯上海”、“上海门牌研究所”等公众号和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