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精在人体的代谢过程 酒精对身体的危害

 大漠胡杨xj 2020-11-20

一、酒精在人体的代谢过程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人体内若是具备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因而即使喝了一定量的酒后,也行若无事;若这两种酶含量降低,需要饮用解酒护肝饮料使之增多这种酶。在一般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因此,上面所说的不善饮酒、酒量在合理标准以下的人,即属于乙醛脱氢酶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对于善饮酒的人,如果饮酒过多、过快,超过了两种酶的分解能力,也会发生醉酒。解酒饮料添加玉米肽,它通过提高血液中丙氨酸和亮氨酸的浓度,能够产生稳定的分解乙醇的辅脱氢酶,增强肝脏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促进体内乙醇的分解和代谢,从而降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达到降低醉酒程度和醒酒的作用。

  现实中,人的酒量通过锻炼可获得一定提高,但提高一般不会很大,因为人的酶系统是有遗传因素的,上述两种酶的数量,比例成定局,因此,“酒量”也会遗传。不同的人种酒量是有差异的,近年来,美国科学家进行一系列研究后证实酗酒也和遗传因有关,在美国不少婴儿生下来便是“酒鬼”,而这些“小酒鬼”的父母无一例外都是酗酒者,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者还发现,酗酒者的大脑中无一例外都缺乏一种叫内菲酞的物质,而喝酒能弥补此物质的不足,因此酗酒者见酒后常难以自己,他们的血液中的白血球与化学酵发生反应的程度要比正常人强烈得多。

  酒精中毒据测定,饮下白酒约5分钟后,酒精就会进入血液,随血液在全身流动,人的组织器官和各个系统都要受到酒精的毒害。短时间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中毒,中毒后首先影响大脑皮质,使神经有一个短暂的兴奋期,胡言乱语;继之大脑皮质处于麻醉状态,言行失常,昏昏沉沉不省人事。若进一步发展,生命中枢麻痹,则心跳呼吸停止以致死亡。继而及时喝解酒护肝饮料,从根本上缓解酒精中毒。

二、酒精是什么

  乙醇(Ethanol)俗称酒精,是一种有机物,结构简式CH?CH?OH或C?H?OH,分子式C?H?O,是最常见的一元醇。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与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相对密度(d15.56)0.816。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乙醇与二甲醚(即甲醚)互为官能团异构体。

  乙醇液体密度是0.789g/cm3,乙醇气体密度为1.59kg/m3,相对密度(d15.56)0.816,式量(相对分子质量)为46.07g/mol。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无色透明液体(纯酒精),有特殊香味,易挥发。

  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链醇的性质有关。分子中的羟基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黏性大,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大。

  λ=589.3nm和18.35℃下,乙醇的折射率为1.36242,比水稍高。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甲醇、丙酮、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三、酒精的分类

  1、按生产使用的原料可分为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糖蜜原料发酵酒精、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

  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一般有薯类、谷类和野生植物等含淀粉质的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再进一步由酵母发酵生成酒精);

  糖蜜原料发酵酒精(直接利用糖蜜中的糖分,经过稀释杀菌并添加部分营养盐,借酵母的作用发酵生成酒精);

  和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利用造纸废液中含有的六碳糖,在酵母作用下发酵成酒精,主要产品为工业用酒精。也有用木屑稀酸水解制作的酒精)。

  2、按生产的方法来分,可分为发酵法、合成法两大类。

  3、按产品质量或性质来分,又分为高纯度酒精、无水酒精、普通酒精和变性酒精。

  4、按产品系列(BG384-81)分为优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二级相当于高纯度酒精及普通精馏酒精。三级相当于医药酒精,四级相当于工业酒精。新增二级标准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和生产的需要,减少生产与使用上的浪费,促进提高产品质量而制订的。

  分子结构

  C、O原子均以sp3杂化轨道成键、极性分子。

  乙醇分子是由是由C、H、O 三种原子构成(乙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

四、酒精对身体的危害

  饮酒过的人如果时常感觉全身乏力又疲惫不堪,活动后有咳嗽,甚至心慌、气短、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现象,就应该引起注意,极有可能伤害到身体健康,所以需要注意节制!

  危害一:

  心外损害主要有,酒精肝、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肌病、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等,需要特别注意!

  危害二:

  心脏增大,常是酒精性心肌病最早的表现。心脏呈普大型,早期病例于戒酒4~8周后心脏迅速缩小;晚期病人虽然也能有所缩小,但很难恢复到正常。

  危害三:

  高血压,收缩压增高,而舒张压正常后偏低,称去首高血压。这是与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显然不同的,所以常年饮酒者需要特别注意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

  危害四:

  常年饮酒者会出现心力衰竭,起初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然后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涨,肝淤血,胸腔积液等。再次饮酒,症状可再次出现或加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