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细胞》:传播性变强之外,新冠D614G突变毒株的致病性有什么变化

 mingxiaozi 2020-11-21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仍在不断攀升,在此过程中,病毒的变异动向受到了科学家的密切关注。

其中,一种被称为D614G突变的新冠病毒变异尤其引人注目。自2月下旬起,这种病毒株渐渐在世界各地占据主导,目前已成为感染人数最多的毒株。与最初出现的病毒株相比,D614G突变的刺突蛋白上,第61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D)变成甘氨酸(G)。

新冠病毒发生的这种变化是否意味着更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这一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测和担忧。

就在上周,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科学家们根据一系列实验结果证实,D614G突变有更高的传播能力和更快的复制速度

相关阅读:新冠突变毒株席卷全球,今日《科学》确认其传播性更强

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以“预先发表”(Pre-proof)的形式,上线了一篇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等多家机构的科学家们合作,对英国获得的25000多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展开分析,并将序列数据与临床结果进行匹配,评估了新冠病毒D614G突变对致病性的影响


根据新冠病毒614D和614G两种基因型随时间推移出现的频率,研究人员首先分析确认,D614G突变在3月下旬成为在英国流行的主要形式,并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种群遗传模型的分析表明,相对于最初出现的614D形式,614G突变体具有自然选择的优势

从3月下旬起,D614G突变在英国迅速扩散(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为了评估两种病毒基因型与COVID-19严重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对2月~7月内收集的两个临床数据集分别展开分析。他们将测序得到的病毒基因序列与患者确诊28天的结果(恢复还是死亡)进行关联,以及与患者的临床表现(例如是否需要补充氧气或机械通气等)进行关联,同时纳入了年龄、性别等因素的考虑。

综合这些结果后他们发现,年龄的增长和生理性别为男性都与临床严重程度显著增加有关,而D614G突变与严重程度之间没有出现相关性,换句话说,这一突变并没有增强新冠病毒的致病性

论文得出结论:“没有发现任何迹象表明感染了D614G突变病毒的患者具有更高的病死率或更严重的临床表现。”不过,在轻症或无症状感染中,D614G突变是否存在毒力差异,在这项研究中并没有进行评估。

在刺突蛋白614位置为D和G的两种形式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分布,以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同时观察到,D614G突变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年轻患者中D614G突变更为普遍。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推断,可能的一种解释是,感染D614G突变的年轻患者有更高的病毒载量,导致了更高的检出率。

对样本的RT-PCR检测显示,感染D614G突变,病毒载量较高这一结果与D614G突变病毒的复制能力更强具有一致性。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这项工作采用了庞大的患者数据样本和多种推断方法,但要准确估计病毒不同变异体在人群中的传播水平还是需要非常地谨慎,当新的突变出现时,很可能因为某些随机事件迅速影响不同突变病毒的出现频率

这也意味着,监视和识别新冠病毒新突变的出现非常重要。论文最后强调:“在病毒同一位置或相邻位置的氨基酸,未来无疑还会出现其他突变,在考虑疫苗、疗法和其他干预措施时,我们都必须记住这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