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园共育公益活动第五期--家长沙龙《蒙特梭利数学在家庭》

 caikk 2020-11-21

学前教育家园共育公益指导项目活动,是由市教育局组织申报与评审、面向学前儿童及家庭的公益性指导活动。旨在整合社会公益资源,帮助学前儿童家长学习掌握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普及科学育儿知识的丰富学前儿童生活内容,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的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2~10岁,这是孩子从婴儿成长为儿童、准备接受正式教育的时间,也是孩子接触数学的关键年龄段。那么,作为成人,我们如何利用日常家庭活动,让孩子理解数、形状、规律、计算等数学关系,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探究数学的兴趣呢?

那家长该如何着手?要做些什么呢?

就这些疑问,我们展开了一场家长沙龙活动。

在现场,小小问题引发家长们的思考……

思考1:数学是什么?

有家长说:数学就是一门学科;

有家长说:数学其实就是算术;是加减乘除;

有家长说:数学跟图形有关。

……

其实数学的内容则要广泛得多。

比如:篱笆的影子有什么规律?手指能表示几个数?

这些都是数学,数学研究的是这个世界上物体之间的关系.

思考2: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有家长说:数学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购买东西。

有家长说:数学让我们有序的生活。

有家长说:数学让我们辨别不同的公共汽车。

……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帮助我们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基本数学概念

需要孩子真切的体验、立体的材料和开放式的探索,以便增强孩子计数和运算的能力。计数能力需要以下经验做基础:一一对应、排序(把东西按顺序排序好)、通过量理解符号,以及数量守恒(一定数量的的物体无论如何放置,总量不变)




               分组讨论环节

本次沙龙很开心的看到很多的爸爸参与到其中,平时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那怎么样在生活中帮助孩子感受物体之间数的概念呢?一场头脑风暴展开了……

以高矮、 粗细、大小、反比组为切入点,如何在生活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感受数学的概念。每个家长都有不同的经验和想法,看到家长们专注记录,感觉到家长。

每组代表纷纷发言,分享了刚刚一起交流的话题,非常精彩,各有独到之处.并能结合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去思考问题,选择有效的切入点去引导孩子.大家都收获满满.

亲子游戏

1.《我的家人》将家人年龄、高矮、胖瘦进行排序。

2.《把鸡蛋放到杯子里》进行配对的同时观察谁比谁多?

3.《关于“4”的书》请孩子寻找一些数量为“4”的东西:4条腿的马、4个轮子的车……

4.《量和数字》点数落叶、石子、筷子、水果等。

5.《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公交车的号码、电影院座位的号码、超市的价格等。


空间  形状  测量

空间、形状、测量也是数学的一部分,但是家长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忘记这一块的内容,也觉得这些应该是等孩子大一些才会接触和理解,其实孩子从婴儿床的一边滚到另一边,开始了空间探索之旅。他在画画、走路、搭积木、攀爬、四处观察房间,或者盯着地平线的时候。也是在探索空间。平时孩子在吃食物时也是在感受形状的不同,比如:圆圆的饼干、圆柱体形状的甘蔗、球体状的肉丸等。

亲子游戏

1:空间

《动动手,装箱子》让孩子把衣服装进箱子,如何装才能装更多的衣服,叠着还是卷着放……

《物品归类》秩序感的培养,让孩子将玩具、物品自己归类。

2:测量

《重量测量》利用称来称重、用手的触觉感知不同的重量。

《高度测量》利用尺子测量,身高比对测量。

《长短测量》用脚步、手臂来测量长短。

3:形状

《平面几何》《立体几何》

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形状,鼓励孩子用表格、绘画、口述进行记录。

通过搭积木认识各种形状,也可以进行实验:球体可以滚动,长方体是否可以滚动,如果都是圆形是否可以建构楼房……

这些活动能帮助孩子理解物体与物体空间之间的关系,重要的是,还会让孩子理解东西如何测量---即使用标准的方法,(例如米.厘米.克这些计量的单位),也可以使用孩子自创的非标准的方法。

推荐书籍

真正蒙氏教育在家庭



蒙氏数学在家庭,数学游戏造就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的数学学习是渐进的过程,家长们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每一次尝试,认可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数学思维之树”开花结果。

学前教育家园共育公益指导活动,是面向学前儿童及家庭的公益性指导活动。旨在整合社会公益资源,帮助学前儿童家长学习掌握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和丰富学前儿童生活内容,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同时发挥我园“大地课程,种子精神”的教育理念优势,为孩子播撒幸福的种子,让孩子拥有终身幸福的能力做最好的自己。

【教育建议】

1.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如: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等量的特征,学习使用相应的词汇描述这些特征。结合具体事物让幼儿逐渐理解“量”是相对的。如小亮比小明高,但比小强矮。收拾物品时,根据情况,鼓励幼儿按照物体量的特征分类整理。如整理图书时按照大小摆放。

2. 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来比较物体的多少。如:

 鼓励幼儿在一对一配对的过程中发现两组物体的多少。如,在给桌子上的每个碗配上勺子时,发现碗和勺多少的不同。鼓励幼儿通过数数比较两样东西的多少。如数数有多少个苹果,多少个梨,判断苹果和梨哪个多。

3. 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景,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如:结合生活需要,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得出物体的总数。通过点数的方式让幼儿体会物体的数量不会因排列形式、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鼓励幼儿将一定数量的扣子以不同的形式摆放,体会扣子的数量是不变的。结合日常生活,为幼儿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如从球框里拿出几个球和小朋友一起玩等。

4.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加”或“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如:游戏中遇到让4个小动物住进两间房子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将5块饼干分给两个小朋友问题时,让幼儿尝试不同的分法,考虑怎么分更公平。

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家里来了5位客人,桌子上只有3个杯子,请幼儿想办法解决。购少量物品时,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参与计算和付款的过程等。

【END】

文字:朱淑芳

编辑:朱远清

初审:张华丽

复核:陈瑶

核心文化

眼里有光 心中有爱

有温度 有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