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之旅(九十四):雪山之美

 一心似水 2020-11-21

“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雪山之美,昔日只留于歌词的记忆里,今日亲眼目睹,则比歌词里的要美。

西藏之旅线路选择:进藏走的是川藏线,出藏走的是青藏线。

自打在熊猫出没的邓生沟第一次见到雪山,之后就掉入了雪山的圈子里,一路翻越雪山垭口,穿过雪山峡谷,观览雪山冰峰,驰行于雪原旷野之上,穿梭于雪雾冰霜之间,在“世界屋脊”的乾坤之间,纵横驰骋,俯视仰观,见内陆之未见,闻以往之未闻,感天地之阔大,觉神清而气爽。

都是“开门雪满山”,内陆与川藏却有所不同。内陆的“清晨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郑板桥)多在冬季,而川藏“开门雪满山”的景象则四时皆存。其所以“积雪浮云端,常年终不化”,皆因海拔高也。“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满银山”,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描摹的是内陆”季节性雪山“的景象,而藏语“达尔果”所指的则是川藏一带海拔5000米以上终年不化的“万年雪山”,藏域坊间也有“最爱斜阳暮色里,日照金山看不够”的说法。内陆与川藏,一为“季节性雪山”,一为“万年雪山”;一为“红映银山”,一为“日照金山”,这就是区别。

皆为“万年雪山”,川西与前藏也有所不同。本次走川西,翻越巴朗峰、多折山、雀儿山;观览四姑娘山、野人峰、马日贡山......这些个川西的奇山异峰,虽然山山雪覆顶,峰峰有奇观,但名称却都还是“山”。可是,一旦跨过了金沙江上的岗托大桥进入前藏,“山”的名称就带“拉”(藏语“山”的意思)字了,一路跋越矮拉山、浪拉山、业拉山、色季拉山;眺望德玛雪山、嘎隆拉雪山、南迦巴瓦峰......“拉”字雪山给人的感觉:相互轩邈,海拔更高;云环雾绕,雪顶更美。

同属“万年雪山”,前藏(昌都、林芝、山南)与后藏(日喀则、阿里、那曲)又有所不同。前藏的雪山伟岸高大,但大多分布在道路两旁,属于“走廊雪山”,或称“雪山走廊”,而后藏的雪山,除了冈波仁钦、乃钦康桑、达尔果这三大神山之外,就是喜玛拉雅、冈底斯、念青唐古拉三大山脉了,这些个山脉要么远在天边,要么横亘天末,所以,后藏的雪山属于“原野雪山”,或称‘雪山原野“。驰骋在这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的雪原之上,”则有心旷神怡,荣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

至于青藏公路上的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两座雪山,声名远播,遐迩着闻,却其容不显,其貌不扬。本次慕名而往,出藏时特地选择了青藏公路,却扫兴之至,至今想起仍唏嘘不已。

建议:今后旅游,入藏也好,出藏也罢,不要走青藏公路,因为这是一条货运线路,车多拥堵,交通不畅,路既难走,景又无趣,切记,切记!

川西之雪山:山山雪覆顶,峰峰有奇观

《巴朗峰 2017》

《四姑娘山 2017》

《野人峰 2017》

《雪鹰峰 2017》

《多折山 2017》

《雀儿山 2017》

前藏之雪山:

《矮拉山 2017》

《德玛雪山 2017》

《玳瑁山 2017》

嘎隆拉雪山 2017

《南迦巴瓦峰 2017》

后藏之雪山:

《冈波仁钦神山 2017》

《玛旁雍措对面之雪山 2017》

《喜玛拉雅山脉 2017》

《喜玛拉雅山脉(莫兰) 2017》

《喜玛拉雅山脉(莫兰) 2017》

《雪山原野 20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