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简单的女性阴道内环境监测「健康建议」,值得所有人看看!

 文进玲玉 2020-11-21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居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据统计,在 2018年全球约有宫颈癌新发病例57万,因宫颈癌而死亡的病例数高达31.1万[1]。该疾病潜伏期长,病死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而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发现的可以直接致癌的病毒。有研究表明,阴道内环境指标的异常变化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呈现相关性,而女性阴道分泌物检查是监测阴道内环境的最简便方法,对于HPV感染可起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程呈现严重化趋势的作用。

庞大的HPV家族


HPV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的缩写,顾名思义,只感染人。它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表现为生殖器疣(尖锐湿疣)、寻常疣等症状。HPV可特异性地感染人类的皮肤或粘膜的基底细胞,在血液中检查不到。

图1 HPV结构

HPV家族非常庞大,目前人类已知的有200多种亚型,根据致癌性大小,科学家把它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与未感染HPV的女性相比,感染HPV16和感染HPV18后,患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分别要高出约400倍和250倍。

图2 HPV分型

阴道炎与宫颈癌的关联


女性下生殖道为开放性腔道,是人体内重要的微生态区,正常育龄妇女阴道内有200种微生物,其中以95%的乳酸杆菌等优势菌为主[2],其余是5%的条件致病菌及过路菌,这些微生物在阴道内形成生态平衡,能够有效维持宿主健康,也是 HPV 病毒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当乳酸杆菌受到内源性、外源性因素影响会使得阴道菌群结构转移,导致阴道菌群系统失衡[3]。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宫颈上皮内瘤变已被证实与由阴道内环境异常导致的阴道局部免疫功能的异常有关[4]。而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性阴道炎(TV)和阴道菌群环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被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所证实。

吴鸿滨等[5]针对高危型HPV与阴道菌群环境进行相关研究,将体检的318例女性分为HPV阳性组与HPV阴性组,对HPV阳性组患者持续回访并分析HPV持续感染与阴道菌群环境的相关性。结果显示,HPV阳性组患者的细菌性阴道病与不同类型阴道炎例数显著高于HPV阴性组(P<0.05),HPV阳性组患者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及过氧化氢等阳性比例也显著高于HPV阴性组(P<0.05),HPV阳性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与鳞状细胞癌例数显著高于HPV 阴性组(P<0.05),由此说明HPV阳性组阴道菌群环境整体比HPV阴性组女性差

为了证明细菌性阴道病与HPV之间的关系,赵晓丽等[6]分两组进行实验,研究组:收治50例宫颈癌患者;对照组:同期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实验分别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和 HPV 检测,结果表明,研究组和对照组合并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和HPV率分别为(18.00%、6.00%),HPV感染同细菌性阴道病有密切关联(P<0.05),由此说明细菌性阴道病可增加HPV感染风险

谢萍[7]等对阴道炎与HPV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实验,将诊治的86例阴道炎患者纳入试验组,将同期78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分析试验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HPV感染阳性总计率,对比两组 HPV 感染阳性结果。试验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 HPV 感染阳性总计率(26.92%、35.71%)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由此说明阴道炎会促使宫颈HPV感染

结 论


综上所述,HPV感染与阴道菌群环境失衡存在较高的相关性,阴道正常菌群在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8]。临床中针对HPV感染,除了研究高效的疫苗,也应当采用适当的药物保持阴道的动态平衡,重建失衡的阴道菌群平衡或许能间接促进HPV阳性患者转阴。由此可见,妇科分泌物的检测,不仅在妇科炎症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宫颈癌的前期预防具有参考价值。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关爱女性健康早已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每个家庭乃至全社会的责任。而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第一家成功研制并生产出全自动妇科分泌物分析系统的厂家,将妇科分泌物的检测由手工法引领到全自动化的时代,该仪器可提供干化学9项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β-葡萄糖醛酸酶、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氧化酶、pH、乳酸、过氧化氢+有形成分8项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真菌(孢子、菌丝)、滴虫、杆菌、杂菌、线索细胞+清洁度的全方位检测项目,向临床提供常规检测结果,辅助提示临床诊断AV、BV、VVC、TV及混合性阴道炎等常见妇科疾病,协助医生进行更为精准的判断。

参考文献

[1]Bray F,Ferlay J,Soerjomataram I,et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CA Cancer Jclin,2018.

[2]高文.乳杆菌对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机理.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382-383. 

[3]廖秦平.女性阴道微生态及阴道微生态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2):81-83.

[4]郑旭霞.阴道炎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年4月第34卷第8期

[5]吴鸿滨,薛凤霞.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病和阴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20年3月第35卷第5期

[6]赵晓丽,司建林,米日泥沙·艾克木.细菌性阴道炎和 HPV 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浅析.心理医生,2016年6月第22卷第17期

[7]谢萍.阴道炎对宫颈HPV感染影响的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第12卷第3期

[8]宋末兰.女性阴道细菌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05):589-59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