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丧乱帖》拆分后,竟发现如此多秘密......

 逝水年华7znw6z 2020-11-22

一片惨淡见雄强

——《丧乱帖》赏析

■薛晓东

《丧乱帖》(图1)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草书。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丧乱帖》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8行62字,与《二谢帖》《得示帖》连成一纸,纵28.7cm,横58.4cm。在日本圣武天皇时期(724—749年)传入日本。由于去日久远,千余年来国内书法家对此三帖一无所知。直到100年前,任驻日钦使随员的杨守敬搜集散出的书籍字画并将《丧乱帖》摹成书迹,国内学界才大开眼界,没想到世上还有钩摹如此精良的王氏墨迹。2006年3月,此帖于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展出。

图1 (传)王羲之《丧乱帖》(摹本)

《晋书·荀羡传》载:“及慕容儁(jùn)攻段龛于青州,诏使羡救之。儁将王腾、赵盘寇琅琊、鄄城,北境骚动。羡讨之,擒腾,盘并走。军次琅琊,而龛已没,羡退还下邳,留将军诸葛攸,高平太守刘庄等三千人守琅琊,参军戴遂、萧辖二千人守泰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研究员韩玉涛在考证后认为王羲之在琅琊临沂的先墓,是由燕军荼毒的,而作为王羲之好友的荀羡在斩了王腾之后“即修复”,也就顺理成章了。因此认为“《丧乱帖》所写的,是永和十二年八月的事”。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王羲之先墓被一毁再毁,而自己却不能奔驰前往整修祖墓,遂写作信札,表示自己的无奈和悲愤之情。“不仅汉代,即使是‘礼玄双修’的东晋,这也是至苦至痛,不可容忍的。表现在《丧乱帖》中的一片哀呼,也就不难理解了”。

《丧乱帖》 (局部)

《丧乱帖》的艺术特点:

1.文辞之美。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悲当欲绝,痛当奈何,读之泪下。辞短情长,感人至深。

2.结字之美。字势妍美流变与奇宕潇洒并具,是右军成熟时期最具代表性作品。

3.意境之美。哀而不颓,伤而不废,意虽惨淡,笔力雄强,足见右军高怀逸致。

4.变化之美。兼行兼草,点画结体随势生发,不拘一格,意态万千。

《丧乱帖》 (局部)

技法方面,先看笔法:

1.方笔:是指起笔、转折和收笔处形成的方形用笔,其特点是俊利挺拔、斩钉截铁。《丧乱帖》方笔运用恰到好处,干脆利落,字势雄强。

起笔——多方笔直切,清刚雄健。前后依次如“顿”(图2)“乱”“痛”“修”“驰”“纸”“感”“何”“顿首”“顿首”等。

图2 顿

转折——多峻峭方折,神气清朗。如“墓”(图3)“追”“痛贯”“即”“驰”“纸”等。

图3 墓

收笔——时见方笔,斩截利落。如“再”(图4)“荼”“修”“羲之”等。

图4 再

2.圆笔:顾名思义,指起笔、转折及收笔处呈现出圆劲形状的用笔。东晋以来,尤其王羲之一变古朴质直书风为流变妍美的新体书,圆笔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和运用,这一点在《丧乱帖》中有淋漓尽致的表现。

起笔——或逆锋或搭锋入笔,圆润含蓄。如“丧”(图5)“极”“毒”“甚”“益”等。

图5 丧

转折——行草书的转折是圆笔表现最为丰富和优美的地方,《丧乱帖》更是集大成者。或柔婉、或圆劲、或浑厚、或畅达、或飘逸,不一而足,形态各异,如“羲”(图6)“之”“首”“乱”“极”“追”“酷”“甚”“号”“绝”“痛贯”“当”“奈何奈何”“虽”“益”“深奈何”“感”等等,不胜枚举,美不胜收。

图6 羲

收笔——或圆浑,或柔媚,含而不露,意态自多。如“丧”“先”(图7)“惟”“号”“慕”“绝”“复”“纸”“顿首”等。

图7 先

3.方圆兼用:变化万千,莫测其形。或内圆外方,如“顿”“即”“驰”“深奈何”“何言”“羲之”(图8)等;

图8 羲之

或内方外圆,如“羲”“之”“甚”“痛贯”“即”“毒”“深奈何”“奈何临”(图9)等;

图9 奈何临

或似方还圆、似圆还方,如“顿”“首”“先”“毒”“惟”“甚”“号”“痛贯”“心”“奈何”“奔”“驰”(图10)等。

图10 驰

4.提按:在所有书体中行草书提按运用最为广泛,提按变化最为丰富。《丧乱帖》点画提按或疾或徐、或轻或重、或媚或拙,变化精妙,不拘一格。如“当”“奈何”“虽”(图11)“奔”“益”“深奈何”“哽”“羲之”等。

图11 虽

5.使转:孙过庭《书谱》:“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镮前提盘纡之类是也。”由此可知使转是指运动中的笔法,是包含、综合了提按、圆笔、方笔等笔法的组合笔法,是这些基本笔法如何在运动中自如切换变化和衔接的笔法。

《丧乱帖》使转尤为经典,随势生发,虚实相间,既发乎自然,又时出意外,不可方物。如“极”(图12)“酷”“号”“痛贯”“痛”“获”“奔”“益”“深奈何”“奈何临”“哽”“不知”“顿首”等。

图12 极

再看《丧乱帖》的字法:

所谓字法就是结字之法,也就是结体。赵孟頫《定武兰亭十三跋》第七跋云:“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故结字往往因时、因人而不同,最能反映作者的审美和性情,是区别不同风格的最明显标志。《丧乱帖》脱尽隶书及章草意味,是王羲之最具代表性和最为成熟的新体行草书作品。结字或长或方、或疏或密,多欹侧取势,亦偶见端正,生动自然,极富变化。

纵长如“羲”“墓”(图①)“毒”“痛贯”;

图① 墓

方扁如“顿”“之”“离”“号”“心”“获”(图②);

图② 获

疏者如“先”“追”“绝”“未”(图③);

图③ 未

密者如“顿”“极”“离”(图④)“毒”;

图④ 离

欹侧如“摧”“虽”“奔”“深奈何”(图⑤);

图⑤ 深奈何

端正如“顿”“丧”“之”(图⑥)“墓”。

图⑥ 之

而点画极尽变化是《丧乱帖》在结字上的又一大特点。以“点”为例,全篇数十个“点”竟无一雷同,琳琅满目:或厚重、或轻灵;或斩截、或摇曳;或短促、或飞扬;或刚正、或柔媚。极尽变化之能事,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细观其他笔画,莫不如此。如两个“毒”字(图⑦、图⑧),不仅有一轻一重、一疏一密之变化,而且所对应的笔画形态也各不相同,再具体到单字来说,每个“毒”字上部的三横也都姿态各异,殊为精妙。

图⑦ 毒

图⑧ 毒

最后看章法:

章法亦称布白。《丧乱帖》先行后草,中间行草相杂,末两行全为草书,点画由重渐轻、由断渐连,线条由静渐动、虚实相生,节奏由慢到快,气息由沉郁到激越,正表现出王羲之由沉懑到悲愤的情绪变化。《丧乱帖》字势雄强,欹侧飞动,结字一张一翕(xī),纵横有象。竖虽有行,但中间多摇摆偏斜,逸笔草草,疏密有致,首尾两行中正,前后呼应,收束全篇,故而通篇乱中有序,神完气满。字形大小相间、上下呼应,或徐或疾、或密或疏,墨色枯湿浓淡,皆随节奏而变化,因势生发,穿插映带,一任自然。如“摧绝”“心肝”“痛当奈何”“奔驰”“虽即修复”(图⑨—图⑬)等。

图⑨ 摧绝

图⑩ 心肝

学习《丧乱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节奏变化。总体先慢后快,由行入草。但中间有起伏,心情有控制,直到后两行完全放开,一泻而下。要细细体味作者的情绪变化,不能作简单处理。

图⑪ 痛当奈何

2.《丧乱帖》虽哀,但多悲愤之气,故笔力雄健,无颓伤之概。

3.《丧乱帖》点画变化尤为丰富,精妙入微,线条劲挺,干净利落,因此临习时宜用健毫并锋颖敏锐之笔。

图⑫ 奔驰

4.注意方笔的运用,以及方笔、圆笔的自如切换。

5.注意字距、行距的疏密变化,以及中间6行的倾斜角度。

图⑬ 虽即修复

总之,学习《丧乱帖》不仅要手摹其形,更要心会其神,仔细研究、分析每一个细节,惟有如此,才能把晋人的风神融入笔墨,才能把晋人的格调投射毫端,才能身入宝山而不致两手空空。

转自:2020《书法报》第29、30、31期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