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扛鼎”一词,您读对、用对了么?

 許學仁 2020-11-22

本文转载于: 止弋敬言

    每逢危难时期、危急时刻或关键节点,亦或到年终总结和述职时,有一个词分外“抢眼”,会频繁出现在各类报刊、杂志、总结述职类文书中,现举一些代表性的例子,如:

    1.数字城市,城市发展的扛鼎之举。
    2.群英扛鼎,鸿鹄再举。
    3.政者扛鼎逆行,军者战无不胜。蓝盾弃假携手前线,白衣悬壶集结武汉,血痕汗面,挽回生命康健;通宵鏖战,谱写忠心赤胆。
    4.他是抗疫路上扛鼎人。
    5.掀起收视狂潮,扛鼎黄金时段,中央电视台大剧场,紧锁你我视线。
    6.意识流文学的“扛鼎”之作,现代人灵魂的全景图——论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7.他的扛鼎之作一面世,反响极大。

    稍加留心,会发现,“扛鼎”一词在某些语境中还是颇受青睐的,如果只以文字形式出现,“只见其字,不闻其声”,还不够引起大众的注意,但一旦讲出来、读出来,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关注与思考。比如,“扛”字读“káng”么?“扛鼎在肩”的用法对么?等等,所以,有必要好好学习、审视一下“扛鼎”这个又换发活力的古老的词语。

    首先明确一下读音,“扛鼎”,应该读gāng,不读“káng”。《说文解字》:“扛,横关对举也,从手工声。”《现代汉语》:“扛”音gāng,<书>,用双手举(重物):力能˜鼎。“扛鼎”就是用手举鼎。我们比较熟知的是关于对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长八尺余”“力能扛鼎”美誉,记载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意思诗项羽勇力过人,能双手举鼎,因而后人的作品中有“扛鼎”代指项羽的用法,如[金]史肃《过九里山》诗:“断蛇扛鼎两争雄,陈迹荒凉万事空。” “扛鼎”在古典作品中也算常见,如《吴子·料敌》:“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史书记载,“扛鼎”指用手举鼎,最早起源于战国时,从战国到汉代都比较盛行,古人崇武尚力,以“扛鼎”作为举重练习之法,类似于现在的举重活动,史书中曾有“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的记载。后来“扛鼎”还演变成一种杂技项目,东汉大文学家张衡的《西京赋》就记载了“扛鼎”“缘年”“钻圈”等许多精彩的杂技节目。再后来“扛鼎”一词在使用过程中,已不仅仅是一种举重活动或杂技项目,逐渐发展,有了比喻义和引申义。由指勇武之人有“力能扛鼎、拔山扛鼎”之才进一步比喻某人有大才,能担负重任。如明张煌言《祭监国鲁王表文》:“徒蕴扛鼎之怀,愈报号弓之痛。”,这里用“扛鼎”一词比喻有大才,能担负重任,此种意义已经成为“扛鼎”一词的主要,并承袭沿用至今。正如前面摘自新闻媒介、公务文书中的所用的例子,大多都取“勇担重任”之意。

    “扛鼎”这一比喻义的形成,与“鼎”的文化蕴义及其引申义有关。我们知道,“鼎”是古代炊器,多用青铜或陶土制成,盛行于商周,用于宗庙的礼器和墓葬的明器,位居礼器之首。鼎作为祭器,在古代国家中具有重要地位,相传夏禹铸九鼎,历商至周,为传国重器,后成为国家政权和帝位的象征,常用来指代国家政权和帝位,由此产生的引申义也多和“重要性”联系在一起,从而“扛鼎”也就有了“分量重、地位高”的比喻义,多用于指物,如“扛鼎之作”、“扛鼎之举”,另外,“鼎”和人的德行相联系,大概用手举鼎和承担重任都给人负重感,“扛鼎”也就常比喻(人)有才能,能担当大任。由鼎的“重物”义联想到“重任”,由鼎的“重大”义联想至“分量”,“扛鼎”的意义也就泛化和抽象了,不仅使用范围大大扩展,而且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经古至今应用不衰。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使用时便会更有把握,不再出现用起来、读起来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的尴尬。好了,刚刚又看到一则网络新闻里,写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越是关键时候,越要发挥领导干部作用,将职责扛鼎在肩。”请问,这里的“扛鼎在肩”,用对了么?



今日责编:苹果你往上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