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样板戏”只有8个?除了“八大样板戏”,还有哪些“样板戏”?

 江山携手 2020-11-22

“八大样板戏”的称号是1967年叫起来的,包括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交响乐《沙家浜》,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其实以上八出剧仅是第一批“样板戏”,在1970年之后还曾组织过又一批“样板戏”。


样板戏《红灯记》剧照

当时的第二批样板戏打造中,安排于会泳负责《龙江颂》《南海长城》(后改名《磐石湾》)和《秋收起义》;钱浩梁负责《铁道游击队》和京剧《红色娘子军》;刘庆棠负责芭蕾舞剧《红嫂》(后改名《沂蒙颂》)。这批新戏准备在1972年公演,以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

《龙江颂》最初由福建省话剧团搬上舞台,描写的是1963年闽南的漳州出现罕见大旱灾时的故事。九龙江上游的玉枕大队,为了响应县委封江堵河、拦水灌溉旱田的部署,将靠近江水的两千亩旱田旱掉,从大局出发,保住了漳州平原十万亩田地。剧中的主要人物有舍己为人的支部书记郑强、小集体观念的大队长林立本和忙于私利的富裕中农钱常富。

样板戏《红灯记》剧照

《杜鹃山》原本是上海青年艺术剧院演出的一出话剧。该剧描写的是1928年湘赣边界的一支农民队伍而在队长乌豆(后来的雷刚)的带领下三起三落,并在党代表贺湘(后来的柯湘)的帮助下揪出内奸,取得武装斗争的胜利,最后走上井冈山的故事。

《磐石湾》是根据五场话剧《南海长城》改编而来,故事是根据1962年广东沿海军民歼灭特务的事迹写成。1965年时曾被上海戏改领导小组改编成京剧,之后由上海京剧院负责将其打造成第二批“样板戏”。

京剧《红色娘子军》本想要按照芭蕾舞剧改编,其结构、分场都照搬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芭蕾舞中的“劈叉大跳”都是抄成连串的筋斗。京剧《红色娘子军》的修改一稿不如一稿,最后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铁道游击队》一定程度上被放弃了,因为之前有一部戏是《平原游击队》。后来剧组只好重新立意,创作了新戏《平原作战》,这部戏很有意思,完全是个大杂烩:第一、二、六场基本沿袭了《平原作战》,第五、十场沿袭了《地道战》《地雷战》,第九场则基本沿袭了《铁道游击队》——这是最没有悬念的一出戏。

《红嫂》本是淄博京剧团根据知侠的小说改编的。该剧说的是解放战争初期,沂蒙山区妇女红嫂用自己的乳汁滋哺在战斗中受伤的排长彭林,之后又对他精心照顾,掩护彭林归队的故事。这部剧最后没有改编成京剧,而是被芭蕾舞剧《沂蒙颂》取代,不但改了名字,其中的红嫂也变成了英嫂,彭林改成了方排长。其中渗透的乡土气息是芭蕾舞艺术史上的一个创造。

《沂蒙颂》(非芭蕾舞剧)

京剧《龙江颂》《杜鹃山》《磐石湾》《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红云岗》,芭蕾舞剧《沂蒙颂》《草原儿女》以及钢琴伴唱的《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都是排在“样板戏”行列的剧目,事实上,“样板戏”也不仅仅只有“第二批”,还有“第三批”候选者,如钢琴弦乐五重奏《海港》和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这几批样板戏作品数量上越来越多,可质量每况愈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