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育与婚姻无关,不愿被耽误的我选择跨国买精生子

 Tomsp360lib 2020-11-22
( 照 片 由 受 访 者 提 供 )

受 访 者 档 案 
受访者ID | 清华小滚珠
生理性别 | 女
年龄 | 40
婚育状况 | 单身已育
性取向 | 异性恋


“生育后代是我的基本权利”

2016年,我36岁,单身,开始有了生孩子的想法。那时候,我从种种因素推敲,意识到我喜欢了好几年的男生可能没有生育能力,这让我产生了危机感。凭什么因为你没有生育能力,我也要被耽搁?

生育后代是我的基本权利,和我的感情状态无关。

对我来说,生育这件事太重要了。每一个人都将面临衰老和死亡。我确实觉得,再过三五年,如果我仍旧没有后代,并且知道自己因为年龄的缘故已经无法产生后代,我肯定会产生绝望的心境。我也许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我也有很多东西可以让我的后代继承。更重要的是,这是我的基因延续,我的基因将永远存在下去。

于是,我决定单身生育。一旦有了后代,我就仿佛有了生命的“兜底”。我不再害怕衰老,不再害怕疾病与死亡。

一开始,我很担心年纪大了会影响受孕,因为外界不断有科普说,35岁以上的女性会面临受孕困难。我立马去医院查了性激素六项和AMH,并监测了基础卵泡数,所幸各项指标都还在正常范围,但是基础卵泡数比较低,AMH也下降得很快。

通过一定的研究,我决定先去美国接受人工授精;当时的我还是相当自信的。

( 照 片 由 受 访 者 提 供 )

2017年8月,我开启了第一次的跨国生育之旅

因为对自己的英语交流能力不自信,我通过中介选了一家台湾医生开的诊所做人工授精。我看到的数据表明,哪怕是一切操作正常、身体健康且年轻的情况下,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成功几率也只有10%到15%。结果很不幸,我受孕失败了。

这一趟花了5、6万元人民币,对我的心理打击蛮重的。我没有任何妇科病,卵巢功能虽然衰退但还可以,子宫环境也很完美。在一切条件尚属不错的情况下,为什么没能成功?

后来,我在网上遇见一个在美国成功通过试管生育的女孩。她毫无保留地给了我许多建议和指导,还给我介绍了她成功受孕的诊所。在她的帮助下,我和诊所医生用微信进行远程视频面诊。医生看了我提交的检查报告单,问我想要几个孩子?我想了想,说:“两到三个吧。”于是他建议说,结合我的年龄和卵巢储备情况,最好做两个周期的促排和取卵。

于是,我按照诊所提供的精确日程表,先在国内服用避孕药压制卵巢活动,再飞到美国接受后续治疗。在美国,我按着诊所护士教我的方法给自己打促排卵针,隔天到诊所抽血、做B超,进行排卵监测。打了10天促排针,又在取卵前36小时打了破卵针,让卵子完全成熟。最后,在半麻醉的情况下,我在诊所里完成了取卵。整个取卵手术只花了20分钟不到,就像睡了一觉,取完后也没有任何不适感。不像在国内,很多医院取卵不做麻醉,疼得不得了。这一次,医生取了9个卵子,其中5到6个是成熟的。在这几个成熟卵子中,最终有4个在实验室里成功受精,而且全部都养成了囊胚,其中3个通过了PGS筛查: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囊胚的等级都非常好。

我选择了移植女儿的胚囊。一方面,我家亲戚里同辈的全是表姐妹,我不太知道怎么培养男孩。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从统计数据看,男性从出生到年老,每一个年龄阶段的死亡率都高于女性。雄激素造成男性的免疫系统较弱,因此自然死亡率更高。再加上社会文化的因素让男性的避险意识弱于女性,男性更喜欢冒险、更容易莽撞,非正常死亡率也比较高。我觉得养女孩更省心。当然,几年后我还会移植至少一个男孩的囊胚;但是我要保证最好的资源优先给到女儿,包括出生的机会。

从取卵到移植之间,因为私事耽搁了几个月。等到终于准备好去移植时,已经是2018年中的事了。我按照诊所提供的日程表,提前服用雌二醇以增加体内的雌激素,让子宫内膜增厚。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就和我妈一起飞到美国接受移植。

移植手术很快,先用棉签清洗外阴,然后用鸭嘴钳扩张阴道,再用长棉签清洗深处,用软管把已经解冻并辅助孵化好的囊胚通过阴道慢慢送到子宫里面去。医生从腹超屏幕上观察软管在子宫中的位置,找到合适的位点后,用气压把囊胚喷到子宫内膜壁上去;再撤出软管,卸掉鸭嘴钳,移植过程就结束了。我又静躺了十五分钟,便下床打道回府。

我在美国休息了不到三天就回国了。等到移植后第八、九天去医院查HCG,高于50就是怀孕了。而我是460多——我成功怀孕了。

( 照 片 由 受 访 者 提 供 )

整个去美国做试管婴儿的过程,包括购买精子、促排、取卵、养囊、移植以及来回交通和吃住,一共花了23.3万人民币。后来,我又选择了去美国生产,并住了三个月的月子会所,一共花了十六七万。这些花费都来自我的个人积蓄。


“孩子一定要有父系源头?扯淡!”

最开始,只有我妈知道我的生育计划。她是一个工科教授,在生育这件事上比我还要“激进”一些。事实上,我本来考虑的只是冻卵而不是生育。我告诉她后,她想了想,说:“你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做试管婴儿生了。如果现在冻卵,以后四十多岁再来生孩子,身体负担更重,生育风险更大,恢复也更慢。”

所以,做试管婴儿这件事其实是我妈和我一起“谋划”的。我们随时商量着,她则对外保密。她有点担心别人的眼光,对我说:“孩子生出来,是塞不回去的。到时候别人可能会给你眼色。”

我安慰她说,首先我近视嘛!别人给我眼色,我根本看不到。其次,又有几个人过着那种所谓的理想、幸福人生?每个人都是一地鸡毛,Ta们还有精力来给我眼色?我生我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抢Ta家的精子,Ta凭什么给我眼色?而且现在在大城市,人和人之间拉开了距离,谁都不管谁,自然也不那么担心别人的眼光。

( 照 片 由 受 访 者 提 供 )

我爸则知道得比较晚。

直到我在怀孕31周时去美国待产,我妈也要去美国照顾我坐月子,我们才不得不跟他和盘托出。其实,我妈也曾经旁敲侧击和我爸提过,不结婚也可以借助精子库做试管,我爸勃然大怒,说这是野种。在他的观念里,小孩必须有一个父系的源头。

我觉得这种父系源头之说完全是扯淡。传统思维——包括现在的幼儿性教育,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有的教材说:要孕育一个小孩,男性提供种子,女性提供土壤;还有的说:孩子是一粒小小的花种子,是爸爸把你放到妈妈的身体里,然后才有了你。

我认为这是一个科学上的大骗局。如果我们将生育孩子视作建房子,那么它首先需要一张建筑蓝图,然后需要用于施工的建筑材料、建筑工具、能源(比如电),以及劳动力。而整个过程,男性只提供了不到一半的建筑蓝图,而另外一大半建筑蓝图和所有的建筑材料、建筑工具、能源和劳动都是女性付出的——这么不对等的付出,怎么能说一个孩子是由爸爸给的花种子变出来的?这是完全违背事实的!卵子,而不是精子,才有资格被称为“花种子”。

在生育上,女性的付出比男性多太多了。


“女性在婚姻中付出远多于收获,这是客观事实”

因为原生家庭和失败的感情经历,我对男性不太有信心。

我的父母虽说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没有任何共同的兴趣爱好。好像从我七八岁开始,一天到晚都在吵架。我爸是攻方,我妈被他骂得受不了了,就还几句。他现在年纪大了,好一点了,但一吵起来还是把持不住。他们吵架的原因不仅仅是几乎永远观点不合,而且我爸这样的男人还会把自己生活中的各种“不爽”发泄在别人身上。

我曾在一本动物行为学的书上看到,科学家观察到有一只雄性黑猩猩被比它等级高的雄性黑猩猩欺负了以后,回过头来就把不小心经过它面前的一只雌性黑猩猩揍了一顿。我当时就觉得这种行为跟人类非常像。一个男人如果在外面受了气,回家之后就会发泄在他的妻子儿女身上。

同时,我也认同女权主义的观点:婚姻中,女性往往处于被剥削的状态,她的付出远远大于收获——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结婚以后,男人的生活基本没有变化,甚至更为轻松;但女人就忙得一塌糊涂,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了。如果说结婚之后的家务不分你我,为什么最终都会变成女人的事?女人每天比男人平均多做一个半小时家务,看起来不太多,但如果放到漫长的一生当中去看,累计起来的时间便是个巨大的数字了。这么多时间用来发展自我不好吗?用来发明创造、用来环游世界不好吗?为什么要用来做家务?这种事情沉淀不下任何价值,也不可能提高任何能力,我觉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照 片 由 受 访 者 提 供 )

但是,未来我也不排斥走进婚姻,因为我知道确实存在极少数的好男人,只不过遇到的概率会很小。刘晓庆曾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每个人遇到真爱的年龄是40岁的话,那大家是选择等待还是先凑合着跟别人结婚?对此我的看法是,假如我40岁以后才遇到真爱,那时我已经大概率没有生育能力了——平白无故被绝后,岂不是亏大了?时间不等人,我要先把生育这件事完成,后代是我的刚需。

我认为爱情不是繁衍后代的一个必要条件。从科学的角度,爱情是为了繁衍而存在的,但没有爱情也可以完成繁衍后代这件事。


“为了孩子的颜值,我选择了年轻英俊的法裔捐精者”


挑选精子的时候,我并没有征求其他人的意见。我对自身相貌的评价比较低,但我又是一个比较“好色”的人,有着很强的“大眼睛偏好”。为了小孩的颜值,我挑选了一位英俊的法国裔捐精者,他的眼睛大而清澈,外貌酷似少年时期的迪拜王储哈曼丹,性格幽默乐天。

除了颜值,年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选择跟我同年龄段的,我怕受精卵分裂到囊胚的动力不足。因此我选中的他捐精时才21岁,还是在校大学生。

有些人骂我崇洋媚外,不选华人的精子,还有一些人上纲上线地说我是帮白人进行“子宫殖民”。这件事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复杂。其实人种这个概念,在生物学上是不成立的。现在的人类都属于同一个种,就是智人。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并不是人类的亚种。

从基因的角度来看,他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甚至一位黑人和一位白人的基因差异完全可能小于两位白人之间的基因差异。人之所以有不同的肤色,其实是为了适应不同环境中的光照而产生的。种族并不是一个生物学上的概念,而仅仅是一个文化概念。人类只有一种。

现在,外界所有对我女儿的评价都是赞赏。见过她的人都会夸她漂亮、可爱、聪明、个子高,没有任何人会鄙视。

( 照 片 由 受 访 者 提 供 )


“单身生育不是一件多么特别的事”

女儿出生以后,爸妈都帮我照顾孩子,但80%的工作都由我妈来承担。现在,Ta们都完全接受了我单身生育的事实,我爸甚至希望我再做一次移植,把儿子的囊胚也生了——他想要一个跟他姓的孙子,因为现在宝宝跟我妈姓。但我妈不愿意,她说只要一个就够了,她就喜欢这个孙女。我妈本来是一个蛮理性的人,也没什么笑容,但自从有了宝宝,成天都在笑。

孩子出生后,上户口也没有遇到任何障碍;单身生育可以正常上户口的政策从2015年底就开始执行了。我去市政务大厅上户口时,警察对我态度特别好,可能以为我是个“有故事”的单亲妈妈吧,就只让我写了一段声明:说明孩子是在美国出生的,自愿跟姥姥姓,是单身生育的。签完名,警察二话不说就帮我办好了手续。

( 照 片 由 受 访 者 提 供 )

我从不觉得单身生育是一件多么特别的事,因为生育是女性天生的能力和权利,不需要谁来赋予或授予,也不需要男人用结婚证来批准。整个生育过程,我的心态远比谈恋爱时平静,没有任何患得患失,最多是担心孩子能不能健康地生下来。

在我看来,女人结婚生育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比单身生育更大。为了生一个孩子,得做一辈子家务,挨一辈子骂,唯一换来的就是孩子有一个爹放在这。现在离婚率居高不下,而七成的离婚都是忍无可忍的女方提出的,离婚的时候吃亏的也大都是女性。

有很多女生以为结婚是生育的前提,二者一定要捆绑进行——完全不知道或压根没想过存在这样一条单身生育的路。特别是一些小地方或体制内的女性,年纪大了没找到合适的对象,又认为生育很重要,被困在这样左右为难的死局里。很多人在微博咨询我,以为买精子就要20万,做试管要100万。其实根本没有那么贵。

我希望有这个需求的人,都有机会了解到这样一种生育方式的存在。生育与婚姻无关,非婚生育或单身生育这条路是走得通的,而且它所需要的代价,或许比你想象的要低。

访谈 | 阿烂
访谈时间 | 2019年10月
图片来源 | 受访者供图
编辑 |  momo 阿烂 乙辰



 E N 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