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真正觉悟的人,会有这样七种外在的表现状态

 心理咨询诊所 2020-11-22

《道德经》解读到这里,我们明白了“道”是万物运行的内在动力,我们有一个,认识规律,抓住事物的本质的期望,把这种认知能力体现在做事、做人之上,这是学以致用的初心。

但是“道”属实难体会,老子在上一章说:“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谓之恍惚”。道是无形也无色的,所以老子也说“道”让人恍惚。

“道”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是道确实是能被感悟,规律的运行不会因为人的喜好与立场而发生丝毫变化。

就像太阳的升起落下,不会因为人们不想起床,就会晚一点升起来,也不会因为因为草地上奔跑着快乐的孩子,就多绽放一些光芒,而晚一点落山。天行健,都按照自然规律而生生不息。

根据我们对老子的理解,他每每说完一个抽象的道理,随后就会摆事实讲道理,比如告诉我们“道可道,名可名”之后,就用水德来比喻道性。

《道德经》|真正觉悟的人,会有这样七种外在的表现状态

同样,老子说道之“恍惚”,“无物之象”,又有了学子们体会不到的担心,所以这次以人举例,更形象的说明什么是“道”,“悟道”以后是什么样子。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译文:古时那些善于行“道”的人,见解微妙而且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

正因为他深藏不露无法了解,所以只好勉强用下面一些比喻来将他描述:他的小心谨慎,就像冬天赤脚涉水过河时那样逡巡不前。

他的警惕戒备,就好像居于强邻的包围之中,不得不时时警惕万分。

他拘谨严肃,就像在做客一样。

他融合可亲,就好像正在消融的冰。

他醇厚质朴,就像没有雕琢过的原木。

他旷远豁达,就像空旷的山谷一样。

他浑厚宽容,就像混混浊浊的江河大流一样。

谁能在混浊中静下来,在静中慢慢变得澄清?

谁又能在安定中动起来,使其慢慢显出生机?

保持上述道的要义的人,不肯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老子的启示(一)得道之人的七种状态

(1)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上一章说,古道为今用,道不分古今,没有新旧。那么能“执道御今”的人是什么样子呢?

真正悟道的人,一般人是看不懂他的,老子评价为“深不可识”。越是看不懂的,越想看明白(人都有这种心理),因为深不可测,老子也只能勉强的来用文字形容,让人们的心里有一个目标和参照。

冬天的河面会结冰,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打算在滑溜溜的冰面上行走,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这个状态就是悟道者,做事之前的样子,豫兮,若冬,涉川。准备做事的样子就像冬天过河,“如履薄冰”。

这句话令人深思,那些拥有了大智慧的人,尚且如此行事,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做呢?

(2)做事之前要详细周密的做计划,做完事之后呢?老子说,有道之人,还是会谨言慎行,保持一种“若畏四邻”的状态,并不是真的惧怕,而是一种“居安思危”的人生态度,成功固然是喜悦的事,如果心态跟着一起膨胀了,反而会乐极生悲,所以把事做成做好之后,也要谦虚低调,不要四处张扬。

《道德经》|真正觉悟的人,会有这样七种外在的表现状态

(3)当我们遇到很尊贵的客人是什么状态?有“道”之人就是这个状态,即使我们不描述这种状态,想象一下也可以感受那种样子,谨慎之中又有一些严肃。

(4)老子的主导思维是“有无”,既然有这一面,那么就有对立一面。有了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就更方便理解“涣兮若冰之将释”,严肃和谨慎,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紧张,焦虑,所以再好的东西,过度了,也会走向另一面。

所以老子说,有“道”者,不仅谨慎严肃,又轻松自然,就像冰川里正在融化的冰一样。人不能总是紧绷绷的,也要会放松,能轻松自然,带一些幽默。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语出《论语》)看上去是很严肃,接触以后却很温暖,但是说话却又严厉。

(5)真正悟道的人,可以说已经没有了世人的小聪明,小智慧。给人的印象,看上去非常纯朴敦厚,就像一块没有雕琢的璞玉。

(6)“谷神不死”,是因为其神妙而“谷”深深, 这里又用“谷”做为豁达深沉这种气质的比喻对象,“旷兮其若谷”胸襟旷达开阔,就像深谷。

(7)“混兮其若浊”这是做人的大学问,做人不仅要懂的勤奋,改正自己的缺点,谨慎小心,轻松幽默。但是没有“混兮其若浊”的觉悟,是很难在人世间做到游刃有余,人要有智慧,身段却要柔。不能因为自己的能力,智慧就让自己高高在上,说话做事都要显得与众不同。老子形容这种状态“挫其锐,解其纷,和光同尘”。真正的高手,都有大智若愚之像。

《道德经》|真正觉悟的人,会有这样七种外在的表现状态

老子的启示(二)心因静而清

一杯混浊的水,想要变的清澈,最好的办法是,把它静静的放在那里,水慢慢的就变的清澈了。

这是以物喻人的叙述方式,人心纷乱繁杂,外界五光十色,生活里忙忙碌碌,有一句话讲,“迷失在欲望的森林”,如果苦于找不到出路,那就静下来吧,心里的杂念,也会慢慢沉淀,恢复心的本自清澈。

儒家《大学》讲究“止定”功夫,和这里老子的话,有相似之处,可见在悟道人的眼中,道理都是相通的。

止定后,才能让情绪沉淀,冷静后才能思考,思考之后有了正确的方向,再去行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所以说,所谓“求道”“悟道”“求真”,并非只是在思想境界里打转,老子说的话,如果认认真真体会,是立刻可以改变思维的,是从低层思维向高层思维突破的路径。

是实实在在可以在生活里应用的方法,看似很简单的道理,做人做事遇到困难了就迷惑,是因为道理没有真正体会。

“道”是简单的,是实用的,客观规律是用心可以体会认知的,但是首先要有悟“道”这个起源,才会有体“道”,行“道”的结果,佛家称为“发心”,要定一个目标。

如果能体悟到上述这些道理,老子说这样的人,“不欲盈”,一杯水,永远不要满,才不会溢出来烫着手,这种虚而不满的状态,才是真正的圆满。保持这样谦虚,永远不盈满的状态,才能静下来,静的下来才会生智慧,有了智慧办事就会事半功倍,达成所愿。

《道德经》|真正觉悟的人,会有这样七种外在的表现状态

老子的道理似是一个圆环,开始下手是静与定,最终高级思维,又回到了静与定。这也是,“道”的样子,混而为一。我们追求的,认真的探索的其实就是“一”。

能保持,“不盈满”的状态,就会永远新,“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什么是新?对于人而言就是进步,同样这样的道理用一句很通用的话来说“谦虚使人进步”,道理多么简单,就是这简单的道理,做到了,就能解决人生大问题,提升大层次。

老子从不说做不到的,不会用神秘的语言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他甚至非常担心后人们看不懂,所以总是举例子。

他说的就是生活里要用的道理,因为老子本人就在“和光同尘”,就是“敦兮其若朴”,他是悟道的人,岂会背道而行。

老子不说虚话,道理都是实在的。所以理解《道德经》结合生活,才是真正体悟大道的捷径,因静得静不是真静,乱中有静才是真功夫。#活得通透# #《道德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