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命题(二)《语文月刊》2016年第12期《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练习专辑》发原创文言文题两则

 hhucxq 2020-11-23

《语文月刊》2016年第12期文言文阅读稿件两篇

江西省大余中学程秀全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何泽,广州人也。父鼎,唐末为容管经略使。泽少好学,长于歌诗。举进士,为洛阳令。唐庄宗好畋猎,数践民田,泽乃潜身伏草间伺庄宗,当马谏曰:“陛下未能一天下以休兵,而暴敛疲民以给军食。今田将熟,奈何恣畋游以害庄稼?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以何督民耕?陛下不听臣言,愿赐臣死于马前,使后世知陛下之过。”庄宗大笑,为之止猎。拜仓部郎中。明宗时,数上书言事。明宗幸汴州,又欲幸邺,而人情不便,大臣屡言不听;泽伏閤切谏,明宗嘉之,拜吏部郎中、史馆修撰。泽外虽直言,而内实邪佞,尝于内殿起居,班退,独留,以笏叩颡,北望而呼曰:“明主,明主!”闻者皆哂之。
五代之际民苦于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而课州县出纸,号为“蠲纸”。泽上书言其敝,明宗下诏悉废户部蠲纸。
泽与宰相赵凤有旧,数私于凤,求为给谏。凤薄其为人,以为太常少卿。敕未出而泽先知之,即称新官上章自诉。章下中书,凤等言:“泽未拜命而称新官,轻侮朝廷,请坐以法。”乃以太仆少卿致仕,居于河阳。泽时年已七十,尚希仕进,即遣婢宜子诣匦上章言事,请立秦王为皇太子。秦王素骄,多不轨,遂成其祸,由泽而始。晋高祖入立,召为太常少卿,以疾卒于家。
(《新五代史①》卷五十六《杂传》第四十四)
注:①五代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代之际/民苦于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
B、五代之际/民苦于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
C、五代之际/民苦于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
D、五代之际/民苦于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会试中试的人称为进士,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B、幸。旧指皇帝亲临,后也泛指皇族亲临。如“忽然有个诏书下来,说御驾亲幸泰山,要修汉武帝封禅的故事”。
C、蠲纸。旧时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一种公文用纸,进贡此种纸可抵免税赋,故称“蠲纸”。
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3分)
A、何泽敢于进言。庄宗好打猎,践踏庄稼,何泽特意在草丛中等着庄宗,当面责备他,且以死相威胁,庄宗不仅没生气,反而听从了他的话,且拜他为仓部郎中。
B、何泽忠心耿耿。他曾在内殿住宿,下班以后,一人留在殿内,以笏叩额,望着北边大叫说:“明主,明主!”虽然有人笑他,但他的忠心不改。
C、何泽勇于革除弊病。当时战乱频繁,百姓为逃避赋税兵役,往往采用割股、割乳的方法来自残,徐泽发现了这个弊病,请求朝庭废除“给蠲符”的做法,被朝廷采纳。
D、何泽做官心切。他为做给谏,凭借旧交与宰相赵凤交好,虽然没有得到给谏一职,却得到了太常少卿。但他太过心急,朝廷未发布他就用新官职自称,最终告老还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未能一天下以休兵,而暴敛疲民以给军食。
(2)泽未拜命而称新官,轻侮朝廷,请坐以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⑴孔循,不知其家世何人也。少孤,流落于汴州,富人李让阑得①之,养以为子。梁太祖镇宣武,以李让为养子,循乃冒姓朱氏。稍长,给事太祖帐下,太祖诸儿乳母有爱之者,养循为子,乳母之夫姓赵,循又冒姓为赵氏,名殷衡。昭宗东迁洛阳,太祖尽去天子左右,悉以梁人代之,以王殷为宣徽使,循为副使。
⑵循与蒋玄晖、张廷范等共与弑昭宗之谋,其后循与玄晖有隙,哀帝即位,将有事于南郊,循因与王殷谗于太祖曰:“玄晖私侍何太后,与廷范等奉天子郊天,冀延唐祚。”太祖大怒。是时,梁兵攻寿春,大败而归,哀帝遣裴迪劳军,太祖见迪,怒甚,迪还,哀帝不敢郊。封太祖魏王,备九锡,太祖拒而不受。玄晖与宰相柳璨相次驰至梁自解,璨曰:“自古王者之兴,必有封国,而唐所以不即逊位者,当先建国备九锡,然后禅也。”太祖曰:“我不由九锡作天子可乎?”璨惧,驰去。太祖遣循与王殷弑何皇后,因杀璨及玄晖、廷范等,以循为枢密副使。
⑶唐亡,事梁为汝州防御使、左卫大将军、租庸使,始改姓孔,名循。庄宗时,权知汴州。明宗自魏兵反而南,庄宗东出汜水,循持两端,遣迎明宗于北门,迎庄宗于西门,供帐牲饩,其礼如一,而戒其人曰:“先至者入之。”明宗先至,遂纳之。
⑷明宗即位,以为枢密使。明宗幸汴州循留守东都民有犯曲②

者循族杀其家明宗知其冤因诏天下除曲禁许民得造曲。循为人柔佞而险猾,安重诲尤亲信之,凡循所言,无不听用。明宗尝欲以皇子娶重诲女,重诲以问循,循曰:“公为机密之臣,不宜与皇子婚。”重诲信之,乃止。而循阴使人白明宗,求以女妻皇子,明宗即以宋王从厚娶循女。重诲始恶其为人,出循为忠武军节度使,徙镇横海,卒于镇,年四十八,赠太尉。
(《新五代③史》卷四十三《杂传》第三十一)
注:①阑得:捡到。②曲:酒母,此处指酒。当时朝廷有酒曲法。③五代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宗幸/汴州循留守东都/民有犯曲者/循族杀其家/明宗知其冤/因诏天下除曲禁/许民得造曲
B、明宗幸汴州/循留守东都/民有犯曲者/循族杀其家/明宗知其冤因/诏天下除曲禁/许民得造曲
C、明宗幸/汴州循留守/东都民有犯曲者/循族杀其家/明宗知其冤/因诏天下除曲禁/许民得造曲
D、明宗幸汴州/循留守东都/民有犯曲者/循族杀其家/明宗知其冤/因诏天下除曲禁/许民得造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孤。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如孤儿、遗孤、托孤。
B、弑。古时称臣杀君、子杀父母,如“弑君”“




弑父



”。
C、九锡。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
D、权知。全权负责的意思;“知”是主持,“权”赋予权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3分)
A、孔循出身低微,几易其姓。先是随捡得他的养父姓李;他的养父随梁太祖朱温姓朱,他又改姓朱;后又随梁太祖孩子的乳母的丈夫姓赵;唐朝灭亡之后才恢复原来的孔姓。
B、孔循进献谗言,有仇必报。孔循与玄晖有矛盾,便向梁太祖进献谗言,挑起梁太祖与廷范的矛盾,让梁太祖发怒;后利用杀何皇后的机会,趁机把玄晖、廷范全杀了。
C、孔循持两端。他任汴州职时,庄宗和明宗争天下,一个在城的西门,一个在城的北门,他两边都不得罪,以同样的礼仪招待,然而私下里打算谁先进入,就拥护谁。
D、拥有势力的梁太祖极为傲慢,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因他发怒,皇帝都不敢去郊天;皇帝为讨好他赐他九锡,他拒而不受,且扬言没有九锡,他一样可以当皇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玄晖私侍何太后,与廷范等奉天子郊天,冀延唐祚。
(2)循为人柔佞而险猾,安重诲尤亲信之,凡循所言,无不听用。

[参考答案](一)何泽传
1、【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应先整体阅读文段,知道大概意思后再断句。这句话讲五代的时候百姓在战乱中的疾苦,为了免除州县的兵役赋税,不惜以亲人生病或死亡为借口割大腿上的肉或乳房上的肉来自残。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判断自残有两类:一是“因亲疾以割股”,一是“既丧而割乳庐墓”。自残的目的是“以规免州县赋役”,“规”为谋划的意思,因而与“免”不可拆开。因而选C。
2、【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古代常见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A项错误在“通过会试中试的人称为进士”,进士是指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考中的称贡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者称进士。
3、【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A、C、D三项与原文意思一致,惟B项“忠心耿耿”“忠心不改”与原文不一致,原文说“泽外虽直言,而内实邪佞”,此事讲他“邪佞”。
4、【答案】
(1)陛下还没能够统一中国以停止战争,却暴敛疲惫民众以供军粮。(采分点:一、休兵、给,全句句意)
(2)泽还未下敕令就以新官自称,是轻视侮辱朝廷,请以法论罪。(采分点:拜、坐、坐以法,全句句意)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第(1)句采分点“一”,在这里是数词作动词,“统一”的意思;“休兵”是停止战争;“给”是“供给”的意思。第(2)句中的采分点“拜”是“授予官职”的意思,“拜命”是“授予官职的命令”,引申为“敕令”;“坐”此处为“定罪”的意思;“坐以法”是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以法坐”,译为“依法律定罪”。
[参考译文]
何泽,是广州人。父亲叫何鼎,唐末为容管经略使。何泽少年时爱好学习,善于写诗歌。考中进士,当洛阳县令。唐庄宗喜欢打猎,多次踏坏农民庄稼,何泽就躲在田间等待庄宗,挡住马劝告说:“陛下没能统一天下来消除战事,却对疲惫的百姓横征暴敛来供给军需。现在庄稼快成熟了,你为什么要随意打猎踏坏农民那么多庄稼?叫老百姓如何交税?官吏怎样督促百姓种田?陛下不听臣的话,情愿赐臣死于马前,使后世知道陛下的过错。”庄宗大笑,为此停止打猎。授予何泽仓部郎中一职。
明宗时,何泽多次上书议论政事。明宗到汴州,又想到邺,而将士不愿意,大臣们屡劝不听,何泽跪在门前恳切劝谏,明宗赞扬他,升他当吏部郎中、史馆修撰。何泽外表虽敢直言,但内心却奸邪便佞,曾在内殿住宿,换班退出时,一人留在殿内,用笏叩着额头,望着北边大叫说:“明主,明主!”听见的人都笑他。
五代时,民众深受战争之苦,往往因亲人有病割大腿上的肉来孝敬,或者亲人死了割乳房献于坟墓,用这种办法逃避州县赋役。户部每年免除这些人赋役的的符文,不可计数,却叫州县出纸,称之为“蠲纸”。泽上书说明这种做法的弊端,明宗下诏完全废除户部蠲纸。
泽与宰相赵凤是老相识,多次私下找凤,要求当谏官。凤鄙视他的为人,叫他当太常少卿。敕令尚未发出而何泽已经知道了,立即以新官职上奏章自我陈诉。奏章下到中书讨论,凤等说:“泽还未下敕令就以新官自称,是轻视侮辱朝廷(的行为),请求以法(对他)论罪。”于是以太仆少卿身份退休,住在河阳,何泽当时已七十岁,还想当官,就派奴婢宜子把奏章投到匦里,请求立秦王为皇太子。秦王本来就很骄横,无法无天,终于造成祸乱,就是由何泽上书开始的。晋高祖当皇帝,召他当太常少卿,因为疾病死在家里。


[参考答案](二)孔循传
1、【答案】D
【解析】解答断句题,不能仅着眼于所断之句,必须联系上下文来断。明宗即位,以孔循为枢密使;事情是在明宗去了汴州,孔循留守时发生的。

“幸”是古代帝王到某处,因而可以判断A、C有误,割裂了句意。“明宗幸汴州”,与之对应的是“循留守东都”,然后“(东都)民有犯曲者”,因而C项第二处断句有问题。对孔循滥杀,明宗知其冤,于是采取措施;此处的“因”是“于是”的意思,应划归下句,因而B项有误。
2、【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古代常见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D项“权”为暂且的意思,“知”为主持之意,“权知”即暂代之意。
3、【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B、C、D三项与原文意思一致,惟A项“先是随捡得他的养父姓李”“恢复原来的孔姓”与原文不一致。原文只说李让“养以为子”,并没有说随了李姓;原文说“始改姓孔”,并没有讲他原来姓孔。
4、【答案】(1)蒋玄晖私下侍奉何太后,和张廷范等人侍奉天子在郊外祭天,希望延长唐的国统。(采分点:私、郊、祚,全句句意)
(2)孔循为人表面温和谄媚而实际阴险狡猾,安重诲尤其亲近信用他,大凡孔循说的话,没有不采用的。(采分点:柔、亲信、听用,全句句意)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第(1)句采分点“私”,在这里是“私下”的意思;“郊”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在郊外”;“祚”是“福、福运”,此处指唐朝的统治。第(2)句中的采分点“柔”是“温和”的意思;“亲信”是动词,“亲近信任”的意思;“听用”“听”是听取,“用”是“采纳”,此处为“听取采纳”的意思。

[参考译文] 
孔循,不知道他家世代是什么人。他从小孤苦,流落到汴州,富人李让捡到他,收养他作儿子。梁太祖镇守宣武,把李让作为养子,孔循于是就姓朱。孔循稍稍长大后,在梁太祖营帐中供事,梁太祖儿子的乳母喜爱他,收养他作儿子,乳母的丈夫姓赵,于是他又改姓赵,名叫殷衡。唐昭宗东迁到洛阳,梁太祖把天子手下的人全部驱除,完全用梁王手下的人来代替他们,任命王殷为宣徽使,孔循为副使。
孔循和蒋玄晖、张廷范等人共同参与杀死唐昭宗的阴谋,后来孔循和蒋玄晖有矛盾,唐哀帝登位,将要在南郊祭祀,孔循于是和王殷向梁太祖进谗言说:“蒋玄晖私下侍奉何太后,和张廷范等人侍奉天子在郊外祭天,希望延长唐朝的统治。”梁太祖大怒。这时,梁兵攻打寿春,大败而回,唐哀帝派裴迪犒劳军队,梁太祖见到裴迪,很愤怒,裴迪返回,唐哀帝不敢去郊外祭天。哀帝封梁太祖为魏王,备办九锡法物,梁太祖拒不接受。蒋玄晖和宰相柳璨相继急驰到梁为自己开脱,柳璨说:“自古以来帝王的兴起,必定有封国,而唐之所以没有立即让位,是因为应当先建国,设九锡,然后才禅让帝位。”梁太祖说:“我不由九锡而做天子,行吗?”柳璨害怕,飞驰离去。梁太祖派孔循和王殷杀何皇后,孔循又趁机杀掉柳璨和蒋玄晖、张廷范等人,梁太祖任命孔循为枢密副使。
唐灭亡,孔循在梁任职,担任汝州防御使、左卫大将军、租庸使,方才改姓孔,名叫循。唐庄宗时,孔循暂时管理汴州。唐明宗自从魏兵反叛后南逃,唐庄宗往东出汜水,孔循两面观望,派人在北门迎接唐明宗,在西门迎接唐庄宗,供给营帐牲口粮草,对两方礼节相同,而告诫他的人说:“先到的人让他进城。”唐明宗先到,于是接纳他进城。
唐明宗登位,任命他为枢密使。唐明宗到汴州,孔循留守东都,百姓有触犯酒曲法的,孔循杀了他的全家,唐明宗知道他们冤枉,于是诏令天下废除酒曲禁令,准许老百姓可以制造酒曲。孔循为人圆滑谄媚且阴险狡猾,安重诲尤其亲近信用他,凡孔循说的话,没有不采用的。唐明宗曾打算让皇子娶安重诲的女儿,安重诲拿这事问孔循,孔循说:“你是掌管国家机密的臣子,不宜和皇子联姻。”安重诲相信他,于是作罢。而孔循暗中派人禀告唐明宗,请求把女儿嫁给皇子,唐明宗就让宋王李从厚娶孔循的女儿。安重诲从此开始憎恶他的为人,让孔循出任忠武军节度使,改任横海节度使,他死于任上,年龄四十八岁,死后赠太尉一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