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指导(一)新材料作文“道德的高度”审题立意导写示例(《作文指导报》)

 hhucxq 2020-11-23

新材料作文“道德的高度”审题立意导写示例

江西省大余中学程秀全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在西班牙举行的一场自行车比赛中,车手埃斯特万在距离终点只有300米时不幸遭遇爆胎,他只能扛起自行车跑向终点。令在场观众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他身后的竞争对手纳瓦罗拒绝超越,慢慢地跟在爆胎的埃斯特万身后!后来,取得冠军的埃斯特万想把奖牌送给纳瓦罗,但遭到了纳瓦罗的婉拒,理由是:自己不想在快到终点时超越一个爆胎的对手取胜,这样是不道德的。

材料二:2016年87里约奥运,卫冕冠军、中国选手孙杨在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赛中以微弱差距负于澳大利亚新秀霍顿,获得亚军。赛后,霍顿及其教练、澳大利亚游泳队主教练维尔哈伦一再无端攻击孙杨“服药”。8月10日,霍顿接受采访时称,他很鄙视菲尔普斯,他认为31岁的菲尔普斯早已不是“飞鱼”,而是一只游不动的老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由两则材料组成的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最大的特点是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考生可以根据材料从多个角度立意,不像旧的材料作文一样只有一个最佳立意。新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我们更大的发挥空间。由两则或多则材料组成的作文题,材料之间有两种关系,一是互相补充的并列关系,一时相互对立的对比关系。本次话题作文两则材料之间的关系属于对比关系,围绕同一话题从正反两面加以呈现,启发学生思考。

一、审题

材料一中,纳瓦罗为何拒绝超越?这是审题的核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在快到终点时超越一个爆胎的对手取胜,这样是不道德的”,那这个材料的核心是关于体育竞技的“道德”问题。但“道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必须把它具体化。纳瓦罗为何拒绝超越?这应与他的认识有关。体育竞技竞的是选手的实力,埃斯特万在距离终点三百米时仍领先,说明他的实力雄厚,得冠军乃意料中的事;而遭遇爆胎,纯属“意外”。“意外”与“失误”有区别的,“意外”是客观因素导致,具有不可控性;“失误”乃主观因素导致,可通过平时训练的加强来弥补。埃斯特万遭遇的事件是“意外”,如果用实力说话,冠军已是他的了;以运气论,则冠军属纳瓦罗。纳瓦罗深知这一点,他也相信比赛是实力的较量而非运气,侥幸得来的冠军是不光彩的,于是他拒绝超越。纳瓦罗拒绝超越,这是对竞争选手实力的尊重;而埃斯特万把金牌送给纳瓦罗,是对纳瓦的尊重的友谊回报。

材料二中,霍顿已经得冠,且以微弱优势超越了孙扬,按情理来说,他在高兴的同时也应感觉到幸运,他应感谢对手的“失误”成全了他的侥幸。但他一再无端攻击孙杨“服药”,想把“险胜”变成“完胜”,足以表现他在竞技实力上的自我掩饰,这是不尊重对手的表现,是个人虚弱的表现。攻击菲尔浦斯为“一只游不动的老鱼”,更表现出他对对手缺少本应具有的尊重品德。

    两则材料,一正一反,共指体育竞技中对对手的尊重与实力的问题,二者相校,应能快速找准立意,构思成文。

二、立意

1、从纳瓦罗拒绝超越的角度:竞争竞的是实力而非侥幸。

体育竞技比的是实力而非运气,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靠别人意外与不幸而胜,有乘人之危的嫌颖,是对“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的亵渎,即使取得冠军也不是真正的冠军。联系生活,提高自身的实力,“自胜”才是“胜人”的前提。

2、从埃斯特万让金牌的角度:尊重他人,必为他人所尊重。

纳瓦罗恪守体育精神,排除意外,以实力论输赢,充分表现出对对手实力的尊重;这种精神让埃斯特万感动,没有抱怨与遗憾,而是感动的把金牌让给纳瓦罗,充分表现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风格,他们在收获比赛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深深的体出出尊重他人,必为他人所尊重这一为人品质。

3、从霍顿攻击孙杨、菲尔普斯的角度:自以为是,恶语伤人,绝对不是真正的“冠军”。

    霍顿头脑中只有获胜,只有夺取冠军这一思想,只有“争”而无尊重之心,为抬高自己不惜恶语伤人,充分暴露出其对对手尊重的缺失。缺乏对对手的尊重,必然为人鄙视,在人格上低了一截。他取得了冠军,却丧失了“冠军”。

4、从几个人综合的角度:人生有的时候比的不是冠亚军,而是胸怀与境界。

    赛场之内有竞争,赛场之外亦有竞争。赛场之内的竞争是技能的竞争,赛场之外的竞争是品性的竞争。人生处处是比赛,有时胸怀与境界比技能本身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佳作展评】

尊重对手,方为“胜者”

江西省大余中学高二(2)班童俊雄

古话道:“成者为王败者寇。”这反映出千百年来人们对于竞争中“胜负”的重视。因此在赛场上,许多人想方设法抹黑甚至干扰对手,以期待在比赛中取胜。然而与之相反的是,有一些品德高尚的选手,例如车手埃斯特万和纳瓦罗,他们互相尊重,为了比赛的公平,都愿意放弃冠军,最终前者夺冠而后者亦被赞为“无冕之王”,传为一段佳话。这无疑告诉我们:尊重对手,方为“胜者”。

其实类似的事例在赛场上并不罕见。在一次马拉松联赛上,一名肯尼亚选手冲在最前面,身后紧跟着一位马买加选手。在距离终点仅不到一千米处,肯尼亚选手不慎摔倒,路边一些牙买加观众开始欢呼。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牙买加选手未趁机超越而是停下来伸手将肯尼亚选手扶起,并对他说:“最后这一段我还是想与你公平地较量一番。”最终肯尼亚选手赢得了冠军,而牙买加选手也因他对对手以公平的尊重,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与感激及人们的敬佩与赞许。《华盛顿邮报》评论称:“这场较量没有输家。”

从所周知,奥运精神中有一项叫“重在参与,重在拼搏”——胜负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竞争的公平与尊重——而尊重尤其体现在对于对手的尊重上。尊重对手,应是对每一位参赛者最起码的要求。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曾说:“比赛是友好而神圣的。”我想,“友好”正是指竞争对手之间的相互尊重。一个能尊重对手的人,也正是一个尊重“公平”这一原则的人。这样一名高尚的参赛者身上,才具备了“胜者”应有的品质——不论比赛结果如何,他们都是竞技精神上的“胜者”。

但反观霍顿等人,自以为是,丝毫不懂如何尊重对手,甚至污蔑、嘲讽对手,虽然取胜,却并无胜者的风度,因此受到了大时网友的抨击与批评——这样的人虽然赢了比赛,但在精神层面却无疑是一个失败者。

在生活中不也如此吗?在学习上,我们也应当尊重对手,而不能以不道德的方式去干扰对手,其他方面亦是如此——请牢记:尊重你的对手,你才会成为“胜者”,成为人生的“胜者”。

点评:

本文亮点有三。一,观点明确。作者根据材料,去掉枝叶,抓住重点,明确的提取出“尊重对手,方为‘胜者’”这一论点,斩钉截铁,不容辩驳。二、论证严密。提出论点后,接着举尊重对手失去金牌而仍为“胜者”的马买加选手事例,从横的方面体现出这种精神的可贵;再联系“重在参与,重在拼搏”的奥运精神,阐述“尊重对手”是奥运精神的体现,为自己的观点在理论上找到了支撑点;再举霍顿事例,从反面阐释不尊重对手虽赢得比赛却不是一个胜者;最后联系生活谈尊重对手的重要性,再重申观点,与前文与标题呼应。文章层次清晰,逻辑性强,极具说服力。三、事例与分析相结合。文中举例,简洁而有力;同时围绕事例展开分析,引用名言,说服力强。

尊重是心灵的奖牌

江西省大余中学高二(2)班赖小甜

我没对过弈,但我明白规矩的棋路才是取胜之道;

我没跑过马拉松,但我深知保持对晕倒者的理解才是善良之本;

我没到达过顶峰,但我了解不对败者蔑视是道德之根。

不管何时何地,尊重他人都会是心灵一块瞩目的奖牌。

今年的巴西奥运会是近段时间世界的焦点。而微博热点总是围绕着一个名为“霍顿”的澳大利亚选手。了解详情,才知道他对孙杨的“服药”攻击和对菲尔普斯的“老鱼”理论。我想,中国人民都会气愤地表示哪来的狂徒如此污蔑我们的“大白杨”,而美国人民则会不屑地嗤鼻:一个毛头小子也敢如此轻视强大的“飞鱼”?而抛开国家和区域,身为一名选手,如此言论是对对手极大的不尊重。不管是技不如人的嫉妒还是狂妄自大的炫耀,都足以看出他道德的丧失和人性的缺陷。

相反的,有人在目睹对手精彩的跳水惊叹地鼓掌,纵使她已明白金牌已经不可能;有人在登上最高站台后私下却仍不禁称赞起别国的选手;有人在遗憾落选后丝毫不掩饰他对强者的赞赏。胜者,没有因此看低对手;败者,也没有因此嫉恨对手。尊重才是比赛最根本的理念。

而尊重一词与道德是紧紧缠绕的。因道德之心而尊重,因尊重之举而道德。大到国家政治,小到学校考试,保持清亮的眼神,坚持无愧的心;当你尽自己所能能最大限度地完成目标,当你目不斜视不窥探他人成果,当你走自己的路途而不随手向他人脚下扔石子,当你始终保持对他人的平等与善意,你就赢得了“尊重”的的奖牌,而此时,你也将被赐予道德的鲜花。

尊重他人不仅是对比赛的尊重,更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和能力的肯定。胜利不单单指结局的辉煌,心灵的澄澈如一也是一种胜利。不管成绩如何,给自己一个奖励的微笑,也给对手一个赞赏的拇指,这就是人生一次炫目的胜利。

请时刻谨记,尊重他人,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不管落后还是领先。

尊重永远是心灵最美的奖牌。

点评:

本文的亮点文采与逻辑。开头三个排比,引出中心论点是其一,中间与霍顿事例相对的三个排比举例是其二,四个“当你”排比是其三;排比,让文章有气势的同时,也文采斐然。引出中心论点后,作者从正反两面举例,一具体一概括,叙后议论,指出“尊重才是比赛最根本的理念”,再从尊重比赛与尊重自我两个层面加以阐述,最后提出呼吁,重申论点,与开头与标题相呼应;文章严谨有逻辑,说服力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