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艺术科普绘本:当孩子们仰望月亮的时候,还可以思考些什么?

 芸淡风倾 2020-11-23

小冒坚持原创的608天  想象力+严谨认真+脚踏实地+自律坚持

我曾经听过很多同龄且初为人父母的小伙伴,以及孩子初长成的前辈的担忧。

我们小时候,不同阶段总会有不同的梦想:将来做个科学家,工程师,理发师,服装设计师等等。

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但是,应有尽有。

而现在的孩子,左手Ipad右手手机,刷着各种成年人用来消磨时间的APP短视频,模仿着成年人的台词,梦想也许是成为主播,网红,练习生,爱豆。

不是不好,但是粗暴扁平,千篇一律,理由也出奇地一致,帅,有钱,轻而易举地开挂人生。

社会正在经历飞速发展的阶段,生活基础日新月异,信息化时代带来了便捷与无限可能性,但也一定会相伴而生很多的问题和弊端。

我们没有办法让孩子生长在不受任何不良价值观,过剩信息的“真空环境”,我们也不能强迫他们偏要与时代脱节,或者放任他们自由野蛮生长——因为甚至连成年人,都在这个时代经常感到不知所措,困惑怀疑。

每一代人之间面临的生存环境和时代挑战都截然不同。

也许我们不能左右外界提供的很多信息的导向,但我们是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引导,让孩子们知道,在这些光鲜热闹的个别人,个别行业以外,还有千千万万种人生选择,职业规划。

他们虽然平凡,但依然是不可或缺的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平淡中也实现了自我价值,而且人生除了追求“短平快”的成功高效目标,也可以有很多的精神享受和平和内心。

对成年人来讲,都是如此深奥的人生课题,要怎么巧妙引导懵懂的孩子?

其实并不高大上,不妨多抬起头,学会仰望星空——

《我要月亮》

这本书是由意大利人文、科学领域的资深专业作者共同撰写,内容关于月亮却不止于月亮,通过三个层次来激发孩子对月亮的无边兴趣:

01 人文畅想,艺术培养

最能打动孩子心的,应该就是那些有关月亮的故事,曾经伴着他们玩耍,入睡,长大。

《我要月亮》巧妙地从”月亮“这个习以为常毫不陌生的点切入,月亮这个丰富的意向,存在于太多人类流传下来的精神文明财富中,完全可以串联起远比几本童书更加丰富的”月亮“宇宙。

  • 可以有更加丰富的故事体系:

从书中希腊神话中的塞勒涅典故,我们可以延伸拓展到中国传统神话里的嫦娥吴刚,中西合璧,古今呼应。

  • 可以引导孩子产生文学兴趣,进行声律启蒙:

《中国诗词大会》第5季里,不到6岁的小选手王恒屹,不仅认识3000多个汉字,还能背诵近600首古诗词。

他呈现出一种远超过年龄的镇定大方。主持人用“姓氏飞花令”的游戏来考验他——场上的观众说出自己的姓氏,然后由他对出一句带有这个姓氏的古诗词。他都可以对答如流。

培养一个同款别人家的小孩,可以就从”月“入手。

无数作家诗人将月亮融到文学创作中,每天给孩子讲完一个带着月亮的文学故事,再背诵一首应情应景的小诗,积少成多的力量是惊人的。

PS:我幼儿园小班时期,拿手招牌节目就是背诵全篇《新三字经》——我妈妈每天从睡前教四句开始,到我后期主动要求加量。很快就完成了一本书——不要怀疑孩子的潜力。

  • 可以配合比动画片更有教育意义的影视剧作品:

我们的刻板印象里,孩子只喜欢看低幼标配的动画片,但其实,他们也会用自己的眼光和世界观,去理解那些更有内容的影视剧作品。

比如库布里克电影中设想的月球基地,对成年人是震撼,对孩子来说,又未尝不是一种想象力的无限拓展?

  • 可以培养对艺术领域,绘画、古典乐曲最初的兴趣:

孩子也许无法透彻分析德彪西笔下流淌的月光,但也许未来的音乐小神童,就可以被贝多芬的《月光》所感染。

也许他们看过世界名画后,还稚嫩的笔触,未必可以细腻地感知艺术价值的全部,但他们一定有很多丰富的感受,被藏在了心底,积攒起来,早晚也许就会生根发芽的艺术种子,静待发芽。

月亮的神秘曾经成就了人类无限幻想,曾经的人们,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恶劣环境中,面对疾病痛苦,天灾人祸的无能为力,焦灼不安的情绪,通过对着未知的想象力,让大家忘记原本双脚扎根在土地上的无可奈何,作为一个排泄负能量的出口,寄托人们对治愈疾病,获得幸福安康的希望。

它成就了人文艺术等众多领域中的伟大梦想家,即使是现在,大家对月亮知之甚多,早已不再神秘遥远,谁又能否认人类想象力的潜能呢?

02 自然科学,天体奥秘

人类对月亮的探索,也许打破了很多幻想,然而,这都源于我们的想象力的丰富,才没有限制人类的能力。

不止感性主观去认识月亮,更应该实事求是地客观认知这个地球有且仅有一颗自然卫星。

《我要月亮》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很多自然科学的科普知识:地月的形成历史、月球的昼夜时长、月球的神秘背面、月球的冰与矿藏等等。

天文学也好,其他配套的科学技术领域也罢,不仅仅涉及客观的物体,现象,规律,法则,对它们的思考还涉及形而上学。

著名天文科普作家切特·雷莫提到:

“我们所有人都对自身起源抱有某种情怀,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起源的愿望。

它帮助我们认清了自己在时间与空间中的位置,了解到在漫长的宇宙演化史中我们是如何出现的;

它告诉我们大家都是由星尘构成的,因此将我们与宇宙相连;

它让我们回溯到过去、让我们凝视浩瀚的宇宙空间,帮助我们超越了肉体的易腐性以及生命的短暂性;

它带给我们的对世界的哲学思考与发现抗癌或者抗艾滋病的疫苗同样重要”。

希望有天长大成人,活得现实的孩子们,仍能想起小时候那些美好的想象,那些曾经坚信的点。

品天文版《瓦尔登湖》3个时空下的诗意星河

03 探月回顾,脚踏实地

《我要月亮》除了进行硬核知识的软化输入外,更是详细记载了,这些简单的成就背后,千年数代人的努力。

但它选择了那些典故和历史时刻里好玩的点,去简单引出:

比如升空的小狗莱卡、漫步月球第一人的阿波罗号宇航员,与月球擦身而过却震惊世界的“月球1号”探测器、少有记载的阿波罗1~6号、带上环月轨道的树种、至今遗留在月表的高尔夫球;

以及更多还未实现,但早已有设想的小目标:射向月球的载人炮弹、未来月球上的运动会会场……

人类不仅需要想象力,需要对客观的探索认知,更要有一种敬畏平和的心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当孩子们能明白,个体和集体,平凡与伟大的相对性,至少会有种模模糊糊的印象:

做个平凡的好人,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普通的人生也值得好好过。

每个人的幸福感受都是取决于自己的。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都在于获得幸福。

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行为是可以给这个世界留下烙印,为周围人带来快乐,或多或少给世界带来正面的影响。靠着这种信念,人会收获非常充实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因此抵制诱惑,去伪存真的定力真的很重要,因为一旦享受过捷径的快乐,就会忍不住一直寻求人生所谓的捷径。

就像吴军老师说过的:短期投机取巧的方法是几乎不能达到长期目标的。

追求短期收益作为起步的资本没有错,但是要警惕习惯于这种短期的即时满足,导致人生目标再难长远。

学会用平和的心态,持久努力,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圆满实现自己有意义的长远目标。

多做有成就感,有意义的事。逆欲望行事。


为什么成年人的我,也会被孩子的优秀绘本打动?

因为它让我有一次意识到,想象力的可贵——可以换一种角度去观察看待身边日复一日的人事物,对未来又重新充满了期待。

我曾被著名的设计师Debbie Millman的文章《look both ways》打动过:

不经意间,我们会遇到一些让人感到惊叹、羡慕和敬畏的人,他们做了我们不敢想象,难以捉摸的事情。我们觉得他们很幸运,但事实上,他们的成功与运气无关,而是取决于想象的力量。他们为自己创造了不同的可能性,没有在不知道不可能实现前,先自我否定。

“It is really about the strength of their imagination; it is about how they constructed the possibilities for their life. In short, unlike me, they didn't determine what was impossible before it was even possible.”

想象力,严谨认真地认知,脚踏实地地自律坚持,也许不只是《我要月亮》教给孩子的,也是对我们成年人的一种温柔提示。

作者:小冒,读书账号“芸淡风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