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三期中作文审题构思详解

 魔都作文课堂 2020-11-23

原题如下:

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越来越便捷。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种便捷归根结底是基于对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熟练使用,如:扫码点餐、在线挂号、网购车票、网约车出行……这一切智能服务,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却在无形中给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设置了壁垒,他们被称为“数字鸿沟”中的“慢行者”。

这对我们思考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的关系有着启示作用。

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审题篇

命题人花了不少篇幅描述了当下的一种现象,无法熟练使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老人、残障人士成为了“数字鸿沟”中的“慢行者”,并指出这些被科技发展抛下的人需要给予人文关怀。

材料的话题非常明确,可以说在审题方面几乎没有难度。但是在构思方面难度较大,这样的材料更像是公务员考试的题目,要写出具体的方法来并不容易。

本题信息

话题:如何对“数字鸿沟”中的“慢行者”施以人文关怀?

审题难度:★☆☆☆☆

构思难度:★★★★☆

素材难度:★★☆☆☆

构思篇

在构思方面,需要考生有足够的社会阅历,才能写出具体的方法。

亮亮老师认为,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基础设施造成的差异。一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在上网设施上就有差异。偏远地区的老人,可能还要面对没有网络的问题。

二、个人使用上网设施的能力。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有可能对他们接触和学习最新技术产生障碍。在这个过程中,完全靠老人自身加强学习,数字鸿沟仍然难以弥合。

三、商家对老年人等群体的产品。目前商家更愿意开发年轻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毕竟老年人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都弱于年轻人。很多数字化产品,对老人来说没有价值,也用不上,这也是老年人逐渐被排斥在数字时代之外的一大原因。

因而要缩小数字鸿沟,给予老年人等群体人文关怀,需要从上述三方面入手进行改变。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城市里基础设施比较齐全,平时接触数字化场景的机会也比较多,人在环境中,能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习。而在偏远农村地区,有的地方甚至连网络都没有,何谈使用。偏远地区与城市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时候甚至比代际的数字鸿沟还要大。

其次,政府可以颁布公共政策、制定产品标准来引导企业。

任何一项技术的迭代,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一些情况下,为了惠及后10%的用户,可能要投入研发总支出的50%。技术普惠需要公共政策的支持,要对企业的研发投入给予恰当回报。政府也可以自己制定产品标准,提高产品覆盖面。企业通过满足这些标准,实现产品被更多老年人接受和使用。

最后,向老年人普及数字产品,各个层面都可以大显身手,社区可以进行培训,安排志愿者,社团可以举办活动,老年人的子女可以帮助老年人完成打车、叫外卖、在线预约挂号等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