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的“俏黄蓉”翁美玲:最高级的活法,是靠自己

 茶境 2020-11-23

文 | 王小青 · 主播 | 姗姗

十点邀约作者

香港是个盛产美女的地方,也盛产传奇。而美女的人生,往往都很传奇。

她们仿若浩瀚星河中的星星,一颗颗都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在这些星星里,翁美玲或许不是最亮的那一颗,但一定是最让人惋惜和痛心的存在。

她的一生,如烟花,瞬间绚烂,瞬间熄灭。

她所饰演的黄蓉,是一代人心中的白月光,灵动娇俏,聪颖明慧,后来人再怎么演,黄蓉始终只有翁美玲。

1985年5月19日凌晨,翁美玲在家自杀身亡。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

当时的翁美玲凭借“黄蓉”事业如日中天,是炙手可热的大明星,正值事业高峰期,为何会选择自杀呢?

凄惨的童年,造就贫瘠的内心

1959年5月7日,翁美玲出生于香港。父亲是海军军官。

父亲虽然身份显赫,但家中妻妾成群,母亲只是他众多女人当中的一个。翁美玲是私生女。

年轻的女人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却把最深的伤害留给了无辜的孩子。

没有名分的女人,生下的孩子也是没有名分的。而这样的女人,这样的孩子,在任何时代都是被人唾弃的对象。

被人排挤,被人鄙视,受尽白眼和欺凌成了她童年生活的主旋律。

而带给她这一切的母亲,不但没有给予她足够的爱和温暖,而是用眼泪和叹息,让她的生活雪上加霜。

她娇小的身体里,装着深深的自卑,和不属于她这个年纪的成熟,坚强。

七岁那年,父亲去世了,母亲和翁美玲被赶出了家门。

对于那个时代的女人,失去依靠后的出路,只能是再找一个依靠。

不久母亲找到了她的依靠,并跟着去了英国,留下13岁的翁美玲在香港,她只能投靠舅舅。

青春期与母亲的别离,让本来就敏感脆弱的她更加缺乏安全感,她把舅舅当做唯一的救命稻草和寄托,拽得死死的。

三毛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翁美玲的一生都在苦苦找寻,为自己那颗一直在流浪的心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

两年后,翁美玲远赴英国与母亲相聚。彼时的她已经初长成,亭亭玉立。

远赴重洋的翁美玲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即便母亲就在身边,但她的心还是空的。

于是她把所有的心思用在了读书上,以此来填补自己空洞的内心。她的母亲也说过:美玲学习过程中用了十二分的努力。

她在剑桥附属学校读了两年的预科后,进入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学习纺织设计。

她在学校的时候特别刻苦,荣获很多奖项。还没有毕业,就因为服装设计的很时尚,被很多服装公司看中。大家都对她的创作样式赞不绝口。

期间,她还参加了华裔小姐选拔,获得亚军的好成绩。

一路走来,她太渴望被别人看见了,就像她的母亲说的一样,她总是认为自己一定会出人头地。

她拼命的想证明自己,想通过外在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炫耀之后期望能得到的,才是他真正所缺乏的。

一个内心丰盈的人,是不需要通过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的。

翁美玲缺乏的,正是凄苦童年所酿的苦果———存在感和安全感。

所以这些并没有让翁美玲的内心得到满足,她的心依然在流浪。

爱的匮乏,让她在爱情里极度贪婪

她的第一个救赎者,在她情窦初开的少女时代出现了。

他叫罗泊,来自荷兰。他获取了她的芳心,却没有得到翁母的认可。传统的母亲认为男孩是外国人,不能给女儿带来幸福。

初尝恋爱滋味的翁美玲自然不会妥协。她用自己的方式来与母亲对抗----自杀。

这是她第一次自杀。当时她吞了大量安眠药,好在被及时发现,救回性命。

母亲无法,只能妥协,任由她和罗泊交往。

然而,内心的匮乏,旁人是无法填满的,即便是恋人。用这样的方式来治愈,无异于饮鸩止渴。

果然,在与罗泊交往的几年里,她们从热恋走到争吵。又因为学业而分居两地。猜疑,焦虑,不安全感再次将她淹没。

于是她故技重施,再次吞药自杀。

其实她并非真的想死,只是用这样极端的方式来引起对方的重视,逼着对方妥协。

所以在吞药后,意识到可能会死,她怕了,猛的砸墙求救,隔壁宿舍听到声响,再次从鬼门关把她拉了回来。

心理学上有一种论断:一个成年人的性格和为人处世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

童年的遭遇让翁美玲的内心极度缺爱。所以当她有了恋人以后,就会把全部的情感和精力都放到对方身上。

殊不知,这样的感情,即便是小说中的靖哥哥也无力承受,更何况是现实中的凡人呢。

至此,她仍然不明白,能拯救自己的其实只有自己。

1982年,翁美玲回香港度假,恰逢港姐选拔,她参加了,却只获得第八名的成绩。但幸运的是,她仍然被无线选中,做了签约艺人。

1983年,她拍摄人生第一步戏《十三妹》时,认识了当时已经颇具名气的汤镇业。

在拍摄期间,汤镇业对翁美玲多方照顾。时间一久,两个年轻人,男才女貌,自然而然互生好感。

尤其当翁美玲在拍摄《射雕英雄传》眼部受伤住院时,不擅厨艺的汤镇业竟然自学煲汤,为美玲滋补身体。

如此举动,让本就极度缺爱的翁美玲大为感动,一颗芳心为之融化,暗许终身。

1983年凭借《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一角,翁美玲名声大噪,成为了红遍两岸三地的大明星。

但是翁美玲的内心始终都是匮乏的,荒芜的。尽管事业有成,爱情甜蜜可她仍然还是那个她。她期待的爱情并没有填满她空洞的心。

她终究太贪婪了,想要的爱太多,殊不知这个世界,是没有人能给予她这么多的。所以当她的需求稍稍得不到回应,她就焦虑,就疑惑,就胡思乱想。

在汤镇业到台湾拍戏时,她受不了恋人不在身边的孤独,再一次自杀。

到了1985年,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人早已被翁美玲折腾得矛盾重重。

时间终于来到了1985年5月。

5月是翁美玲的生日月,谁都不会想到,这也将是她生命终结的忌月。

1985年5月11日,报纸上报道了汤镇业和吴君如的绯闻。其实只是朋友间的一次聚会,被报纸放大。

翁美玲看到报道的反应可想而知。在5月13日,有人听到汤镇业与翁美玲在化妆间争吵。翁美玲边哭边喊“那就分手好了”。

当天晚上,翁美玲给汤镇业打了无数电话,汤没有接。接着她在寻呼机留言:“如果还不回我电话,就看不到我了”。

汤镇业依然没有回复。

脆弱敏感的翁美玲彻底陷入了绝望般的焦虑,她当晚打电话给朋友就说出“不想活了”的话。

次日清晨,朋友不放心,到了她的寓所,发现的是她已经冰冷的尸体和她最后的心声:她在日历上,写下了:DARLING I LOVE YOU。 (亲爱的,我爱你)。

她开煤气自杀,死亡时间在冷晨3点到4点之间。这一次,好运没有再眷顾她。

丰盈的爱和安全感,

从来都只能自己给自己

她走的太仓促,太突然,甚至太不可思议,带给身边的人,所有粉丝巨大的伤痛,这个人也包括汤镇业。

她的死也把汤镇业推下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自此,他受尽千夫所指,“负心汉”的标签再没有离开过他。

可是他做错了什么呢?多年后接受采访,他仍然难以释怀“真的觉得莫名其妙。也不是很严重,两人没有什么,也不是说我有别的女人,她有别的男人,都没有。”

“俏黄蓉”翁美玲的生命,定格在了26岁,本该风华正茂,正是青春当时,多么可惜,多么可悲!

纵观她离去前后的事,大概所有人都会感叹一声:不值得!但翁美玲却走得义无反顾!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说过“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翁美玲的悲剧起源于凄惨的童年。童年造就了她的敏感,多疑,缺爱,缺安全感。

她一直在寻找,寻找一个可以治愈童年至痛的人。但世间根本没有这么一个人,有,只是她自己。

罗泊也好,汤镇业也罢,他们都是自由的个体,怎堪承担得起另外一个人的情感和人生呢?

说到底,人活一世,万事都得靠自己。把自己的情感和人生寄托在别人身上,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影帝梁朝伟同样有着悲惨的童年。他小的时候,父亲嗜赌如命,不仅输光家里的一切,还常常家暴母亲。

年幼的梁朝伟自此变得异常敏感,经常一个人躲在隔壁的房间哭泣。他甚至怀疑“父母是不是因为不喜欢自己才这样的”。

10岁那年,父母终于离婚,从此,他和母亲,妹妹相依为命。虽然逃过了赌徒父亲的伤害,又因为贫穷,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和身体劳累。

也许正是因为吃尽了生活的苦,梁朝伟从小就懂得,万事靠自己。不管是事业,物质,还是感情,他都十分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说,是刘嘉玲治愈了缺爱的梁朝伟。

其实是因为梁朝伟懂得,必须与自己那个缺爱的过去和解,实现自我的救赎,才能让如阳光般的刘嘉玲,照进他曾经空洞的心。

而翁美玲的悲剧在于,她缺爱,缺安全感,却从不想自我救赎,而是寄希望于恋人。

童年凄惨的人太多太多,但为何梁朝伟能走出童年阴影,走上人生巅峰,成为人生赢家。而翁美玲却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梁朝伟懂得万事靠自己,先救赎自己,别人才能走进来。

翁美玲远在剑桥的墓志铭上,写着“寻找天国,没有你的存在,世界是那么的冷清,对我们来说,一切都不一样,如果你能重返我们中间,整个世界将宛如天堂”。

她的一生太过短暂,她拥有很多人终生无法企及的事业,以及足以让她过好余生的财富,可惜她的内心太过贫瘠,错误的把自己的一切寄托于他人。

泰戈尔说“谁如命运似的推着我向前走呢?那是我自己,在身后大跨步走着。”

所谓命运,其实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懂得万事靠自己的人,能为自己走出一条风景独特的康庄大道;不懂的人,将人生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终究会在那个人的脚步下迷失自我,失去方向。

人生在世,匆匆数十载,唯有靠自己,才能活得强大,活的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