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融入长三角征文】薛明章|| 古韵颍州——大美

 颍州文学 2020-11-24

 编辑:周琛琛   审核:肖龙                   总第365期


古韵颍州——大美
文/薛明章

印象对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村庄,一座城市、一个物件都极为重要。尤其是第一印象,我对颍州大美,不仅仅是因为我在颍州区工作,更重要的是它的古韵、魅力、扎根于我大脑深处美不胜收的腾图,使我永久难忘,流连忘返。
一个人的美,不仅要看他的外表形象,更要看他的内在心灵之美。而对一座城市,不仅要知晓它的内涵,更要掌握它的外延之美,颍州的美,不是表象的,而是实实在在的。
颍州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极佳,是阜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金融、信息中心,历史悠久,古韵悠长,人文荟萃,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是一座古老的城池 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颍州因临颍水而得名,始建于北魏,西周时期为胡子国国都,战国时期为楚邑,秦汉以来,为历代郡、县、州府所在地。颍州素有“历史名城”“黄淮新区”“皖北明珠”的美名之称。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任官多年,对古颍州西湖情有独钟,留下了“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和“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比美,同日而语。
颍州的文昌阁、古老的北大街、城隍庙、古庙寺院、文峰塔,三棚塔流光溢彩,呈现着古建筑的美。状元巷、一人巷彰显着古颍州的人文历史。
清晨我爱骑车观光,穿过北大街的古建筑群,粉墙黛瓦,飞禽走兽的廊檐木雕,砖雕、石雕点缀其间,风格不一,错落有致,技法精湛,妙趣横生,显现出古颍州的美。
谈古论今,今日颍州日新月异,沧桑巨变,无与伦比,改革开放40多年来,颍州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副壮丽的魅力颍州、活力颍州、大美颍州呈现在眼前。
繁华的人民路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商场超市接踵而至,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人群的需求,购物链拉动了颍州的区域经济发展。一步街、古商城的小商品市场、双龙桥的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瑶海家具城、钢材市场形成了购物链,装点着颍州大美。老城区改造升级,焕发了青春活力,沿城区风景带,美化了环境,更净化了人们的心灵。实现了水清天蓝,绿树成荫,花香扑面,环境优雅的居住条件。正如总书记所说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颍州生态环境优良,风景名胜古迹之多。水路交通航空一应俱全。河流纵横交错,风光景点星罗棋布。以泉河风景带、文峰公园、七渔河风景带、阜王路高速出口景观带,中清河游园风景带、芦桥沟风景带为主的绿色廊道,形成了皖北地区少有的滨水园林风貌。文峰塔、奎星楼、刘公祠、白蟹泉、资福寺等众多古迹,交相辉映,滨水景观、古城风貌融为一体,构筑了秀丽如画的大美颍州。
颍州境内高楼林立,30多层的居民住宅楼拔地而起,改善了广大市民的住房条件。别墅小区多处可见。道路宽阔,行车安全,文明有序。“井字高速公路纵横交汇,双“米”字型普铁、高铁畅通八方,系中部唯一拥有7个高铁的非省会城市,颍州港口通江达海,皖北地区唯一的4C级阜阳机场已开通20余条航线,“零换乘”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已现雏形。2019年,商合杭、郑阜高铁建成通车,极大地拉近了颍州与长三角、中原城市群的时空距离。“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的城南新区、高铁新区、西湖新区等“三大新区”均位于颍州,焕发勃勃生机。
颍州地势平坦,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温暖湿润,既宜居宜业宜游又适宜农作物生产,素有“小桥流水、稻谷飘香的江南之美名。颍州是“全省产粮大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区,” 颍西镇的大棚蔬菜畅销省内外。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生姜、蔬菜、萝卜等70多种农副产品,大田集的恋丝萝卜、马寨镇的生姜走俏全国。颍州人力资源丰富,常年有20万在外务工人员,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之一。
颍州发展路径创新,产业层次分明,依托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磁性材料产业、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等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办法,颍州磁性材料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一批“区中园、园中园”基本建成,北矿磁材、普惠住能、朗润医疗、汉库医疗等一大批优质项目先后落地。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花卉农旅,5万亩花卉、5万亩蔬菜、20万亩专用品牌粮、100平方公里生态旅游四大产业联合体正在加快建设。卜子东的花卉市场风靡全市,产销两旺,丰富了花农的钱袋子。
颍州的大美莫过于双清湾。双清弯的灯光水秀独树一帜,是迷人的景致,每到夜幕降临,这里灯光灿烂,美不胜收。游人如织,观光赏景的,健身休闲的人络绎不绝,湖面水光一色,明媚清秀,倒影辉煌,灯光闪烁、在水面上跳跃,湖面倒影就像。鱼翔浅底,清晰可见,岸边绿树成荫,水草丰盛,花香扑鼻,沁人心脾,一股股清新空气扑面,让人陶醉其中,在灯光的照耀下习习生辉,美轮美奂,停足难离。双清弯的美和颍州西湖的美构筑了东西层面的靓丽框架,是旅游胜地的好景点。
为尽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区域,目前,市城南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已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双清湾中央商务区产业发展规范》,打造构建“七区四圈”产业空间结构体系
个人简介:薛明章,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家协会会员,阜阳市颍东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曾在《安徽法制报》、《江淮晨报》、《江淮时报》、《新安晚报》、《安徽工人报》、《安徽工运》杂志、《工商导报》、《工商文汇报》、《安徽日报》、《阜阳日报》、《颍州晚报》、《城市周报》、《市场报》、《七月风》、《党风廉政》、《参花》、《雨花》、《文学巷》、《未来》、《作家文学》《短篇小说》、《西部散文》、《青年文学》、《清颍》、《党建》、《安徽工商》、《中国工商》、《中国老年报》《家乡文学》、《百姓文学》《齐鲁文学》《作家文学》、《西部原创散文》《三秦文学》、《江淮文学》、《沮河文艺》、《枣阳文学》、《当代写作》、《月亮荡》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近400余篇,著有散文集《乡村心语》、长篇小说《柳河湾的笑声》、故事《罚款》获重庆市廉政故事大赛二等奖,阜阳市文学艺术表彰三等奖,小说《短信》获“文化杯”全国短篇小说优秀奖,《三叔》获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我与祁眉红茶有不解之缘》获祁眉杯全国征文大赛入围奖、《乡下年集》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散文《乡间图书馆》被《文苑(西部散文)》2014年第八期收录,《30年前的叮嘱》入选《中国时代文艺名家代表作典籍》。中篇小说《跟踪》获海峡两岸新媒体原创文学大赛终审入围100百名,被中国出版集团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目前已纳入影视计划。中篇小说《夜梦惊魂》获第四届海峡两岸新媒体原创文学大赛入围并进入100名终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