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教育,何以解救焦虑的父母与空心的孩子

 昵称44943940 2020-11-24

写在前面

“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多少家长因为这句话把孩子送进了培训班。

然而,教育焦虑不是多报班就能摆脱的。如何缓解教育焦虑?如何在充满压力的环境帮孩子过上有意义的人生?在处处鼓吹专业教育、技能培训的时代,人文教育有用吗?本期讲座将给你答案!

 周二

思维 💡

全文共1651字,阅读时间5分钟

🌿🎨🌏

不焦虑的家长都是相似的,焦虑的家长则各有各的困扰:

给孩子报6门课外班不多吧?

大班的孩子可以学奥数吗?

孩子一岁多,有什么适合的口语班吗?

上海有哪些双语幼儿园比较好呢?

现在教育产品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教育焦虑却与日俱增。它的表现形形色色,但普遍反映出一种心态:害怕孩子将来在社会竞争中失败,为了成功,孩子从小就不能输

这种心态容易把人推向极端功利主义教育的深渊。我们往往看到,让孩子学某样东西有助于找份高薪工作,却看不到,他在学习时是否有兴趣和意义感。而当孩子成绩好时,我们容易自以为是地认为,他一定是因为有兴趣才学得好的。

真是这样吗?我听过很多成绩优秀孩子悲伤的倾诉,在一些更私密的场合,他们并不像在众人面前那样阳光:

“我学了四年的法律,感觉不是为自己学的,是为爸妈学的。”

“这次考试排不进年级前十,我太失败了!”

“当第一名有错吗?为什么同学都不喜欢我?我觉得好孤独。”

“我好像一直都在为别人活着,好累啊……”

这些话让人不禁联想到抑郁症,有学者则认为这是空心病的表现——不会思考,表面快乐实际上却迷茫、痛苦,不知道人生价值在哪儿。

那么,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家长不过度焦虑,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和意义感呢?我们也许能在人文教育中找到答案。

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是阅读经典和写作。它与专业教育不同,后者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而前者则注重培养三大基础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为人文教育辩护》一书认为人文教育有三大优势:

  1. 它会教你怎么思考:学会独立思考、分析事物、明辨是非。

  2. 它会教你如何表达:学会了解自己的想法,过滤掉不成熟的念头,然后以某种逻辑顺序向外界展示你的思维。

  3. 它会教你如何学习:学会如何精读文章、搜索信息,让数据来说明或反对一项假设,觉察作者的先入为主之见;学会速读以获取精华;学习怎么问问题,展示对立观点,做笔记。

可以说,人文教育看似比专业教育无用,实际上在应用上却更加广泛。专业教育所教授给孩子的技能和知识,可能会因为时代的发展派不上用场,但人文教育所教给孩子的,却适用于各个时代的各种职业。BBC也曾在对365种职业的调查中得出,与人性洞察、人文教育强相关的职业,将来被机器人代替的可能性极低。这一点,足以解决大部分家长对人文教育无用的担忧。

遗憾的是,在中国,人文教育的处境像是一片被遗忘的荒地,因此无法培育出有生命力的文化,以及引领人生方向的信仰。很多人以为,学好数理化比学好文科重要,专业教育、技术教育也比人文教育有更大的价值。这种对人文教育的偏见,也是中国家长越来越焦虑、孩子越学越迷茫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