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简易硬软件开发高职测量微课方法研究 参考论文

 新用户65147843 2020-11-24

摘要:本文结合高职工程测量中教学重难点之一——导线平差计算,详细介绍了利用简易硬软件开发微课资源的方法,并对应用微课后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与评价。

关键词:微课开发;高职测量课程;导线平差计算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5/16-0182-03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的蓬勃兴起正积极地促进着教学方式、资源建设的变革。微课应用在“工程测量”理论和实训教学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将以导线平差计算为例,介绍如何进行微课开发,并对微课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导线平差计算在高职工程测量教学中的现状

“工程测量”是道桥、建筑、测绘等高职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一般会在大学第一学年开设。导线平差计算是“工程测量”知识框架中的重难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方位角推算、坐标增量值计算、误差分配等基本原理,还要掌握利用计算器辅助计算这一基本技能。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常规教学班进行导线平差计算授课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从考试结果反馈的信息来看,很多学生在导线平差计算题上分数为零,只有极少数学生能拿到满分。

导线平差计算引入微课的必要性

导线平差计算涵盖多个知识点和技能点,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与学生面对面地针对其弱点进行细致的讲解,特别是进行手把手的演示,学生则比较容易理解和应用。但课堂教学是针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教学,教师无法逐个辅导、演示,所以要求他们能够全部熟练掌握并独立应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导线平差计算课中,引入微课是非常必要的。微课不仅可以作为课堂的纵横两向延伸,还可以实现手把手、一对一教学。教师可以将一道或几道具体的导线平差计算例题,按照知识点、技能点的划分先录制好视频。录制时从教师的角度来“实际操作”整个平差计算过程。

导线平差计算微课资源制作方法

1.微课拍摄硬件设备、后期软件的选择

与传统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拍摄使用价格昂贵的专业拍摄设备不同,具有“草根”特性的微课对拍摄硬件设备要求较低,可以是数码相机、智能手机、便携摄录设备(如小蚁手持式摄录机、星影X1头戴式摄录设备),这些硬件价格低廉,单人即可拍摄(手持或者用小支架),画面质量能够满足课堂、网146856fe6f501bd93937c7df261a1a33络发布的要求。

现有的比较适合初学者上手并适合制作微课视频的软件有Corel VideoStudio(绘声绘影,以下简称为CV)和Camtasia Studio(录屏大师,以下简称为CS)。前者主要用于后期的剪辑,加字幕、压缩等,后者主要用于PPT录屏、加屏幕特效等。

(1)CV软件剪接、加字幕方法介绍

一节微课可能由若干段前期视频混合而成,每段视频都有部分片段需要舍弃,这就需要用到CV软件的分割功能。

①视频的分割、剪接。首先浏览整个视频,记录下废弃片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点(精确到毫秒),然后先后拖动进度块至这两个点上,在刻度线位置上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分割素材”(如图1)。分割素材后,原有视频被分为3个片段,单击中间要删除的片段,按键盘上“Del”键即可删除(如图2)。

②加字幕的方法。微课主要以录制时的同期音讲解为主,但难免会出现讲解不到位或者需要通过字幕来体现重要性的情况。因此,首先确定要加入字幕的时间段(精确到毫秒,段长5-15s为佳)在待加字幕视频上单击右键,弹出菜单(如图3),选择“字幕编辑器”弹出的对话框如下页图4。在对话框左下操作区域,手动输入确定加字幕的时间段。注意“[”和“]”分别为确定起讫时间段的快捷按钮(如下页图5),然后在对话框右上角列表中对应的时间段上,编辑文字内容(如下页图6),点“确定”键后,一段“字幕”以轨道形式被成功加入视频资源(如下页图7)。

(2)确定知识点、技能点和微课制作方法 参考论文

微课的“微”字是指微小而不乱,如果将课程知识技能体系割裂成零散的毫无逻辑联系的碎片,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微课的制作首先需对要拍摄的课程的某个教学模块,或者某个教学目标进行知识点划分,并根据知识点的特征和学生接受习惯,确定表现手法和拍摄方法。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将导线平差计算划分为以下知识点和技能点,并确定了拍摄设备和拍摄方法(如下表)。

微课在导线平差计算中的实效分析

导线平差计算微课初步制作完成后,笔者通过测量课程微课教学公众号在教学班进行了试验。上课形式为教师先讲解平差计算的开始部分,学生理解以后自行完成后续部分,仍不理解的学生可参照微课完成后续部分。经过检验,大部分学生能在90分钟的授课时间内完成导线平差计算的学习,从考试结果来看,能够正确计算的学生比例大幅提高,没有出现交“白卷”的情况。通过微课在导线平差计算教学中的应用,学生计算能力、操作计算器能力都普遍提高,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张敬铭.微课技术在钢筋性能检测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214.

参考资料;http:///index.php?c=show&id=397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