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晏殊《清平乐》赏析及小令创作浅谈

 梧桐树边羽 2020-11-24

有朋友提问:如何欣赏晏殊最有名的词《清平乐·红笺小字》?


《清平乐·红笺小字》并非晏殊最有名的词牌作品。

晏殊是宋初的宰相,当时天下太平无事,诗文革新也还没有进入主流文化视野,词牌的创作只是在延续五代词风,渐渐将词人情感融入创作,脱离纯粹的歌女代言体。宋初的词牌创作于题材上没有突破,但是在层次上有一些不同。

这种不同只是阶级划分,一类就是官场贵族延续南唐后主李煜,闲相冯延巳的闲散、高贵词风,另一类则是沉入烟花场所的柳永,虽然“语出尘下”,却也打开了词牌的民间生命力,同时柳永也对词牌做出了体式上的改革,创造了长调,让词牌的叙事能力更加完备,让后来苏东坡对词牌题材的改造有了坚实的文字基础。

晏殊、晏几道、欧阳修在词牌上延续的就是清淡、闲散的词风,相对于柳永的婉约派,在字词上更清丽,疏淡。

从词牌史的角度来讲,晏欧派对词牌发展的贡献乏善可陈,相当于时下那些现代诗中的小情调作品,重在风花雪月,既无大时代的关切,也没有在诗词体式上做出创新——但是他们的文艺性是可以的,那种掺杂于闲散词情中无可奈何的哀怨,惆怅,非常深切地体现出了小资情调。

对这些词作格外心水的人也大有人在,毕竟人类情绪是复杂的。高贵、闲适,却有一些些无可奈何,让人的情感破缺不完整,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完成一次自怜自爱,正是词牌这种诗歌类作品的文艺属性。

婉约派词牌也正因为这点才长盛不衰,直到今天转变为时代下的无病呻吟,也还是具有其特有的美感,吸引特定时期的人关注、喜爱。

但是即便只谈小情调创作,晏殊的作品中最有名的也轮不到这首《清平乐·红笺小字》,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玉楼春·春恨》,《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等等,这些作品大多为后人留下千古名句,让人缠绵难忘。

相对来说,《红笺小字》只是晏殊众多好作品中的一首,谈不上最有名,风格和整体没有特别出挑之处——当然,如果你只读过他的这首作品,自然晏殊最有名的作品就是这首了。

清平乐·红笺小字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上片“字、意、水、寄”同属词林正韵第三部第一组,下片“楼、钩、流”同属词林正韵第十二部第二组。

这是一首长短句小令,字数不多。这是唐、五代遗留下来的音乐附属特性。

前面说了,在下层的柳永开创中调、长调,而上层官员看重的是诗、文,对于在酒会宴乐时演唱的词牌是喜欢却又看轻的。一时兴起就填词演唱,绝不会想到去做创新、改革,就连诗文改革的旗手欧阳修,词作也是不收入自己作品集的——因为他们只把它当成消遣的玩意,所以并没有认真对待。

小令也分上下片,也有不分上下片的。分上下片的基本上就是一段乐曲的重复填词演唱,不分片的就是一个曲子从头到尾。

小令的字数划分比较机动,有以少于五十六字为准的,有以少于七十二字为准,但基本上都是相对长调,以结构简单、词意也不复杂为度。

小令上下片之间情感和内容区别没长调、中调大,是因为曲调一样或者比较接近的缘故。但是上下片在写法上还是要有区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形成转折,不能太平。这种转折,要么是情感的递进,要么是场景的转换,相当于律诗文法“起承转合”中的“转”。

另有一点,就是要有统领全词情绪或者景物的特征贯穿始终,我们称之为“词眼”。

首先要有统领的一句话,别的都围绕这句话来写。这句话,也可以简略为一个词、几个字。然后在行文过程中不断强化、深化,达到逐渐加强的艺术效果,并且使整篇浑然一体——在大的意境统一之下,完成内部的情感起、伏、转、合,成为一首成熟的小令。

《红笺小字》的“词眼”在哪?晏殊作品并不复杂,采取了上片抒情,下片写景衬托的方法。所以在上片末句“惆怅此情难寄”就说明了这首词牌的感情基调——惆怅,为什么惆怅?思念之情无处发送,无人接收,无人共鸣。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

红笺,红线格的绢纸。鸿雁和鱼,都是古时指代传递信件、家书的媒介,古人有“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说法。

红线格的绢纸上写满密密麻麻的小字,诉说我对你无时无刻的思念之情。可是鸿雁高飞在云端,鱼儿潜游在水中,无法为我传递,让我无比惆怅。

惆怅从这里来,并统领全词意境。

下片转入景色描写,加强、深化这种感觉。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人面不知何处”化用了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之意,略加变化,给人有余不尽之感。同样是指时移世易,桃花再开着重于一年之更替,绿波东流则年复一年,给人思念无期,遥遥无尽的感觉。

同时前两句也是相对无变化的景色描写,加强了“绿波依旧东流”的时间感。

斜阳里,我独自倚靠西楼远望,远处的青山正好对住了窗上帘钩,遮挡了我的视线。碧绿的江水日复一日往东流去,那曾经的人儿,你又去了何方?

依旧是世事难全、情感难诉的遗憾、惆怅。

这首《清平乐·红笺小字》以斜阳、远山、人面、绿水、红笺、小字、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

全词语淡情深,闲雅从容,充分体现了晏殊作为一代闲相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魅力。

我们多读一些他的作品,就会发现情感发散大同小异,功力的深厚在于字词技巧,于主题、思想上差苏辛远矣。

不过正是这种自成一派的闲散贵淡,受到老百姓的喜爱,毕竟不是谁都看重情怀,但是谁都有情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