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轮备考·文言阅读3】2021届高三各地联考最新试题汇编·文言文专项训练(三)

 阅读美丽星空 2020-11-24
2021届高三各地最新试题汇编文言文专项训练(三)
新高考题型·7题
 
16.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辩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驊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B.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C.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D.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共工、驥兜:传说中尧时的两个凶恶人物,与三苗、鲧合称“四凶”。
B.八元、八恺:八元,传说中上古高辛氏的八个儿子;八恺,传说中上古高阳氏的八个儿子。
C.后汉献帝、昭宗:献帝,称呼的是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刘协的年号;昭宗,称呼的是唐代皇帝李晔的谥号。
D.此辈清流,可投浊流:史载于《旧五代史·李振传》,清流,指品行高洁的人;浊流,指品格卑污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
A.第1自然段,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落笔,“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依据,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
B.第2自然段,进一步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君子是真朋,小人是伪朋,从本质.上指出小人无朋。
C.第3自然段,运用例证、引证、类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的观点。
D.第4自然段,在大量引用事实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迫害君子之朋则国亡、信用君子之朋则国兴”的道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2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张中丞传后叙》)
 
(3)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后赤壁赋》)
 
 
 
17.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文言文阅读。
吴时,字伸道,邛州人。初举进士,得学究出身;再试,中甲科。知华州郑县,转运使檄州运米五万输长安,郑独当三万。时贻书使者曰:“会三万斛之费,以车则千五百乘,以卒则五万夫,县民可役者才二百五十八户耳。古者用师则赢粮以养兵,无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华、雍相去百六十里,一旦欲用,朝发而夕至矣。”使者从其言。
陆师闵干秦、蜀茶马,辟为属。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为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华州诸生有触忌讳者,教授欲上之,曰:“是间言语,皆臣子所不忍闻。”时即火其书,曰:“臣子不忍闻,而令君父闻乎?”
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童贯经略北方,每访以边事,辄不答。还为大晟典乐,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内侍何谪监衡州酒,犹领节度使,时奏夺之。
召为工部员外郎,改礼部,兼辟雍司业。大观兴算学,议以黄帝为先师。时言:“今祠祀圣祖,祝板书臣名,而释奠孔子,但列中祀。数学,六艺之一耳,当以何礼事之?”乃止。迁太仆少卿。又因进对及取燕事,曰:“祖宗盟血未干,渝之必速乱。”蔡攸闻之,以告王黼,黼怒,斥为腐儒。时求去,以徽猷阁待制兼侍读,俄提举上清太平宫。西归,遇其里人赵雍,为言:“取燕必召祸。吾老,得不遭其变,幸矣。”累岁而卒,年七十八。
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节选自《宋史·吴时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
B. 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
C. 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
D. 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究,古代是读书人的泛称,文中指吴时第一次应举进士,考取了学究。“学究”是科举中的科目名,后来一般指迂腐浅陋的读书人。
B. 斛,原是古代量器,后指容量单位。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作五斗一斛。
C. 文中的“六艺”和韩愈的《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中的“六艺”意思相同。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基本技能。
D. 教授,文中的“教授”是学官名,在宋代是指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时宽宏大量,大力提倡言论自由。他担任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时,华州有的诸生写文章触犯了忌讳,吴时对当地教授写信举报此事非常恼火。
B. 吴时办事灵活,所提建议利国利民。他进士及第后任职华州郑县,接到运送粮食到长安的指示,他建议“移兵于华”以节省运费,转运使听从了他的建议。
C. 吴时狷介耿直,不惧怕跟权势结怨。童贯经略北方时常以边防事务问他,他总是不回答;宦官何谪监衡州酒税仍兼任节度使,吴时上奏取消了他节度使之职。
D. 吴时学识渊博,撰写文章倚马可待。他写文章很敏捷,从来不打草稿,下笔就能写成,京师两个学府里的人称他为“立地书橱”。“立地书橱”这个成语即源于此。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者用师则赢粮以养兵,无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
2)又因进对及取燕事,曰:“祖宗盟血未干,渝之必速乱。”
 
18.山东省2021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尚野,字文蔚,其先保定人,徙满城。野幼颖异,祖母刘,厚资之使就学。至元十八年,以处士征为国史院编修官。二十年,兼兴文署丞,出为汝州判官,廉介有为,宪司屡荐之。二十八年,迁南阳县尹。初至官,狱讼充斥,野裁决无留滞,涉旬,遂无事。改怀孟河渠副使,会遣使问民疾苦,野建言:“水利有成法,宜隶有司,不宜复置河渠官。”事闻于朝,河渠官遂罢。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俄升国子博士,诲人先经学而后文艺,每谓诸生曰:“学未有得,徒事华藻,若持钱买水,所取有限,能自凿井及泉而汲之,不可胜用矣。”时学舍未备,野密请御史台,乞出帑藏所积,大建学舍以广教育。仁宗在东宫,野为太子文学,多所裨益,时从宾客姚燧、谕德萧渼入见,帝为加礼。至大元年,除国子司业,近臣奏分国学西序为大都路学,帝已可其奏,野谓国学、府学混居,不合礼制,事遂寝。四年,拜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诏野赴吏部,试用荫补官,野多所优假。或病其太宽,野曰:“今初设此法,冀将来者习诗书、知礼义耳,非必责效目前也。”众乃服。皇庆元年,升翰林侍讲学士。延祐元年,改集贤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二年夏,移疾归满城,四方来学者益众。六年,卒于家,年七十六。赠通奉大夫、太常礼仪院使、护军,追封上党郡公,谥文懿。野性开敏,志趣正大,事继母以孝闻,文辞典雅,一本于理。
(节选自《元史●尚野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人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B.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C.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人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D.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人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或未做官的士人,文中指前者。
B.赠,皇帝给予官员及其妻室、父母和祖先的荣典,文中指赐给死者官爵。
C.移疾,旧时朝中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要求辞官隐退的婉语。
D.国子祭酒,古代的学官名,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始于晋武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野幼时聪慧,读书应召。尚野自幼聪颖异常,在祖母刘氏资助下读书学习,后以处士的身份被征召为国史院编修官。
B.尚野清廉耿直,居官有为。尚野在汝州任上因清廉有为多次被上司举荐,改任河渠副使时,派遣使者询问百姓的疾苦。
C.尚野重视教育,广建学舍。尚野担任国子博士时密请御史台,请他们拿出些国库藏的财物,广泛建设学校,推行教育。
D.尚野文章典雅,受人敬服。尚野多次担任学官,教学以经学为先,文章以理作为标准,辞官回乡后,来求学的人更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初至官,狱讼充斥,野裁决无留滞,涉旬,遂无事。
 
(2)野谓国学、府学混居,不合礼制,事遂寝。
14.在尚野试用荫补官时为什么有人批评他?结果怎样?请简要说明。(3 分)
 
 
 
 
 
19.山东省菏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开学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B.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C.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D.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晚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忧此指丁忧。古代官员在位期间父母去世,要辞官回乡为父母守制,是为“丁忧”。
C.参知政事,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D.“召”有征召、召唤、招致之意,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少年时酷爱读书,思维敏捷;成年后议论高奇,做事果敢无畏,有改变社会风气的远大志向。
B.王安石认为,经术学问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世上俗人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的原因,是后世很多所谓“大儒”,都是才能庸俗之人罢了。
C.王安石思想先进,为民着想,他认为改变劣习风俗,树立法规,是当时最亟需的了,这也得到皇帝的认可。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2)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14.你如何评价王安石?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实例进行具体分析?(3分)
 
 

20.山东省青岛市2020年高三年级期初调研检测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①,封汉安县公,尚周文帝女襄乐公主,授仪同三司。后仕周,自典祠下大夫历沔、硖二州刺史。从武帝平齐,授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胥悦。
尉迟迥之作乱也,高祖忧之,谓世康曰:“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曰:“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况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兴言远慕,感咽难胜。”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
在任数年,有惠政,奏课连最,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寻进爵上庸郡公,加邑至二千五百户,其年转吏部尚书,余官如故。四年,丁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准。世康之在吏部,选用平允,请托不行。开皇七年,将事江南,议重方镇,拜襄州刺史。坐事免。未几,授安州总管,寻迁为信州总管。十三年,入朝,复拜吏部尚书。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尝因休暇,谓子弟曰:“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满之戒,先哲所重。欲追踪二疏②,伏奉尊命。”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曰:“臣无尺寸之功,位亚台铉③。今犬马齿濆,不益明时,恐先朝露,无以塞责。愿乞骸骨,退避贤能。”上曰:“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于是出拜荆州总管。时天下唯置四大总管,并、扬、益三州,并亲王临统,唯荆州委于世康,时论以为美。世康为政简静,百姓爱悦,合境无讼。十七年,卒于州,时年六十七。上闻而痛惜之,赠赙甚厚。赠大将军,谥曰文。(《隋书》卷四七)
[注]①直寝:在皇宫值班。②二疏:指汉朝两位主动辞官的权侄疏广与疏受。③台铉:宰辅重臣。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以委公,普为吾守         委:交托
B.若己有之,亦不是人过行       过:责备
C.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      致:达到
D.今之所请,深乖本望         乖:违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忧,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的丧事,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
B.坐,连坐。连坐是指人犯法,其家属亲友邻里等连带受处罚的制度。
C.耳顺,六十岁,意指个人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也称“花甲”。
D.说,指古代音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为表彰其生功业所给子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世康德隆望重,性情恬淡。射退兴兵作乱,世康受任绛州刺史,凭着素来的德望使全境安宁整肃:他崇尚古人质朴之风,不因得失扰乱心志。
B.韦世康自幼慧敏。谦进平和。世康从小沉稳敏捷,年纪轻轻就被官府任用:任更部尚书后也未曾以官位名望做视别人,仍像原先一样对待其他官员。
C.书世康为官公平,廉洁正直。世康两次吏部任职,荐举提拔官员甚多,都能做到选拔任用公正,得到朝廷的高度评价。
D.韦世康爱民惠民,治理有方,东夏刚刚平定,世康便安抚士人百姓:任职则州,施政简素清静,百姓爱戴,全境没有争论官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意敬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遗此及。
 
2)大人深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满之戒,先哲所重。
14.文中韦世康三次请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21.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校际联合考试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就。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陆,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遂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压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押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厓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B.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C.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D.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举进士,指参加进士考试。
B.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勤王,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D.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天祥才华出众。他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不打草稿,一挥而就,考中状元,考官王应麟对他大为赞赏。
B.文天祥堪当重任。他任湖南提刑时,与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为之动容,认为他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C.文天祥忠君爱国。长江上游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
D.文天祥守节不屈。厓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坚决不屈服,视死如归,最后从容就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4分)
 
(2)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4分)
 
14.文天祥为什么不听友入劝阻,仍然入卫京师?请简要说明。(3 分)
 
 
 
 
22.山东省潍坊市临朐某校2021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B. 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C. 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D. 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古人幼时命名,男子至20岁、女子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字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名是供长辈呼唤。
B. “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C. “民”,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 “署”,办理公务的机关,专署、公署、官署等。在此文中表示兼任官职,在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还有“权”“转”“摄”等。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 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原来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 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熊概逮捕了遇赦的平康,把他连同另外抓捕的几十个豪强恶徒,一并送往京都治罪。
D. 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
2)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13. 皇上升任熊盖为大理寺卿的原因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