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让我们游走在外,却随身携带着故乡

 弘益茶道美学 2020-11-24


茶有茶性,人有人性。品茶的过程要用心,如果分神,分心,茶就会变了味道,它不再香甜甘美,充其量只是一杯加了颜色的水而已。

品茶感人生,生活像杯茶当用心去品味的时候,就能品出生活所赋予的美好,就能感知到生活的真谛和气息。本质只是载体是过程折射出了人性的高尚与卑微,品茶也是如此,其实品茶的时候品的不只是茶,而是心态


茶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人类面对内心的态度。茶人因茶而生,以茶为伴。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内涵与情感是非常丰富而令人深思的。茶文化所积淀下来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明史,更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对于茶的热爱以及对茶道精神的坚持。品茶是一种人与自然进行精神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方式。


中国人表达情感含蓄而安静。用茶来代表很合适。中国人爱茶就像是西方人对于红酒的情感一样,把自己最唯美的心态寄托或者是跟随在一种别具一格的味道上,然后通过这种味道帮助或者辅助自己达到某种精神的境界。读书喝茶是对乡愁最好的慰藉。换句话说就是饮茶能使这种情绪得到缓解与治愈。正如“一杯清茶道乡愁”,“清茶一杯寄乡愁”涤去烦恼。在茶中感动,仿佛回归故里。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品一壶清香,品一壶淡雅,品一壶乡愁,品一壶思念。品一壶忧虑,品一壶缠绵。不同滋味在心头。我寄清茶与相思,清茶与我寄乡愁,一杯清茶在手中,水温茶香润我心。

一片小小的茶叶,一碗茶汤是如何承载这种思乡情怀的呢?

当代乡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思绪,我们游走在他乡,却随身携带着故乡。故乡,是精神的家园,是我们安放心灵的地方。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激剧浪潮中,关心乡愁就是关心我们自己,关心我们的当下和未来,关心我们精神的原点和依归。


在茶文化交流中我们要留住的,不仅仅是乡愁,更是精神凝聚力和文化的根源。若只注重表演新式、吸引人眼球的茶艺表演、茶会主题活动,多表现是趣味和求异的感觉,少了很多令人产生归属和熟悉感的视觉元素。这种缺少文化积淀与审美根基的创新只会一时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而无法唤起观者内心那种似曾相识的原乡感,自然也就无法直指人心。作品越是长久地保有这种能够牵动观者心中原乡感的弹性,观众就越能不断地从作品中体会到新的含义。开启其经验记忆的程序,从而回应并挖掘作品中的更深层含义。乡愁是一种美学,是特定情怀下的艺术内涵,而互动装置设计师最契合的形式。


茶文化交流作为一个有限的事件现场,只是为审美境界的生成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现场媒介,其美学境界的实现,则依赖于参与其事的个体心灵对于现场境况的内在转换。交互设计能够深入大众的深层次表达。使其沉浸式感受并且放大其中的价值。深层次感受与传递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意境。分别从视觉层次、体验感受、情感发挥的三个层面构建了体验价值层次。正如科林·海伊所说的,全球化的真正威力不是存在于物质“现实”中,而是存在于其话语建构中。
 


作者林森楼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

·排版编辑✎ 沈袤延
·图片来源:抹茶竹炭卷。版权所有

投稿:成为弘益撰稿人。研究爱茶人的衣、食、住、行、用……分享对茶、生活、美学的践行与感知。在弘益茶道美学,用你的文字,标记你的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