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学大师王阳明,在那场决定人生的龙场顿悟中,究竟悟出了什么

 伟天英 2020-11-24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明朝时期的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思想家。因其自号阳明子,所有人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的名字也便来源于此。

王阳明本是明朝弘治十二年的进士,曾担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可以说,他是一个久居宦海的人,对于官场有着独到的体验。

心学大师王阳明,在那场决定人生的龙场顿悟中,究竟悟出了什么

除了这些官场身份,后人对于王阳明最大的认识,那就是他是心学的开山之人,其阳明心学,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甚至还传到了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区,深刻影响了这些地区的文明思想。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在他被贬贵州龙场后,于当地悟道的,人称'龙场悟道'或者叫'龙场顿悟'。那么在那场决定王阳明的人生之路的龙场顿悟中,他究竟悟出了什么呢?

心学大师王阳明,在那场决定人生的龙场顿悟中,究竟悟出了什么

王阳明的顿悟,如果简单来说,那就是一个词'致良知'。

他曾给自己的弟子写过一首诗: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从诗中可以看出,王阳明认为,人生之路的关键,首要在心,而良知则藏在心中,它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与价值,所谓善恶之间,存乎一心便是此理。

而在最重要的做人之道上,王阳明也是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心学大师王阳明,在那场决定人生的龙场顿悟中,究竟悟出了什么

王阳明认为,为人的第一要务是立志。他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为人没有志向,那就会自甘沉沦,再也不会去主动寻找人生的方向,就像船一样,没有了方向,只会随波逐流,面对着未知的前路。所以王阳明说: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心学大师王阳明,在那场决定人生的龙场顿悟中,究竟悟出了什么

然后第二点是要勤学。人的学识与技能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经历了后天的刻苦学习,一点点掌握并且逐渐熟悉与精进的。

勤学是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因素,学的关键是勤,而勤的目的是为了学,两者不可分。如果按照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来理解的话,那么勤就是行,而学那就是知。

心学大师王阳明,在那场决定人生的龙场顿悟中,究竟悟出了什么

第三点那就是要自省。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人来说,犯错总是难免的,但是要学会勇于知错而改错。王阳明也认为,人的可贵之处不在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心学大师王阳明,在那场决定人生的龙场顿悟中,究竟悟出了什么

第四点那就是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尤其是朋友的逆耳忠言。

责善,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对于朋友的过失要及时告知,但是要注意方式尽量委婉,这样才能在不让其丢面子的同时接受自己的错误,然后及时改正。

而对于朋友对自己提的意见,要接受,不能因此生气,这才是朋友之间的情谊。

心学大师王阳明,在那场决定人生的龙场顿悟中,究竟悟出了什么

长久以来,王阳明的心学影响了无数的人,尽管从中也会有一些不符合时代的东西,但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懂得学习有用的东西,不也是一个会学习的人需要掌握的东西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