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搞明白汉字的核心三元素,理论指导实践,是为学书法的秘笈

 墨品书法网 2021-06-04

书法,书写汉字的艺术,书写汉字从一点一画开始。汉字点画是书法作品中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孙过庭《书谱》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通篇之本”点画决定结体,结体决定章法,点画是基础。书法创作从下笔开始就定下了基调。点画是否丰富、细腻,决定了你的作品是否耐看,是否经得起分析。

书法的基本点画包括点、横、竖、撇、捺、斜戈、弯钩等。从微观讲我可以分成以上多种,从综合宏观讲,书法艺术的笔画形式,只有点和线两种类型。只不过形状有所不同而已,或粗或细,或直或弯,本质上都是一根线条。但是从视觉形式上看,点与线的长短不同,给人的效果就不同,情感表达也就不同。

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

孙过庭还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书法核心元素点画,充满了无穷变化,为书法的艺术创造提供了无限的艺术表达。因此点画的造型特征、视觉效果、心理感受和书写方法,成为技法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指导书法实践的秘笈。

一.点

点是书法最小的元素,它既小又圆,单独写点在瞬间完成,在连续书写中,不同的用笔方法和不同的组合关系,点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要想写好点,写出精气神气质,要在势上发力,一是笔势,二是体势。点并一定是圆的,书写时以笔取势,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或粗或细的牵丝,打破基本的圆形,造成或长或扁、或宽或窄的变化。

倪元璐书“亦”字

体势,即书写后的形态左右摇曳,或俯仰正侧,笔画之间顾盼呼应,改变本身的造型也改变的结构造型。如下图 “亦”字(倪元璐书),下面两点强调笔势,带出很长的牵丝,不仅打通了遥远距离的阻隔,而且也改变了本身的形状。赵之谦所书“高”字,强调体势,往右下倾斜,不仅改变了本身的形状,而且与下面笔画的左下倾斜形成对比,构筑起一种动态平衡。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说点章第四》说:“夫著点须磊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鸱,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尖如鼠屎。如斯之类,各禀其仪,但获少多,学者开悟。”在笔势和体势的作用下,点的形式变化无限,穷尽变化,因此有了各种点的样式和名称,有:

半蚁点、蝌蚪点、粟子点、直三角、横三角、覆三角、杏仁点、悬胆点、打点、柳叶点、反捺点、鼠屎点、暗筑点、冰点、蟹脚点、曾头点、八字点、开三点、横三点、四点向背势、连波点、横波点等等。

点的写法与线相比,用笔要快,按下、顿挫、提起、跳荡,瞬间完成,用字八法喻点为“高山坠石”,如空中落地,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古代书法家为了充分表现点的魅力,进行体势变形,如把横、竖、撇、捺写成点的形式,如图何绍基所书“蓼”字;米芾所书“嗟”字。无论横式、竖式,还是用笔的轻重、造型的大小,牵丝的断续,间距的远近等,变化多端而气势连贯,给人以音乐般的节奏,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写的:

“转轴拨弦三两声……轻拢慢捻抹复挑……·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二.线

上文说点是书法最基本的元素,可以说任何书法笔画都是由点组成,

积点能成线。写点可上下运动即可平行运动。上下运动入木三分,体现沉着;平行运动是纵横挥洒,沉着痛快,写出“万岁枯藤”般的线条。

线的形与写法,有藏锋、露锋,有粗、细、有曲、直。从用笔形似上有有内擫与外拓、内收与外放。书写取势,有速度的变化,有疾、涩等,不同的形和势带给赏者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内擫与外拓

《广雅释诂》云:“擫,按也。”《小尔雅广诂》云:“拓,开也。”两个动作对物体的作用结果正好相反,内擫和外拓用笔写出外轮廓不同的造型,内擫笔法中段细于两端,外拓指中段粗于两端。

内收与外放

线条两端的笔势有内收与外放两种形式,如图米芾书,点画两端的笔势向内,精神是收敛的,感觉比较短。沈曾植书,点画两端的笔势向外,精神是张扬的,感觉比较长。

点画决定结体。内收的点画无论写得多长,因为用笔围着字心盘绕,所以结体都有紧凑的感觉。外放的点画因为用笔是离心的,向四面发散,所以结体都有开张的感觉此外,点画的内收与外放还决定章法形式。内收的两端,起笔正是上一笔的继续,收笔正是下一笔的开始,上下连贯,组成一个时间展开的过程,书写时可以通过轻重快慢、提按顿挫和离合断续的变化来表现音乐的节奏感。外放的两端,减弱了上下连贯,但是强化了左右呼应,擅长表现空间关系,可以通过上下左右的朝揖顾盼,以空间的展开和平面的构成来营造绘画效果。

线条的长短

线条的长短感觉来自中段,中段走得越充分越舒展,感觉就越长。包世臣《艺舟双楫》说:

“北碑画势甚长。”

长的原因就是起笔收笔不做作,不拖泥带水,“起笔处顺入者无缺锋,逆人者无涨墨,每折洁净,作点尤精深,是以雍容宽绰,无画不长”线条分起笔、行笔和收笔三部分,起笔、行笔和收笔各人有各人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三种类型。如图所示:

横的形式

A图为两头粗中间细,按照视觉心理学的说法,人们观察图像的视线都是从粗向细方向移动的,两头粗中间细的点画将视线往中段引导,产生的是凝聚力,显得比较紧。

B图为两头细中间粗,感觉与第一种正好相反,随着视线向两端移动,点画会产生向外张扬的力。

C图的粗细变化不大,起笔和收笔过程都很短,中段行笔走得很舒展,因此比较大气。前两种方式属于帖学线条,注重两端,提按顿挫,粗细方圆,牵丝往复,华丽富赡;后一种方式属于碑学线条,强调中段,豪放开张,跌宕舒展,大气磅礴。

 三.面

面是点的放大,点的大小接近于线条的粗细,而面的大小成倍地超过线条的粗细。

明末清初书家王铎,利用涨墨书写,墨的洇润使笔画连在一起,成为了团块状的面。当代书坛,现代书法崛起,其中的少宇数作品,强调形式构成,特别注重对比关系,因此对面的追求更加大胆更加夸张。面的产生,强化了对比关系,强化了视觉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