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7     附录二 皮科常用中药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0-11-24

58.没药

没药性味苦平入肝经,有活血通瘀、消肿止痛之功。作用与乳香相似,但破血散瘀之力胜于乳香。临床常以乳香、没药相兼而用。近代研究证明,没药有消毒、收敛、防腐止血等作用。

59.白芥子

白芥子属温化寒痰、止咳平喘类药物,具有利气豁痰、消肿止痛的效用。皮科临床取其辛温有温化的性能而达温经散寒作用,常用于阴寒内结之症。如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结核、硬皮病等。其研末醋调外敷可治阴疮肿痛。

60.肉桂

肉桂属补阳类药物,具有温经益火、散寒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据药理研究本品有扩张血管、增加血循环的作用。桂皮油有刺激胃肠分泌、促进消化、缓解痉挛止痛的作用。皮科临床取其肉桂入血,走而不守,归肝肾二经,能引火归原的特点,用于气血虚寒、手足不温、腰腿冷痛等症,常用于治疗雷诺病、硬皮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冻疮等。

61.补骨脂

补骨脂属补阳类药物,具有补肾壮阳,温中止泻的效用。皮科临床取其有助火壮阳之功,用于治疗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脱发、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病表现有脾肾阳虚者。据药理研究补骨脂可增强光感,使皮肤色素新生,故浸液外用可治白癜风。

62.干姜皮

干姜皮属祛寒类药物,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效用。据药理研究本品有促进胃肠兴奋的机能,并可用于循环障碍的四肢厥冷、冷汗虚脱等病,以促进末梢循环。皮科临床主要取其祛寒温中回阳之功效,用于阴寒内盛,脾肾阳衰之症,如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病。对寒冷性荨麻疹、可温散皮肤水肿。

63.附子

附子属补阳类药物,具有补火回阳、散寒逐湿、温中止痛之效用。据药理研究表明,小量附子有强心作用。皮科临床取其长于温肾散寒,以治肢冷厥逆,故多与肉桂、白芥子相配治疗硬皮病、雷诺病及各种阴疮等。

64.白术

白术有健脾燥湿、和中祛痰之功。临床常用于脾失健运所致水湿内停、食少腹胀,消化不良,泄泻、痰饮咳嗽、水肿以及气虚不固、自汗等症。近代研究白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且能促进电解质(钠)的排出。皮肤科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湿疹、脂溢性皮炎、皮肤瘙痒、天疱疮等病。临床上常用生白术配生薏苡仁等药治疗顽固性、脾虚湿盛之水疱性疾患。

65.苍术

苍术有燥湿健脾、祛风发汗之功,因其性辛温燥烈,故有内热者不宜应用。临床用于湿邪困脾之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湿盛水肿及风湿痹证、关节肢体疼痛。近代医学研究,苍术含有大量甲种维生素和丁种维生素,皮肤科用于内湿或外湿引起的皮肤病,如天疱疮、女阴溃疡、带状疱疹(脾湿型)等,并可用于维生素缺乏等疾患。苍术与白术均有健脾燥湿之功,但白术偏于健脾止汗,而苍术偏于燥湿发汗。生白术可用于湿盛微有热者,而苍术则遇有热者不宜应用。

66.厚朴

厚朴有健脾燥湿、下气散满之功。近代研究证明,厚朴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品煎液能完全抑制因乙酰胆碱引起的肌肉收缩,并对横纹肌运动神经末梢有一定的麻痹作用。临床上用于脾胃湿滞所致脘腹胀满、寒湿腹痛、呕吐泻痢或便秘以及湿痰壅肺之痰饮胸满、喘急咳嗽等。皮肤科常用于脾虚湿盛所致湿疹、脂溢性皮炎等。并可用于一些痰湿凝滞所致之结节性皮肤疾患。

67.橘皮

橘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现代研究证明,橘皮含有升高血压,兴奋心脏,抑制胃肠子宫运动及排尿的成分。临床用于肝郁气滞、脾不运化之脘腹胀痛、食滞腹满以及痰湿壅滞之咳嗽痰多、胸闷不畅。皮科临床用于肝郁气滞之带状疱疹,可理气止痛,脾虚湿盛的皮肤病用之健脾。

68.薏苡仁

薏苡仁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之功。临床用于湿热下注之脚气足肿、尿急、尿频以及脾虚湿困之肢倦、腹胀、泄泻水肿、小便不利。运用于毒热壅盛之肺痈,吐黄痰、脓血和肠痈。皮肤科取其健脾利湿之功,用于急慢性湿疹及扁平疣以及由于脾湿不运所引起之天疱疮、女阴溃疡等病。近代研究薏苡仁有抑制某些细胞增殖作用。

69.萆薢

萆薢有利湿祛浊、祛风除痹之功。临床用于下焦湿浊之小便混浊、尿频数、女子带下以及风湿热痹之腰肢疼痛。皮科用于脂溢性皮炎、天疱疮及下焦湿热引起之疮毒及结节性红斑等病。

70.白扁豆

白扁豆有健脾化湿、清暑解毒之功。临床用于暑湿伤脾之霍乱吐泻、腹痛、口渴以及脾不运湿之泄泻、带下。皮肤科取其解暑化湿、健脾利水之功,用于暑疖、丘疹性荨麻疹、大疱性皮肤病等。用扁豆衣治疗慢性荨麻疹。

71.车前子(草)

车前子有利尿止泄、清热明目、镇咳化痰之功。车前子(草)均为清热利水药,但前者偏于利水,后者偏于清热。临床用于湿热蕴结之小便不利、溺赤淋漓、尿少涩痛、水肿以及湿热下注之带下。近代研究证明,车前子不仅增加水分的排泄,同时对于尿素、氯化钠及尿酸的排泄也能增加。皮肤科用于湿疹、脂溢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等下肢水肿,及一些严重性皮肤病所引起的小便不利等症。

72.泽泻

泽泻有利水道、清湿热之功。临床用于水湿不化之头眩、脘闷、腹满、水肿、小便不利、泻泄等。近代研究证明,泽泻在试管中可抑制结核杆菌生长,有抑制血中胆固醇,缓和动脉粥样化的倾向。并能增加尿量、尿素及氯化物的排泄量。皮肤科取其清利湿热之功,用于急慢性湿疹、带状疱疹、大疱性皮肤病。

73.茯苓

茯苓有补益脾胃、渗湿利水、宁心之功。临床用于脾不健运之腹胀、泄泻、小便不利、水肿以及水饮上逆之呕吐、头眩、心悸、失眠、咳喘等。近代医学研究证明,茯苓有利尿作用。皮肤科取其健脾渗湿利水之功,治疗水肿瘙痒性皮肤病,如急慢性湿疹、皮肤瘙痒、脂溢性皮炎等,茯苓皮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消皮肤水肿。配党参、白术可健脾益气;配猪苓、泽泻可利水通淋。

74.茵陈

茵陈可清利湿热,特别是善清气分及脾胃湿热。近代医学报道,茵陈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临床用于湿热内蕴之黄疸、身热、溺黄、小便不利。皮科常用茵陈配赤苓皮可利水消肿;配黄芩可清热利水。皮肤科常用茵陈治疗湿热内蕴,热重于湿的皮肤湿疹、天疱疮、疱疹样皮炎、脓疱病等。配栀子、大黄清热利湿之作用更著,不只对传染性肝炎黄疸效果好,而且治疗急性皮炎效果亦明显。

75.防己

防己有祛风利水、泻血分湿热之功。近代医学研究报道,防己有镇痛、解热、消炎的作用,并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降血压。临床用于湿热壅盛之脚气浮肿、风水肿胀、小便不利以及风湿热痹之全身关节痛。还可用于血分湿热之疮疡诸症。皮科临床常用于由湿热而引起的下肢肿胀、结节性红斑、丹毒等疾病。

76.藿香

藿香有清暑解表、利湿醒脾之作用。现代研究报道,藿香在试管内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对胃肠神经有镇静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故有健胃作用。临床用于暑日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或湿温初起、寒热头痛、胸闷、痞满、吐泻,以及湿浊中阻之恶心呕吐、食欲不佳、舌苔白腻、腹泻等。皮科用于暑湿之邪侵犯而致的暑疖、脓疱病、丘疹性荨麻疹等,对于一些暑湿困脾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水肿等症,常配扁豆、茯苓、薏苡仁等醒脾开胃利水。

77.滑石

滑石有清暑除热、利水通淋、收敛祛湿之功。临床用于暑热内迫之身热、烦渴、热痢、吐泻、小便短少以及膀胱湿热之小便不利、热淋,湿热蕴结之黄疸、水肿。皮肤科滑石或六一散(滑石、甘草)治疗急性或亚急性湿疹、丘疹性荨麻疹及一切由湿热引起的水疱糜烂等疾患等。滑石煅后有清热止痒及吸收水湿作用,可作外用之粉剂。

78.猪苓

猪苓有渗湿利水之功用。近代医学研究报道,猪苓有明显之利尿及降压作用。临床用于水气外溢之水肿、水湿内停之腹胀满、泄泻、肠鸣、脚气,还可用于湿热下注之淋浊、带下。皮肤科常用猪苓配赤苓、滑石等以清热利水消肿来治疗急慢性湿疹、带状疱疹、皮炎及一些小疱、大疱类疾患。

79.瞿麦

瞿麦有清热利湿、行血祛瘀之功。临床用于下焦湿热引起的小便不利、淋漓、涩痛、尿血以及血热瘀滞的经闭。对于由湿热而引起的皮炎、湿疹类疾患。近代医学研究报道,瞿麦有显著利尿作用,能促进氧化物的排泄。皮肤肿胀小疱、小便赤短者,可利水消肿。

80.木通

木通有清热利湿,宣通血脉之功,并能清心火,临床用于湿热郁阻之小便赤短热痛、尿血、口舌生疮、心烦、脚气浮肿,以及血脉壅滞之妇女经闭、乳汁水通、湿热痹痛、关节不利。近代医学研究证明,木通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对皮肤真菌及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皮肤科常用于热重于湿的湿疹,及由湿热引起的小疱性渗出性皮肤病,并常用于由心火过盛而致之皮肤瘙痒等疾患。但其性苦寒,气虚无湿热者忌用。

81.枳实

枳实有破气化痰、散结消痞之功。临床用于脾失健运之痰湿内阻、脘腹痞满胀痛,以及湿热食积之腹痛或腹痛泻痢、里急后重。配白术治脾虚有滞而脘腹胀闷。

枳壳功用与枳实相同,而较缓和。枳壳除治肠胃气滞外,又能宽胸。经动物实验证实,枳壳能增加胃肠节律性的蠕动。皮肤科常用于理脾宽胸、除湿消肿。

82.冬瓜皮

冬瓜皮有清热利水、渗湿消肿之功。临床用于水湿壅盛之小便不利、水肿。皮肤科用冬瓜皮与赤苓皮、扁豆皮、大腹皮等药促脾利水,用以治疗湿疹、慢性荨麻疹及一切皮肤水肿、渗出性皮肤病。

83.大腹皮

大腹皮有下气宽中、行水导滞之功。临床用于气滞水壅之胸腹痞满胀闷,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水湿下注之脚气、泄泻。皮肤科用法同冬瓜皮。

84.土茯苓

土茯苓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临床上用于湿热蕴结之梅毒、恶疮痈肿溃烂、筋骨拘挛疼痛或小便短涩不利,混浊不清,以及湿热侵袭之风湿关节作痛、带下。皮肤科常以土茯苓配用生槐花、生甘草除湿清热解毒,用于亚急性及慢性湿疹、植物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等病的后疗法。

85.金银花

金银花清热解毒。临床用于温病初起之头痛、发热、口渴、咽痛、发疹,以及血中热毒之血痢、痈肿疮疡、高热神昏。银花炭可清解血分毒热,忍冬藤功用与花略同,但可清经络之风热,用于解毒通络,近代研究测定银花的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在试管内对各种细菌有抑菌作用。皮科配连翘、公英、赤芍等药用于感染性疾患,清热解毒之力更专。鲜品捣烂可外敷疮肿,有消炎解毒之效。

86.连翘

连翘清热解毒。临床用于温热病初起热在上焦之头痛、发热、烦渴。配黄芩、栀子清热解毒之力更强,因其有消肿散结之功效故亦常用于热毒郁结之痈疱肿痛、丹毒、乳痈、瘰疠等症。近代研究测定连翘水浸剂(1∶5)对真菌、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并有利尿作用,可治疗膀胱炎、尿道炎等病。此外,连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用以治疗出血性皮肤疾患。皮肤科除用于毒热过盛之痈、疖、丹毒,脓疱病等一切化脓感染性疾患,用连翘心可清心火,常用于结缔组织病邪入心包、烦热神昏等症。

87.蒲公英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近代医学研究证实,蒲公英对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其水浸剂(1∶4)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临床用于热毒壅盛之乳痈肿痛、疔毒、痈肿、目赤肿痛等。皮肤科用于化脓性皮肤病如丹毒、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淋巴腺炎等病。同时鲜蒲公英捣烂外敷治疗皮肤红肿、疖肿初起。此外,还证明蒲公英有疏通阻塞之乳腺管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乳腺炎。

88.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凉血解毒,清热消肿。临床用于毒热壅盛之疮疡红肿热痛、疔毒恶疮、目赤肿痛、痄腮及毒蛇咬伤。皮肤科常用以治疗化脓性皮肤病及一切急性炎症性疾病,如腮腺炎、淋巴腺炎等。近代研究测定紫花地丁的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

89.败酱草

败酱草可清热解毒,破瘀排脓。临床用于毒热瘀滞之痈肿,以及肠胃湿热之腹泻、痢疾。配薏苡仁米常用于内脏痈肿如肠痈、肺痈等,可消肿排脓。皮肤科常用败酱草治疗化脓性皮肤病或皮肤病继发感染者,也可内服亦可外用。败酱草煎水外洗或湿敷。近来有报告用败酱草、大青叶、紫草内服加外洗可治疗一切疣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