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兰辉║三舍·客家明珠

 梅州文学网 2020-11-25

  上个星期周末,我们来到孩子们心心念念的“广东最美乡村民宿”——三舍花间慢民宿打卡,度过了愉快的两天。

  三舍花间慢民宿主打中式古典风格,是一所藏匿于梅州大美山水之中的客家主题文化综艺民宿。民宿设计集个性、浪漫、温馨为一体,内设大堂吧、书吧、会议室等,民居文化底蕴深厚,处处散发出客家文化经典。让旅客在体验客家经典民居的同时,鉴赏高雅客家古建筑艺术的辉煌。

  早上七点钟,我们就驱车前往。经过一个多钟头,来到梅州雁洋镇“大观天下”景区。穿过景区古街,古典历史情怀的三舍综艺民宿就在眼前。老远,我们就看见一位阿姨正在打扫孔雀笼子。孩子们连忙飞奔过去。只见一个几米高的大笼子,里面有四只孔雀。孔雀不大,应该是两只母孔雀、两只公孔雀吧。只见它们高高耸立的冠羽翠绿辉亮,敏捷的身躯,五彩缤纷的翅膀,黑溜溜的眼睛不时警惕地望着我们。阿姨告诉我们,孔雀现在正是换毛季节。要是春天,孔雀的羽毛就更漂亮了。孩子们在笼前兴奋地欣赏着,久久不肯离去。

  三舍综艺民宿是一栋非常精致的客家庭院。大理石的大门上有木质刻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三乡客舍;下联是:四海情缘。大门前的荷花池中,流水正从一旁的石狮子口中潺潺流出,池中小鱼正追逐打闹。进入客栈,里面的天井、走廊、楼梯、壁画设计别具一格,让人感觉到人在山水中,人在画中游。

  客栈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提前帮我们开好房间的空调。等到我们把住宿手续办好,身穿红色客家风俗服饰的阿妹,帮我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送我们上楼。

  长长的走廊,是古铜色的木质材料构成,古色古香。走廊上面挂着喜庆的红灯笼,典雅别致。我们入住的其中一个套房叫“南华又庐”,刚听名字,就很有诗意。房间很有特色的一个标志是:房门旁边都有一根透着朦胧灯光的空心长竹筒。竹筒有一米多高,上面有一个个手指头大小的小孔,里面有灯泡。温馨又有禅意的亮光,就是从里面传出。

  推门进去,客厅布置得大气典雅。正面有一张别致的木沙发,沙发上整齐摆放着洁白的靠枕。一对面料柔和的抱枕,由孔雀羽毛图案组成,赏心悦目。墙上挂着一幅素雅的荷花图;右边一米多高的桌子上有一款小巧精致的壁灯。翡翠色的灯体,米白的灯罩;小桌子前面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和尚陶瓷像。小和尚双手托头,斜着脑袋,随意地坐着,非常调皮可爱。左边是一个充满奇趣的壁灯。盘旋弯曲的古藤仿制的灯柱,灯罩由藤蔓织成,如斗笠般大小;藤蔓中间透出柔和的光,真是美轮美奂。

  主卧仍然是以古木为基调,唯美、温馨。用大石头挖成的洗手盆,古铜的水龙头,竹简围成的大大的圆镜边框,无不令人感觉是在穿越。墙壁上挂着大小不一的山水画,用橘黄色的灯光装饰,宁静舒适。房间正中浅黄的竹筒灯笼,优雅别致,明黄的荷花壁灯,浪漫摇曳,增添几许妩媚温馨。推开落地玻璃,有一个别致的阳台。阳台望去,一片绿色。茂盛的蝶叶杜鹃,从一楼悄悄爬上二楼,任性地缠住阳台栅栏。如果是花期,整个阳台一定是花的海洋。

  另一个房间是浪漫星空房。房间设计独有情趣。客厅里摆放着二张金黄色的圆凳,形状是大花鼓。两只凳子的图案以富贵的牡丹花为主,左右对称,和谐统一,是一对独特的艺术品。右边有一个浪漫的壁灯。手臂大的古木制成的灯体,弯曲蔓延,铁骨铮铮,一米多高的顶端上挂着白色的灯罩。灯罩由许多垂落的茅草根组成,给人以无限遐想。更有特色的是房间恰到好处的天窗设计。打开天窗,躺在床上就能欣赏到满眼星辰、青山夕照,骤雨岚烟毫无阻隔的美景,一种奇妙的享受。

  三舍综艺民宿是一个璀璨的客家明珠。它的每一处都是一个风景,每个房间都能赏一处景。人在房中,“景”收眼底。民宿自从去年一经推出,就以独具魅力的网红特质,获得无数人的追捧和喜爱。我们享受着美味的客家小食,漫步在多元化的世外桃源景色中。三舍,将浪漫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让旅客在享受、放松的同时,回味无法遗忘的故乡味道;这是回归故乡的真实情感,是一份浓浓的乡愁。

  (2020年8月)

编辑:李瑜;校对:林诗晴;

策划:周逸帆;责编:李瑜;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延伸阅读

刘兰辉║钓者

刘兰辉║醉了,蒲丽顶公园(散文)
刘兰辉 ‖ 走进老禾仓(游记)

刘兰辉║鼠年春节有感(诗歌)

刘兰辉║2020 0202 2020

刘兰辉║宅在家的元宵节(随笔)

刘兰辉║春风十里柔情(诗九首)

刘兰辉║为了五月而歌(组诗)

刘兰辉║悠悠蒲石情(散文)

刘兰辉║荷梅樟坑古道一游

刘兰辉║热烈的六月(组诗)

刘兰辉║人间烟火有清欢(散文)


作者简介

刘兰辉,笔名梦荷,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一名教师。爱好文学、摄影。作品散见于《岭南文学》、《梅州日报》、《五华作家报》、《长乐文艺》、《客家儿童》等刊物和各类媒体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