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推荐 | 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精索鞘膜积液

 硬化在线图书馆 2020-11-25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2016年2月第13卷第2期

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精索鞘膜积液

李汇文1、王金锐2、王建华1、徐霞1、王雪瑞1

017000内蒙古超声影像研究所,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超声科1;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科2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精索鞘膜积液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超声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的患儿35例。超声引导下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抽吸鞘膜积液,囊腔内注入聚桂醇注射液,保留5min后全部抽出。1、3、6个月随访复查,评价疗效。一次治疗有效和无效的患儿给予再次治疗。仍无效者建议转手术治疗。治愈患儿继续随访精索有无增粗、变细、硬结等改变。

结果:一次注射治愈31例(31/35,88.6%),二次注射治愈3例(3/35,8.6%)。1例经二次治疗仍无效,转手术治疗。总治愈率97.1%(34/35)。治疗中患儿均无不适,治疗后随访腹股沟区未触及包块,与对侧精索对比,精索直径无增粗、变细等异常改变,精索周围无增厚膜状回声。

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精索鞘膜积液是一种高效的方法,可使绝大部分患儿避免手术治疗。

关键词:

超声检查,介入性;聚桂醇;硬化疗法;生殖器疾病,男(雄)性

文献编号: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6.02.014

精索鞘膜积液是小儿常见病。其病变范围较局限,且病灶与阴囊及腹腔均不相通。较小的精索鞘膜积液常常无症状,部分可自行吸收,不需处理。较大的精索鞘膜积液小儿常有下腹坠胀感。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精索鞘膜翻转术,手术虽较小,但仍有一定的创伤[1]。聚桂醇是一种新型的组织硬化剂,在与无水乙醇对比的肝囊肿介入治疗中,在治疗效果相当的情况下,应用聚桂醇的疼痛、醉酒反应等副作用更少[2]。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从2012年开始在超声引导下应用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小儿精索鞘膜积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超声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的患儿35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7.4±2.7)岁。采用不规则形状体积估测法[3]鞘膜积液量,即长径×宽径×厚径/2,估测鞘膜积液量15~56ml,平均(22.0±8.6)ml。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德国Siemens Sequoia 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7L5HD探头,探头频率8~14MHz。9号静脉留置针(江苏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注册证号:国食药械(准)字2012第3151074号),10ml、50ml注射器各1支。聚桂醇注射液(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445),规格:100mg:10ml。

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级别医师会诊,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图1),除外交通性鞘膜积液、睾丸精索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和腹股沟疝。患儿无需住院,术前需检查凝血功能。术前与家长充分沟通,取得小儿的配合,不需全身或局部使用麻醉药。穿刺过程中需要一名家长陪同。

患儿取平卧位,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局部用碘伏消毒,铺无菌洞巾。探头戴无菌隔离套。穿刺局部用碘伏液耦合。超声引导下用9号静脉留置针准确刺入精索鞘膜囊内(图2),拔出针芯(图3)。用50ml注射器将鞘膜囊内液体缓慢抽出,至抽液干净。向精索鞘膜囊内注入聚桂醇注射液5~10ml,视抽出液体的量决定注入鞘膜囊液体量,注入鞘膜囊的液体量为抽出量的1/3~1/6,不超过10ml,保留5min,将注入药物全部抽出后拔针。局部用创可贴贴覆。患儿静卧10min后正常起床活动。

1.3 疗效评价

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6个月。术后3个月精索鞘膜囊内液体消失或液体明显减少,术后6个月复查液体消失为治愈;术后3个月精索鞘膜积液量减少大于50%,术后6个月精索鞘膜囊内仍有积液,为有效,给予再次治疗。术后3个月精索鞘膜积液量减少小于50%,术后6个月精索鞘膜积液量减少仍小于50%为无效,给予再次治疗。如仍无效,建议转手术治疗。

1.4 术后复查及随访

术后第2天、1周、2周、1个月复查超声,观察治疗部位有无红肿,同时观察囊壁厚度、积液量的变化。术后1、3、6个月随访复查超声,观察积液量的变化,测量精索直径、周围鞘膜厚度。精索鞘膜积液治愈后随访评价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硬结,测量精索直径,并与与对侧精索直径比较。

2

 结果 

治疗中及注药后患者均无明显不适。31例患者(88.6%,31/35)一次性治愈;3例患者(8.6%,3/35)一次治疗有效,经再次治疗全部治愈;1例一次治疗无效,经第二次治疗仍无效,转手术治疗。总治愈率为97.1%(34/35)。

治疗后第2天、1周、2周、1个月复查超声,所有患者治疗局部组织无红肿,鞘膜囊壁无增厚,鞘膜囊内仍可见液体回声。治疗后1周液体的量最多,之后治愈患儿的液体量逐渐减少,22例患儿治疗后1个月复查时鞘膜囊内已经无液体回声。患儿均无不适,活动自如。所有治愈患儿腹股沟区均未触及包块,与对侧精索比较,精索直径无增粗、变细等异常改变,精索周围无增厚膜状回声(图4)。

3

 讨论 

精索鞘膜积液是小儿常见病,为鞘状突的两端闭合,而中间的精索鞘膜囊未闭合且有积液,积液与腹腔、睾丸鞘膜囊都不相通,又称精索囊肿[4]。精索鞘膜积液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鞘膜翻转术,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已经使手术创伤明显减轻[5]。随着介入穿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对其进行穿刺治疗的报道。有作者报道穿刺后应用曲安奈德、生物胶、无水乙醇等治疗精索鞘膜积液,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8]。但曲安奈德是一种长效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物胶注射后需较长时间吸收,且部分患者治疗后腹股沟区有硬结;无水乙醇一直未获得药品批号,且刺激性较强,部分漏出容易造成周围组织的灼伤[9]。

聚桂醇注射液是一种传统静脉硬化剂,为醚类化合物,对注射的病灶局部组织有独特的轻微麻醉作用,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局部病灶的疼痛感。在溶液中能使液体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破坏细胞膜结构中的脂质双分子层,导致细胞膜破裂,并分解细胞间黏合质,使细胞膜连接疏松化,进而使注射部位细胞坏死,血管闭塞、纤维化,使其丧失分泌功能[10]。有将聚桂醇应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切口妊娠、睾丸鞘膜积液等血管外组织的报道,均获得满意效果[11-13]。

本组病例治疗前均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并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明确诊断。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总治愈率达97.1%(34/35)。治疗前与家长和患儿充分沟通,取得配合,不需要全身麻醉。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又免除了家长对全身麻醉的不必要的担心[14]。治疗失败1例,考虑可能与腹腔有细管道相通,有腹腔液体继续渗出并向下流注有关。也可能是个体对聚桂醇的反应性差异,或聚桂醇应用的量、作用的时间等方面的原因。有待在以后治疗中进一步研究、总结。

精索鞘膜积液位置表浅,用静脉留置针就可以满足穿刺深度的需求,降低了医疗成本。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拔出针芯,精索鞘膜囊内只有塑料软管保留,可以随意调整深度,不需要担心损伤精索,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聚桂醇作为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时,需要将药物注入血管,不再抽出[15]。既往文献报道用聚桂醇治疗睾丸鞘膜积液时,将药物注入后保留于囊腔内[13]。根据本课题组应用无水乙醇治疗巧克力囊肿的经验,只需将无水乙醇注入囊腔作用5min即可起到对囊壁细胞的杀灭作用[16]。同样作为组织硬化剂的聚桂醇,注入精索鞘膜囊只保留5min,起到对囊壁细胞的杀灭作用,阻断其继续分泌功能的目的,即可全部抽出,避免药物在鞘膜囊内滞留,对精索造成进一步损伤。因为聚桂醇具有导致细胞坏死和血管纤维化闭塞的作用[17]。而该组病例均为小儿,考虑到如果聚桂醇对精索有影响,会对患儿未来的生活和心理造成伤害,所以在了解聚桂醇的药理作用的同时,复习文献及其他治疗方法,尝试药物作用一定时间后将其全部抽出。初期的治疗和随访取得满意效果后,才逐渐增加例数。以5min作为时间点,可能对部分病例作用时间不够充分导致二次治疗和治疗失败,但考虑到安全性,而采用了该时间。治疗后随访结果表明,在治疗效果满意的同时,未对精索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由于病例均为小儿,关系到以后的生长发育,所以仅观察了聚桂醇硬化治疗精索鞘膜积液的治疗效果。对于其他组织硬化剂,未进行尝试并进行比较,对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有待更多深入的研究。由于本组研究例数较少,观察随访时间最长者只有2年6个月,有待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继续观察,补充更多的临床和病理学证据。


硬化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