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推荐 | 经腹超声引导聚桂醇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血流分级疼痛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硬化在线图书馆 2020-11-25




《河北医学》

第26卷第8期2020年8月

经腹超声引导聚桂醇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血流分级疼痛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李会敏,黄蓓蓓

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妇科,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

目的:探讨对经腹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聚桂醇时其血流分级、疼痛改善情况以及对机体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5 月于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术的 58 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 30 例) 和对照组( 28 例) 。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腹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予以医治; 研究组即于对照组的基础再施以聚桂醇辅助消融。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消融术前和治疗 3 个月后的血流分级、疼痛评分( VAS) 及卵泡生成素( FSH) 、黄体生成素( LH) 、血清雌二醇( E2) 三种性激素水平的改变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消融术前,血流分级的分布情况、VAS 评分、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 P >0.05) ; 消融术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分级有显著改善效果,VAS 评分显著性降低、患者三种性激素分泌水平均显著降低( P <0.05) ,且 研究组患者 VAS 的改善效果皆明显比对照组更好( P <0.05) ,而消融术后所有两组研究对象血清 FSH、LH、E2 的浓度相比并无明显差别( P>0.05) 。

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经腹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应用聚桂醇辅助治疗,患者的血流分级、疼痛缓解情况均可得到更显著的改善效果,且不影响患者性激素水平含量,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聚桂醇; 射频消融; 子宫肌瘤

文献编号: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20.08.003


子宫肌瘤为多见的一类肿瘤,其发生发展均与各类影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是成年女性机体较为好发的肿瘤[1],确切名称为子宫平滑肌瘤。目前,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药物和手术的治疗方式较为常见,但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多、治疗所需时间较长、停药后肌瘤的控制效果不甚明显,而手术治疗受限条件较多,需根据患者需求、病情程度及医疗技术条件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且手术过程较为复杂、对患者创伤大、恢复所需时间也较长。随着超声技术和射频消融( RFA) 不断进步与发展,在超声引导下使用聚桂醇辅助 RFA 逐渐被推广和应用来医治子宫肌瘤患者,对该方法的疗效及该技术对患者子宫功能影响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应用该治疗技术对患者疼痛程度等方面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经腹超声引导聚桂醇辅助 RFA 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流分级、疼痛和性激素水平等方面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5 月于我院检查并行 RFA 手术的 58 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将 58 例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 30例、对照组 28 例,对照组采取经腹超声射频消融术治疗,研究组则在射频消融术之外加用聚桂醇辅助消融。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为 29 ~ 55 岁,平均( 44. 65 ± 5. 37) 岁; 体质量指数( BMI)为18.5~32.5 kg/m2,平均( 23.52±5.19) kg /m2 ; 病程为 6 个月至 4 年,平均( 2.5±0.4)年; 患者最大子宫肌瘤直径 1.0 ~ 5.0cm,平均直径( 3.25±1.21) cm; 肿瘤分型: 浆膜下 7 例,肌壁间 19 例和黏膜下 4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均为 30 ~ 53 岁,平均( 43.56±5.09) 岁; 体质量指数 18. 0 ~ 33. 5kg /m2,平均 ( 22.91±5.32) kg /m2 ; 病程为 8 个月至 4 年,平均( 2.6±0.5) 年; 患者最大子宫肌瘤直径 1.1~5.2cm,平均直径( 3.17±1.30) cm; 肿瘤分型: 浆膜下 6 例,肌壁间 18 例和黏膜下 4 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BMI 指数、病 程、肌瘤直径和肿瘤分型等资料对比均没有明显差异( P>0.05) 。本研究征得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经妇科检查和超声等检查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2]; ②患者此前均未接受其它正规治疗; ③盆腔未有感染者; ④均为自愿选择 RFA 术; ⑤患者意识清醒,可配合本研究; ⑥接受 RFA 前 1 月内无免疫治疗史。①研究期间服用影响性激素分泌类药品者; ②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 ③对所用药物、仪器过敏者; ④凝血功能障碍者; ⑤患者病例资料不完整; ⑥心、 肝、肾功能不全者。

1.3 仪器与方法

本研究使用 BBT-RF-E( 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进行射频消融术,造影剂应用 SonoVue( 意大利 BRACCO 公司所产) ,两组患者均在腹部超声引导下进行消融治疗,超声仪器为SEQUOLA 300 型彩超诊断仪及配置的穿刺架和引导探头( 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所产) 。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消融治疗前行血常规、血糖、凝血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等情况。帮助对照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对患者进行外阴及阴道消毒并予以静脉麻醉,待麻醉成功后在超声的引导下把自凝刀放入到患者子宫里面,用自凝刀置于肌瘤中心部位或稍偏侧至肌瘤凝固坏死,治疗仪温度到达标准后退出自凝刀,以同样的方法对其它部位肌瘤进行消融。研究组在应用聚桂醇( 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080445) 时应避开重要器官和血管,采用18G PTC 针穿刺并将聚桂醇注入患者子宫肌瘤内部的造影剂灌注区域,注射时注意不断缓慢旋转刺针,其它操作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①对比两组患者经治前及接受消融术后 3 个月的血流分级情况,血流分级判定标准: 0 级即是子宫肌瘤内没有发现任何血流信号; Ⅰ级表示子宫肌瘤内部存在少许的血流,可观察到 1 ~ 2个点、棒状信号; Ⅱ级为子宫肌瘤血流量中等,可以观察到 3 ~ 4 个点、棒状信号或其血管尺寸大小近似肌瘤半径; Ⅲ级表示多量血流,瘤内观察到 5 个及数量超过5 个的点、棒状信号或者 2 条及大于 2 条尺寸较大的血管。②分析两组患者行 RFA 前及接受 RFA 术后 3个月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进行判定: 0 分( 无任何疼痛感觉) ,1 ~ 3 分( 轻度疼痛) ,4 ~ 6 分( 中等疼痛感) ,7 ~ 10 分( 疼痛感严重甚至无法忍受) 。③对两组子宫肌瘤患者分别于接受 RFA前和术后 3 个月进行 2 次静脉采血,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机体内卵泡生成素( FSH) 、黄体生成素( LH) 、血清雌二醇( E2) 三种性激素的分泌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软件 SPSS22.0 对数据进行处理,子宫肌瘤患者肌瘤病理分型、血流分级人数等计数资料记为 n( %) ,两组资料对比行 χ2 检 验; 患者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肌瘤直径、疼痛评分、及性激素含量等计量资料均以(-x±s) 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的对比行独立样本 t 检验,两组各项指标在 RFA 术前和术后 3 个月的对比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 表示对比具有明显差异。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分级情况对比

对两组患者进行消融术前和术后 3 个月的血流分级情况进行比较,接受 RFA 术前后,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流分级情况对比没有明显差别( P>0.05) ; 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效果( P <0.05) 。详见表 1、2。

2.2 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对比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 VAS 评分的时点、组间、时点与组间交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接受射频消融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 VAS 评分的对比没有明显差异( P>0.05) ; 行消融术 3 个月后的检查结果显示,两组的 VAS 评分均显著比术前低( P<0.05) ,且治疗后研究组的 VAS 与对照组而言显著更低( P <0.05) 。详见表3。

2.3 治疗前后患者性激素水平对比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 FSH、LH、E2 血清含量的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行 RFA 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FSH、LH、E2 的血清含量均没有明显差别( P>0.05) ; 接受消融术治疗后,两组患者 FSH、LH、E2 三种性激素含量水平均显著降低( P <0.05) ,但两组患者经过超声引导 RFA 术 3 个月后性激素水平对比并无明显差异( P>0.05) 。详见表 4。

讨论

子宫肌瘤病因迄今仍未确切,主要怀疑为细胞突变、内分泌情况及机体的发育因子等较多影响因素协同作用,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较多,多有阴道、子宫出血,机体伴有疼痛感,白带分泌量增多甚至导致不孕不育等不良后果[3]。近年来,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提升,主要包括对药物治疗副作用的改善、手术治疗技术等多方面的提高。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微创手术可用于改善和治疗心肌病、肝癌、子宫肌瘤等多种疾病,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无瘢痕、疗效佳、术后恢复时间短、不容易复发等多方面的优点。聚桂醇早年常用于改善患者静脉曲张情况,是一类疗效极为显著、安全性极高、副作用极少的药物,随着该药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近年来逐步被应用于临床微创治疗术中,在超声引导下对病变部位注入聚桂醇,使病变部位逐渐硬化、萎缩,在各类病变的治疗方面达到创伤微小、避免手术切口、减少痛感等多重目的。在超声引导下施以聚桂醇辅助 RFA 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医治较单一 RFA 术具有更高程度的安全性,应用聚桂醇联合 RFA 在该疾病的治疗方面十分适用。

吴爱华等[4]的文献指出,超声引导下聚桂醇辅助RFA 治疗前后相比,患者血流分级有明显下降的改变,由于聚桂醇注射到肌瘤细胞内破坏了其包膜以及内部血管的内皮细胞,使病灶血供异常,导致患者体内子宫肌瘤逐渐萎缩甚至被吸收。本研究对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子宫肌瘤患者血流分级进行分析,接受RFA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分级人数分布无明显差异,而治疗 3 个月后的检查显示两组患者血流分级均得到显著性改善,与上述文献的研究结果一致,另外,消融术时施用聚桂醇辅助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未应用聚桂醇药物的对照组。根据研究结果可知,经腹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时加用聚桂醇药物可更加彻底地消除子宫内肌瘤,对患者肌瘤内血流分级的改善效果更好。

卵泡生成素( FSH) 、黄体生成素( LH) 、血清雌二醇( E2) 作为女性卵巢储备的三种重要激素,其生理指标的变化可反映出患者卵巢功能的改变,子宫肌瘤患者血清的性激素分泌水平较健康成年女性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根据张英忠等[5]的研究,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可得到显著改善,体内 FSH、LH、E2 的含量也呈显著降低趋势。本研究对两组患者消融治疗 3 个月后疼痛评分( VAS) 改善情况,以及 FSH、LH、E2 三种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的 VAS 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三种性激素含量水平也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效果; 另外,消融治疗时施用聚桂醇的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较单一行 RFA 治疗的对照组显著更低,但两组患者术后机体性激素含量并无明显差别。研究结果表明硬化剂聚桂醇作为醚类化合物,治疗过程中可对患者产生轻度麻醉作用,有利于帮助改善患者疼痛程度,且射频消融术治疗使用聚桂醇硬化剂辅助并不会引起患者体内性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

综上,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腹超声引导应用聚桂醇辅助 RFA 的方法,对患者血流分级方面改善效果十分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程度,还可以显著降低机体的性激素分泌量,适于临床加大范围应用。本研究的不足为纳入样本量较小,术后观察时间不长,评价指标不够全面,今后还有待进一步实施大样本、长期随访观察、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硬化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