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推荐 | 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杏林网事 2023-08-22 发布于山西


图片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7月第61卷第21期

图片

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罗曼蔚1,朱峥峥2

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 浙江省台州医院超声科,浙江临海 317000;

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 浙江省台州医院产科,浙江临海 317000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收集 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进行诊治的 80 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对比两组患者的肌瘤体积、直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卵巢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治疗疗效。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肌瘤体积、直径缩小,且研究组的缩小幅度较大(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子宫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maximum systolic velocity of uterine artery,Vmax)、舒张末期流速(minimum blood flow velocity at the end of diastole,Vmin)水平降低,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水平升高,且研究组的降低/升高幅度较大(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

结论:超声引导聚桂醇、米非司酮共同使用效果较好,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功能进行调节,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

超声;聚桂醇;米非司酮;子宫肌瘤;卵巢功能;血流动力学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23.21.014


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在妇科中较为常见,且社会环境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其在生育期妇女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1]。子宫肌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使患者出现白带增多、盆腔疼痛、月经量增多等症状,并引发不孕,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2]。子宫肌瘤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可有效控制病情,但部分患者不愿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易产生并发症,术后恢复较困难,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且使用传统手术治疗可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3]。超声引导聚桂醇可对子宫肌瘤进行精准靶向,降低传统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且操作简单、创伤小,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广泛[4]。米非司酮在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中较为常见,可拮抗孕激素受体,但此药物为非激素受体,长期使用易出现不良反应[5]。基于此,本文分析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使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进行诊治的 80 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 22~35 岁,平均(26.70±6.52)岁,病程(2.12±0.55)年,单发肌瘤25 例,多发肌瘤 15 例;研究组患者年龄 21~36 岁,平均(27.12±5.62)岁,病程(2.22±0.48)年,单发肌瘤 20 例,多发肌瘤 2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经浙江省台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K20220904)。

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对子宫肌瘤的诊治标准;②未产生子宫内膜恶性病变;③出现下腹痛、伴经量增多等症状;④具有良好的身体特征,可进行耐受治疗[6]。

排除标准:①患者心、肝、肾功能异常且处于妊娠哺乳期;②患有血液系统疾病;③近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④精神状态异常;⑤对本研究中的药物过敏。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聚桂醇治疗。患者选取截石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型号 Resona 7PRO)对肌瘤位置进行定位,探头频率设置为 5Hz,后将探头固定于穿刺架上送入阴道内,穿刺到达肌瘤中心,向体内多个方向注入聚桂醇,并观察药物弥散情况,注射后退出,用透明质酸钠封堵针道,防止聚桂醇流出。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米非司酮(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00649,生产单位: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mg/片)25mg/次,1 次/d,两组连续治疗 3 个月。

1.3 指标检测

1.3.1 样本采集 采集纳入患者治疗前后 3d 的清晨空腹静脉血 10ml,以离心半径 10cm、3000 转/min离心处理 10min,分离血清,保存于–80℃待用。

1.3.2 肌瘤体积、直径检测 采用超声检查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肌瘤体积、直径进行测量并记录,肿瘤体积=0.523abc(a、b、c 为三维经线半径),分析变化情况。

1.3.3 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表达水平,ELISA 试剂盒由上海彩佑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1.3.4 卵巢功能指标检测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西安瑞迈分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检测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表达水平。

1.3.5 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子宫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maximum systolic velocity of uterine artery,Vmax)、舒张末期流速(minimum blood flow velocity at the end of diastole,Vmin)、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进行检测。

1.3.6 治疗效果 对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判定。显效:患者子宫肌瘤体积缩小 50%以上;有效:患者子宫肌瘤体积缩小 25%~50%;无效:患者子宫肌瘤体积缩小 25 %以下。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 ±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瘤体积、直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肌瘤体积、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肌瘤体积、直径缩小,且研究组患者的缩小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图 1。

图片
图片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 VEGF、BFGF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 VEGF、BFGF水平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降低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图片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 TNF-α、MMP-9、IGF-1 水平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降低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图片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卵巢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卵巢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 E2、FSH、LH 水平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降低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图片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 Vmax、Vmin、RI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 Vmax、Vmin水平降低,RI 水平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降低/升高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图片

2.6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6。

图片

3. 讨论

平滑肌细胞增殖可形成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为生殖系统肿瘤,在女性生育年龄具有较高发病率,患者患病后可出现月经异常、腹部压迫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患者不孕及恶变,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免疫因素、生长因子受体、微量元素及细胞微环境相关,且患者体内的孕激素水平可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克隆与增殖,促进肌瘤的发展[7-8]。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但该病的发生逐渐趋于年轻化,大部分患者要求保留子宫的完整,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故使用创伤小、不影响患者生育功能的治疗手段较为重要[9]。

超声引导聚桂醇操作较为简单,且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患者治疗后无须住院,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聚桂醇在到达患者肌瘤内部后可使肌瘤包膜与血管内皮细胞遭到破坏,并使其凝固后堵塞血管,使肌瘤血管出现障碍,缩小子宫肌瘤[10]。聚桂醇具有局部轻微麻醉的效果,减轻患者治疗中的疼痛,治疗耐受性增加[11]。米非司酮可抑制雌激素受体的活性,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并缩小子宫肌瘤[12-13]。本研究表明,使用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肌瘤体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子宫肌瘤为性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在子宫肌瘤患者体内处于高表达,雌激素水平升高可使子宫肌瘤患者病情加重[14]。E2 为调节女性器官的激素,可维持女性的性功能。FSH 为促卵泡激素,主要由脑垂体分泌,选择优势卵泡[15]。FSH、LH 共同作用可加快患者卵巢雌激素分泌,并促进破裂的卵巢形成黄体,其水平升高表明患者卵巢功能出现紊乱[16]。本文进一步分析显示,米非司酮联合超声引导聚桂醇可使患者 FSH、LH 水平下降,黄体溶解,其可能原因为药物直接作用于卵巢,使 E2、FSH、LH 生成速率降低,降低患者体内 E2、FSH、LH 含量,抑制卵泡发育,降低子宫肌瘤患者病变组织中的 E2、FSH、LH 含量,恢复患者的卵巢功能,并缩小肌瘤体积。

子宫为生殖系统内主要器官,血供较为丰富。研究显示子宫肌瘤可增加患者子宫体积,子宫动脉增粗,并增加血流灌注量、血流供给,加快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指数[17]。Vmax、Vmin、RI可反映患者的子宫血流动力学。TNF-α 为细胞炎症因子,可使平滑肌组织细胞受到损伤并发生增生病变,诱导细胞产生 MMPs,促进疾病的发生[18]。MMPs参与机体的多种病理过程,MMP-9 是 MMPs 的重要成员,可促进子宫肌瘤患者体内细胞外基质降解[19]。IGF-1 为多肽生长因子,可促进细胞分裂及分化,并调控肿瘤的形成及分化[20]。VEGF 可刺激患者的血管生成,并增加血管通透性,对肿瘤血管生成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有丝分裂原[21]。本研究显示,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降低患者的Vmax、Vmin 水平,升高 RI 水平,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还可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加快患者恢复速度。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改善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出现药物性闭经,减少出血量,降低 Vmax、Vmin,增高 RI。

综上,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升患者的卵巢功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但本研究纳入样本数较少,后续应进一步分析验证。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