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音乡韵解乡愁》【满庭芳艺术联盟出品】

 满庭芳艺术联盟 2020-11-25

乡音乡韵解乡愁

作者:王明见 主播:小山后人

刚到星期五,妻子就开始念叨:该回家了,花生该打药了,地里该薅草(除草)了,老房子该看看漏不漏了......我笑着说:“你就直说想家呗,那就明天走吧。我也想家,住在城里,因为这里有我们的事业;想念家乡,因为家乡有我们的父母亲人,有我们的童年记忆,有我们的根脉!”实话说,虽然城市离老家不远,但回去一趟也不易。离家的日子稍长,一颗心便如同一粒浸泡在思念里的种子,无限地疯长起来。

常常想念家乡那些神奇的故事:世代传说家乡老门潭深不可测直通东海龙宫,里面住着一条白龙,并流传有白龙斗黑龙、白龙斩鲤鱼、老鳖精看戏、神牛大战火头鱼精等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

常常思念家乡人战天斗地治水镇蛟留下的奇美景色:由于老门潭地势险要,被称为“沙河豆腐腰上的肚脐眼”,千百年来对河南周口老门潭抢险修堤的记载屡见不鲜。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加大了对老门潭险工的投入和整修力度,一九八八年年老门潭险工七座透水短丁坝全部竣工,至今多次经历洪水考验而安然无恙,千年水蛟终于被驯服!如今老门潭依托厚重的神话传说,已成为方圆百里的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或到沙河野钓、或者乘船戏水、或登岸观赏镇水神牛、或在岸边绿林里野炊、或躺在草丛中欣赏闲云野鹤…种种田园之乐令人心驰神往!

更想念家乡淳朴的亲人、儿时的伙伴,想念家乡的烙饼、面叶等原生态家常饭,想念......

终于我们驱车来到了老门潭碑亭处,刚下车,清凉的河风迎面拂来,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顺着“咩咩”声往南一看,我们就被大堤南坡一幅“沙堤牧羊图”牵住了目光:草是碧绿的,天是湛蓝的,小羊是洁白的。大堤南坡处,那位放羊的德功老汉手拿羊鞭,几十只小羊就在他脚下悠闲地啃着青草,大堤下一带白杨树参天而起,构成一副绝妙的“蓝天沙堤牧羊图”。妻子兴奋地举起手中的相机拍个不停,我也大发感慨:好一幅家乡田园野趣图啊!

感叹声尚未落地,碑亭里传来的悠扬唢呐声又来牵扯我们的注意力——那是几个淳朴的大嫂大婶在为“文化广场大比武”练习唢呐。听那和谐悦耳的声音就知道她们的内心是快乐满足的!她们见到我俩回来纷纷和我们打招呼,拉着妻子问长问短再也不愿意松手。她们高兴地劝说我妻子:“退休了就回来住吧,咱们老家也有了文化广场,和城里人一样可以唱歌跳舞了”。妻子一脸笑意地和她们说着笑着,想家的思绪全部获得了释放和解脱,那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幸福和满足,似乎伸手可掬。我知道,她和我一样沉醉在乡音乡韵中了。

国争哥和盘荣嫂子见我们回来,回家拿出几块铁鏊子菜馍和几瓣大蒜来。妻子早伸手接过塞到了嘴里,我也一口菜馍就一口大蒜吃得满嘴流油,那嫩笋瓜丝和小葱的香味直沉淀到我们心眼最深处:哎呀,家乡味道真美呀!回家的感觉真好哇!亲人朋友笑话我们:几天没吃家乡饭呐,饿成这样!我们笑答:亲不够的故乡土,吃不够的家乡饭,喝不够的家乡水.....

在田野花草清香和亲人朋友们的说笑声中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家乡新景点红叶林基地,登上二楼观景台凭栏远眺,但见千亩红叶石楠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绿浪滚滚,红叶千层,一眼望去无边无际。那满眼的绿似乎伸手可掬,那饱满的红似乎弹指可破!闭上眼,我仿佛看到了家乡的明天:老门潭天赐碧波,河岸边红叶如梦。那红叶一路延伸:红到了地头田间,红遍了农家小院。红到了大路两旁,红醉了小康路上家乡人的心田!......

我的家乡啊,是这样古老神秘而又青春靓丽,淳朴纯净而又充满活力!我深爱着我的家乡,在乡村全面振兴的今天,我期盼并相信家乡的明天更美好,因为家乡永远是我们的根脉!

作者简介

王明见,河南省商水县作家,《读写众创》《满庭芳艺术联盟》等平台签约作者,作品长篇小说《飞龙舞凤》、戏剧《情暖老门潭》、诗歌《寻找中国的脊梁》、散文《耳边飞扬打夯歌》等散见于《周口日报》《周口晚报》《芝兰园》《溵川文学》《中国朗诵联盟》《满庭芳艺术联盟》等各媒体。

地址:河南省商水县张明乡中心校

邮编:466100   

电话:13673556198

主播简介

晨然,内蒙古赤峰市人,公务员,爱好文学和朗诵,偶有文字创作。满庭芳精英朗诵团成员。 ..

孙建勋。资深声乐教育家,资深播音主持艺术指导老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员;中国职业模特儿协会会员人;鞍山音协会员,音协竹笛学会理事;摄影家协会会员;兴趣爱好十分广泛,除上述艺术门类,书法,绘画,篆刻,尤其篆刻艺术,堪称一家。

时下喜欢深居简出,以茶为伍,喜欢淡泊宁静,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拘无束,不拘小节。喜欢成就别人,快乐自己!

图文编辑 |雨晴

 图片来源 | 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