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锻炼孩子,还是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盛夏书香 2020-11-26

这是盛夏书香的第119篇文章

孩子需要被倾听和理解,而不仅仅是锻炼。

每当孩子来寻求帮忙的时候,我通常的反应就是“自己想办法搞定,自己的事自己做。

直到上次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说话是不是太狠了。

上周他们参加自理能力比赛,另外一个小朋友,当他拉不上拉链的时候,立马就起身找人帮忙去了。

而我孩子的拉链拉不上去时,在原地说了两次“我不会”,没人理他,接着又低头继续弄,当然,比赛的时候是没人来帮助你的。

事后,我想了很久。

1、为什么我们总想着锻炼孩子?

我平时那样子说,不过是想锻炼他,希望他更独立,遇上事情了能自己主动想办法应付,而不是依赖于他人。

可是,当他寻求帮助的时候,我又给他推回去了,不知不觉中,孩子的安全感就这样被我们一点点破坏了。

回想一下,孩子走路要人教了吗?学站立的时候,我怕他摔倒了,他分明是鼓足了劲儿把我推开了呀,我至今还记得他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后那种喜悦的表情。

我想说什么呢?孩子会本能的做成一些事儿,当他开口求助的时候,他必定是需要帮助的,这种帮助是行动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

而我们还打着锻炼孩子的幌子,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需要孩子爸爸帮忙的时候,孩子爸爸甩给我们一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结果会怎样?我想,我心里肯定很不爽,并且开始学着自己搞定一些事。

孩子也是一样的,他心里会想:“我需要帮助,可是爸爸妈妈不帮助我。”慢慢的,他会开始藏事儿,因为他知道,他的父母会怎样回应他。说真的,这一点在我孩子身上表现的特别明显。

2、如何重建安全感?

造成安全感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孩子觉得得不到足够的帮助,而安全感的建立就体现在每一次和孩子的互动之中。

01、辨识孩子的需求

我们家孩子周日晚上总是不睡觉,如果我们就着他不愿意睡觉的事情来讨论,也许越说越没趣,甚至最后还会发脾气。

但是,如果我们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因为周一不想上学,所以才不愿意睡觉的话,也许心里就不会觉得孩子那么烦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明明会做的事情也说不会,这个时候我们就不用再锻炼他了,孩子的这种行为不过是寻求心里安慰罢了。

就像孩子小的时候,你给他放在床上,他睡不着,要是给他抱起来了,他就很会睡,因为孩子在确认他自己是安全的。

02、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寻求帮忙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回应,并不是说立马就动手去帮他完成,而是回应他的话,让他觉得我们已经知晓他碰到的难题,我们也很重视他的感受。

把“自己的事自己做”换成“好的,我们可以一起试一下”,或者用游戏的语言说“开动你智慧的小脑筋,再想一想”,然后陪着他一起完成。

《游戏力》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的专注能力、合作能力、友谊满足、学业成功、工作成功等各方面,都与安全依恋关系息息相关。

如上图所示,当我们回应了孩子的需求的时候,他内心得到了满足,持续回应-持续满足,安全感就是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如果我们忽略了或者攻击了孩子的需求,持续的忽略会让孩子变得焦虑,久而久之,安全感就会被我们破坏掉。

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的辨识孩子的需求,在TA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心理上或者行动上的帮助,让他感知到他是安全的,这样,孩子才会放心大胆的朝前走。

一个孩子的生存竞争力,不取决于他自己能够独自做多少事,而取决于他能够获得多少他人的帮助。(这里所谓的他人,主要就是指父母等成人养育者。)

——路易斯·科佐利诺  (美国神经心理学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