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在美国Microsoft微软这类互联网大厂做交互设计工作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UXD尤克斯 2020-11-26
在美国做UX设计师工作是什么体验

分享人


Carol Yuan

UW华盛顿大学

HCDE人机交互设计

美国Microsoft微软等大厂工作实习

UXD金牌导师🏅️

本文给大家分享有关我在美国互联网做UX设计师的真实体验,其中会分享我的工作内容、工作经历、设计案例和办公环境等大家感兴趣的事情。


目录

   INDEX   

01.美国工作体验

02.日常工作介绍

03.行业摸爬滚打的技巧

04.设计案例分享

05.办公环境分享

06.Q&A问答

×

本文2581字,22图,阅读需要7分钟



01
在美国做UX设计师的体验?
 

之前在微软上班的一天,比较规律,早上如果没有会议我会把全部时间用来做设计,有些项目赶进度需要抓紧时间,在下午1点-2点的时候继续回到我的办公桌上做我的设计,有的时候和产品经理沟通一下设计的进度。


每周会开一个组会,和同事、和manager交流一周的进度,或者在设计中遇到的阻碍,还有下周的计划,再问一下别人的反馈和想法。一般微软的设计师每周会抽出2-3次的时间开一个Design Critique,互相分享工作项目,问同组的设计师要一些反馈和意见,这比和别人分享会更自由,之后的时间继续做项目、做设计。


02
平时我都做些什么工作?

·设计
作为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内容第一大方面就是设计,有很多方面的产出,有Wireframe线框图,Mock ups高保真图纸,Prototype原型图等,取决于你在设计的那个阶段,和别人交流沟通。
 

·沟通与决策
第二个内容就是会经常和产品经理或工程师进行对接,及时进行设计决策方面的沟通了解得到反馈,决定下一步的工作内容。
 

·反馈与迭代
第三块工作内容就是做反馈和迭代,可以向PM、工程师、设计同行反馈,也可能会做一些用户测试,得到用户的反馈,更好的改进设计。另外产品不会只做一版就拍板了,会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不断迭代。
 

03
在工作中摸爬滚打的技巧

·积极性,主动性,执行力

在工作中我也学到了不少经验,在学校和在工作中是两个非常不一样的环境,所以我们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转换为职场模式,即使是在一个实习生的岗位,也要认真对待工作,要提高自己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执行力。

在学校里的很多时候是deadline在追着我们赶作业,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自己想要做这个事情,但在工作中我们要对自己的项目、对同事、对用户负责,我们做的每一个设计将来都有可能投入到千千万万的用户的使用当中,是真的会落地的项目,积极主动的多和老板、同事要反馈意见,要有一个确定的目标。

·面对现实的阻碍

第二点也是非常现实的一点,学生项目并不会真正的落地,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在工作中我们会面对很多的阻碍,我们可能会得到产品经理对商业决策上的影响,要求在这个季度达到什么要求,满足KPI等,或者在跟开发的交流当中发现方案A会因为耗时比较久等问题并不能够实现,就要考虑别的方案。

那我们就要学会适当的妥协,学会衡量不同的标准,作为设计师作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用户放在第一位,在考虑到用户的同时也要考虑别的现实的问题,综合不同的方面做出最优解。
 
·设计决策与沟通能力

还有就是我们作为设计师和别人沟通交流方案的能力,清楚说明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做这个决定。
 

04
设计案例

1.目录网页模块设计


这是我做的一个目录网页模块的设计,这个项目耗时特别长,本来计划两个月就做完,但当时受到了非常多的阻碍,我也没有最终的决策权,最后花了3-4个月才完成。
 
2.SharePoint插件


这是我做的一个SharePoint的插件的设计,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在工作当中,并不仅仅是做产品本身,还有很多它的衍生项目,比如我这个项目做的一些插件。
 

05
办公环境

办公环境也是很多同学非常关系和好奇的一点,我就微软和西门子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微软


上图是我当时在微软的一些办公环境,现在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没有小隔板,整个是一个openspace,所有的设计师、工程师大家都可以看到别人的屏幕,没有阻断。

·西门子医疗 


相对于微软,西门子没有那么的互联网化,比较传统,会有小隔间。我当时做的是关于超声波仪器的交互的设计,每天要对着超声波的仪器进行研究,每天一半的时间坐在小隔间里,一半的时间对着超声波仪器进行研究设计。
 
 
06
Q&A
 
Q:在美国找UX的工作,因为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够好,无法和别人argue自己的想法,在group work中比较被动,有什么建议来解决这个思想矛盾吗?

A:我自己也会有这个问题,会害怕分享自己的想法,觉得没有别人说得好,但是可以通过几个方面进行锻炼,首先就是硬性的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多练多说,在学校做Project的时候在一个比较有安全感的环境里可以多和同学合作,把自己推出舒适区。

有的同学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口音或者讲不清楚,但美国的朋友们也会理解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你就大胆的说,别人听不懂你就再说一遍。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边说边画,辅助说明。另外设计师必须要学会通过设计理念和别人argue自己的想法,多练多说。
 
Q:项目中多要素最优解,可以说说具体哪些要素吗?最优解的原则是什么?

A:每个项目都是不同的,最后是通过很多要素确定我们的项目是一个成功的项目,比如商业的要素,比如有没有解决用户的痛点和需求,比如衡量开发的成本,技术、用户、商业之间的平衡。
 
Q:对国内找工作有什么意见?

A:国内的公司一般会问一些比较behavior的问题,会注重你的设计能力,学习能力,对产品的看法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