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那缕草木清香

 石榴花文艺 2020-11-26
文/余显斌
*1*

品茶,品的是一种清、一种静、一种虚白。一个人坐在那儿,拿着杯子,无言地啜着茶。茶汤入口,在嘴里轻轻一转,滑入喉咙,一种草木青香,就虚虚地荡漾上来,让人耳聪目明。此时,茶人的齿颊生香,浑身一轻,红尘尽去。

这,是一种很好的养心之法。

我们久在红尘,为名忙,为利忙,为得失烦恼,没有一刻安详,一刻轻松,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尘满面,鬓如霜”的感觉。此时,借一杯清茶,洗涤一下身心,洗去心上的灰尘,灵魂上的灰尘,自然而然就成为一个清静的人,一个自然的人。

一杯茶后,走出书房,人,又成为一个干净的人,一个一尘不染的人,语言清纯,行事淳朴,这些都是茶滋润的,都是茶熏陶的。

佛家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轻拂拭,勿使惹尘埃。”佛家要拂去心中的尘埃,需要坐禅,需要参悟,需要青灯木鱼苦苦思索。而俗世的清净,只需要一杯茶,一杯淡淡的茶汤即可。

参禅,有时和品茶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禅,可以净心。

品茶,依然可以如此。

既然这样,我们行走红尘,疲惫不堪的时候,为什么不停下来,借着一杯茶,消解一下人生酬酢的沉重,名利的得失,欲望的烦恼?

*2*

古人表达内心自然闲适道:“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这种自然,这种流洒,在一杯茶汤的品饮中,也是可以体会得到的:拿着一杯茶,坐在茶寮中,或者瓦屋粉墙中,随意地品着,看窗外清风下花瓣飞飞,犹如红雨;看芭蕉叶绿,一片翠色摇曳,映绿房内的墙壁;或者听着窗外虫鸣如雨,长一声短一声传来,声声入耳,带着一种山水田园的风情。茶人不想,不思,可是,一切天籁之色在眼,一切天籁之音在耳,一种虚静的气韵,就在心中淡淡地萦绕着,浮荡着。

什么都不想,心才会空。什么都不思,思想才会净。什么都不追求,精神才犹如鹅毛,随意飘飞,毫无痕迹。

这一刻,人虽然坐在房内,面对着一杯茶,心却有着一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有着一种轻如羽毛的感觉。时间,就在茶烟中,在淡淡的茶香中,慢慢流逝。夕阳映墙,竹影斑驳;或者月色照墙,满室净白。茶人这才猛然醒来,抬起头,看看帘栊,一轮玲珑的月就那样挂在天空。屋外台阶下,月光皎洁,如一片白亮的水银,竹子的影子,或者桂树的影子,就那样印在地上,水墨画一般。掀开竹帘走出去,走进月下,人也成为透明的,成为水晶的了。

诗人说,“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这种感觉,和饮茶后的感觉无别。

周作人老来,喜欢在茶室品茶,而且记下品茶的感受道:“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这句话,是深得品茶三昧的。

品茶,就是品静,品闲适,品自然。

品罢茶的人,如空中的那轮明月,无一丝污渍;品罢茶的心,也如空中的那轮玲珑的明月,无一丝污渍。

*3*

佛家说,一切随缘。品茶也是这样,一切随缘,缘到处,随意泡上一杯茶,或者一瓯茶,坐在古柳大树下,或者坐在蝉声如雨里,无声地饮着,都很好。一杯茶饮罢,浑身清闲,然后开始工作,或者看书,或者写作,都是很好的饮茶法。

饮茶不必过于讲究茶具,讲究环境。

陆羽被称为茶圣,他隐居山中,在云雾深处,在翠色迷蒙中,一边煮茶,品茶,一边用羊毫笔,蘸着砚台里的墨,在宣纸上写着自己的《茶经》:“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他说的是茶器的品级,并非说喝茶的时候得有什么茶器最好,最为适宜。

喝茶如果过于讲究茶器,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古人的很多文字,说到饮茶时,都给人一种随意,一种舒闲之感,也能很好地体现出品茶的精髓。宋人张耒的《寒夜》,最能表现茶人心:“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冬夜,大雪飞飞,刚刚糊上白纸的窗户关上,屋内生着一盆火,温暖如春,自己和老朋友煮着茶,在茶香氤氲中,一边品饮,一边谈诗论句。那一刻,两人齿颊间均有诗词的香味,也有着茶的香味。

窗外,近处,有人踏雪而行,越走越远。远处,有狗吠的声音隐隐传来,显得悠远而漫长,恍若从时间之外传来的。如果冬夜无雪,几枝梅花的影子,被月光映衬在窗户纸上,就如一幅大写意。

白居易有一首诗,可惜是喝酒的,如果是煮茶招饮,则更美。诗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喝酒易醉,醉后晕乎乎的,会辜负美好的夜晚,会辜负清闲的时光。饮茶,就不会有此担心了,茶越喝,心越净白,眼越清亮,窗外月色,窗内青灯,都在眼前。

知己在眼前,诗词在桌上。

茶在杯中,茶香弥漫在房内。

有了这些,岁月静好,时光无痕,人生还需要什么呢?

*4*

春日品茶,独坐窗下,窗外鸟鸣如珠,飞洒窗内,滚落一地。窗外的杏花开了,一片如霞;桃花开了,如女子清淡的微笑;梨花开了,如一片片白雪。花色天光都落在杯中,举杯饮下,一个春天也随之饮入喉内。

此时,人的心中就装着一个春天,装着一片青瓷世界。

夏日坐在村外河边的一片大青石上,河水清且涟,缓缓流淌,带着一种清凉,一种净白,在青石边流淌过去,人拿着一杯茶,喝一口,看一会儿线装书。水的两边,红蓼花如一片丝帛颜色,白蓼花如一片白云的色泽。风吹来,细碎的花儿,就落在身上,落在水面上,一片香气,也就浮荡在人的周身。此时,人也如杯中的茶芽,在淡淡地展开,慢慢地浮沉,随意地荡漾着。

秋冬夜晚饮茶,有一盆火相伴,就足够了。

饮茶,是不需要用特别珍贵的瓷器。拿着珍贵瓷器,如兔毫盏,如越瓷之类,生怕一不小心,砸了茶器,损失巨大,如此,反而将饮茶变成了一件累赘的事情,一件给心里施压的事情,和茶道相去甚远。

无论饮绿茶,或者红茶,最好的茶具就是玻璃杯。

玻璃杯饮绿茶,茶色青嫩,碧翠。透过玻璃杯,面对着茶汤,人就如行走在山阴道上,满目苍翠,满目青葱。茶汤的翠色透过茶杯,映在手心,如一团青嫩的水色,如一片水晶。茶芽在青嫩中缓缓展开,慢慢沉浮,就如一个唐宫女子,舒展水袖,流苏飞扬,素面朝天,跳着《霓裳羽衣舞》。

喝红茶,用玻璃杯更好,尤其喝火番饼茶,橙红色的茶汤,清亮、洁净,透过玻璃杯看去,如女孩羞涩的微笑,如相思的眸光,给人一种“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感觉。那一刻,举杯在手,那种红润透过茶杯,润透人的眉眼,人的心里。一口茶汤进入嘴里,那种醇和,犹如月夜箫音,回旋不绝。茶汤入喉,舌尖回甘,久久不去,给人一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感觉。

这样的茶汤既养眼,又养舌,更养心。

茶人喝茶,能兼顾“三养”,即可为茶圣一类人物了。同样的,能给茶人“三养”享受的茶,也就是极品茶了。

如此说来,火番饼茶算得极品茶了。


(作者简介:余显斌,《读者》《意林》《格言》等签约作家,至今出版文集十七本,写作至今,在几百种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三千余篇文章,《父亲和老黄》等五百余篇文章在各级征文中获奖,《知音》等百篇文章被高考、会考、中考及各种考试选为考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