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城市之十二无锡

 终身跨界 2020-11-26

       第一次到无锡,是1986年。这一次到无锡,是和第一次去苏州的同一个行程。我的爸爸妈妈带着还没上小学的我,来到这个城市。那年我六岁。这一次无锡之行,印象最深刻的是无锡儿童乐园。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到访一个以儿童为主题的乐园,那时在国内也应该是最早的之一了。

       这么多年不曾遗忘的,是在这个儿童乐园的第一次乘坐过山车。还记得当时的票价是五元,那可是1986年。我估计5元几乎是父母半个月的工资,那时他们的工资应该只有十几块钱那么多。这么昂贵的票价,父母还让我乘坐,足以显示他们对我的爱,也构成了我习惯于探索前沿了解新事物的习惯。也由于高昂的票价,他们不可能陪我一起乘坐,于是我独自一人坐上了不知为何物的过山车。旁边坐着一个男性大人,我照着他的样子扣上了安全带。一番惊心动魄之后,过山车停下了,我旁边的大人哭了,我更哭了。父母也被惊吓到了。那时的人流量没有现在那么大,我们到了很久也没机会看一看过山车是怎么运行的,如果看到了,我想父母不会放心让我一个没上学的小男生独自一人乘坐。好在有惊无险。这一经历也成为我们家多年来时常被提起的回忆。

       第二次到无锡,是2014年。这一次到无锡,是参加无锡马拉松比赛,我的同学常飞和我一起参加,还有我本地跑团的兄弟姐妹们。他们都是参加半程,而我是独自一人第一次参加马拉松全程比赛。

       这两张是出发前的照片。我一身行头还可以吧?眼镜是我非常喜欢的Oakley,skins a400压缩裤,跑鞋是mizuno wave rider16,装备控有没有?

       请注意我身边的阿姨,她带的号码可以看出她也是参加全程比赛。全程是C开头的数字,半程是B开头。也不知她最后有没有完赛,成绩是多少。她的身材看起来可不太像可以完成全程马拉松的人。

       以上是比赛的过程中的照片。留给我深刻印象的有三点:

        第一,有一个外籍男子,时跑时走,配速与我差不多,我们相互经历了多次赶超。然而最后他的成绩是超过我的。他让我知道了马拉松原来可以这样跑,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第二,赛事途中经过蠡湖,还有江南大学。校园的感觉非常好。很多同学在路边加油鼓劲,我也因此备受鼓舞,经常与同学们击掌相庆。马拉松比赛,如果没有好的风景和热烈的氛围,最后的体验感是会大打折扣的。

       第三,全程马拉松真的与半程完全不同。全程马拉松的感觉,没有体验过的人绝对无法想象。期盼、激动、热血与痛苦、煎熬同在。42.195公里,多长的一段路,按照60的速度,开车需要四十五分钟。

       这三张是终点前的照片,有眼镜的遮挡,丝毫看不出任何痛苦的表情

       这是成绩证书,三小时四十六分,男子全程963名,并不知道有多少男子全程完赛,但我自己认为是业余中上等水平。这可是我的第一次全程马拉松,这个完赛成绩对我来说是超水平发挥的。

       比赛结束后,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由于比赛中尽量减轻负担,衣服和手机全都和大部队一起存放在车上。他们全都参加半程比赛,早就完赛回酒店了。我比赛结束后的那种疲惫感,没有参加过全程马拉松比赛的人恐怕不容易设想。而且四月份的时候,天气还是很冷的。完赛地点离酒店有两三公里的距离,我边走边打车。那时无锡已经在用滴滴了,而我手机不在身上,只能眼睁睁看着一辆辆出租车接走了其他跑友。我只能步行回酒店。这可是在跑完全程马拉松之后的步行,再加上寒冷,感觉很不好受。

       回到了酒店,赶紧洗了热水澡,感觉好多了。下午跑团的大部队返程,我和常飞去看了我们班在无锡的同学林钊。午饭后,我和常飞坐高铁返程。第二次无锡之旅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人和城市的缘分就是那么奇怪。

       无锡对我来说,是和一个人惊险刺激的第一次有关的城市。第一次一个人坐过山车,第一次一个人跑全程马拉松,都发生在这座城市。这就是我和这座城市的缘分。

       那么你和无锡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明天开始,打算每周六写一首歌的乐评,也是向大家推荐好听的音乐,这应该是我可以做到的,也是希望在周末带给大家一些轻松的话题,敬请期待。周日我将第一次踏上新疆的土地,再往后的城市故事里,会有乌鲁木齐。

       最后是每天都有的一段话:

       如果关注了这个公众号,那就请定期来看看感兴趣的内容。

       如果觉得写得挺不容易,那就请点赞。

       如果觉得公众号的内容有共鸣或者有错误,那就写下你的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