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哈哈,你们竟然在吵什么样才像个正经的古代人?!| 古风新潮

 传统服饰 2020-11-26

我是润玉角色粉~~所以我死都要蹭上这个热点!

❤❤❤

我最近发现一个很好玩的争论,就是古装剧演员的仪态问题。首先被拿出来对比的就是《香蜜沉沉烬如霜》里的男主和男二:

图源网络

在朋友指路下,才知道还有一个战场是关于《如懿传》里的霍建华的,还顺便对比了几位类似角色的,帖子发在豆瓣鹅组:

豆瓣鹅组的帖子及配图

这个不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的梗么?

这个梗可以从两方面去解释,如果它是“真太子”,那么管他东倒西歪,他就是一个太子,如果它是一只“狸猫”,端得再直也不会成为一个太子的。但是古装剧嘛,我们知道都是假的,所以必须也只能把架子端出来了。

不过我们翻翻古画啥的,会发现虽然没有挺胸抬头的要求,但是基本上仪态也不会太糟糕。

清 崇庆皇太后万寿图贴落

乾隆比较“葛优躺”的程度大概就是这样子。

乾隆帝写字像

乾隆观孔雀开屏图横幅

当然,这是最后被画师表现出现的,实际情况谁也没见过。但是可以对照一下现在基本沦为吉祥物的各国皇室/王室,与平民联姻已经很普遍了,但是一旦出现了仪态或礼仪方面的bug,还是会被全网嘲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大家觉得那样不好看,而吉祥物有义务维持完美形象。

伊丽莎白二世

图源糗事百科

不仅仅是手握权力的帝王演起来观众对他们的仪态有要求,对于古装剧观众也很容易有要求。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都没见过古人,想象中很容易理想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的古装剧服装设计既单薄又拖沓,要是缩着身子就撑不起来那个架子。

真实的古人,一般偏爱把衣服的层次穿在里面,就像你秋冬季穿衣服一样,最后穿一件外套。所以他们总是看起来有点鼓鼓囊囊的。

明代容像

唐代苏思勗墓壁画 

古装剧里的人物呢,一般偏爱把衣服的层次穿在外面,每个穿在外面的衣服一定要比里面的少点什么短点什么,就像蹩脚的时尚节目教你搭配一样,有几层就必须显摆几层出来。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把整个身体挺起来,戏服特别容易堆起来,也就更加显得人颓丧臃肿了。

《香蜜沉沉烬如霜》剧照

包括一些武打动作设计也是如此。其实一些大袖子,现实中没人会穿着干架的,所以动作要有一定的延展性,否则衣服的飘逸性显示不出来,反而像披着一堆破布。

于是我们就发现,一些舞蹈出身的演员,拍古装剧在仪态上就很加分。不仅仅是仪态,他们的形体也是很加分,尤其是脖颈部分,整个人就很高昂。还有武打戏,动作会很优雅漂亮。《香蜜沉沉烬如霜》里男二的演员是学芭蕾的,另外一个一直拿来表扬的刘诗诗也是学芭蕾的。和古装剧最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反而最合拍。

刘诗诗

可能是古今性别文化的差异,作为表现文人理想女性形象的《仕女图》,却很少见刘诗诗这样仪态的形象,而是偏爱柔弱慵懒的模样,在画面里看起来就很容易像是倦怠病态的样子。

焦秉贞仕女图册

仇英贵妃晓妆

可古装剧要是按照这些仪态演了,这位演员一定不会有啥好评的。更何况,也没人照这个演,往往都是因为演员自身有一些脖子前倾之类的问题,演戏时又缺乏自觉造成的,此处就不要让我举例子了,保命要紧。

可以给一个正向的示范,梅兰芳先生的古装造型倒是很靠近这些仕女画。

梅兰芳

古装剧一般需要面对抉择,是要选真实的古代,还是选观众的构想。最不讨好的当然就是,屈从观众的构想,但是又想拿历史包装自己;又或者历史没参照好,拿观众当挡箭牌。扯皮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