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木兰@迪士尼 的迷惑行为大赏

 传统服饰 2020-11-26

本文盘点内容包括符合“花木兰@迪士尼”的相关内容,所以动画、电影以及周边讨论都会涉及。

在正片流出之前,基于部分预告片和剧照的文章已经写完了,见《《花木兰》里的“中国符号”,是如何让你感到不舒服的?》。

本文我们就轻松一点,不完全地盘点一下那些令我迷惑设定(不含剧透,可这片子又有什么可透的呢?)。

住在凉亭里的祖先

因为影版是基于动画版的改编,而非我们所熟知的花木兰故事,所以我去重温了一下动画。然后发现了以前看的时候没发现的“迷惑行为”,比如,花木兰家的祖宗竟然是住在凉亭里的。

说实话也是难为了这么多墓碑,竟然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地挤在一个这么小的亭子里。当年看的时候(动画版竟然是1998年出的)年纪太小,完全没有注意到这点。

一些镜头似乎还表示,这个凉亭是在花木兰家的花园或者后院里,似乎有些地方会有这样,但肯定不是普遍现象。

突然就秃了头

动画版的花木兰父亲,是个秃头(求生欲:本段并非出于对秃头人士的歧视),虽然看起来更像是日本月代头的模仿。还有皇帝、花家的祖宗领袖,都设定成了半秃,可能是觉得上了年纪的男人难逃一秃吧!

不过大家也不需要特别生气,因为欧美人分不清楚中国和日本,甚至是亚洲的大部分,算是个基本操作。如果每次都生气,估计能把自己气坏了,转念想想我们对欧美分的也不算太明白,只要不是出于恶意,勉强理解一下。

但是影版的意图大家多少都是了解的,中国的电影市场这么大,谁不眼热?然后,影版里出现的官员,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们究竟算是什么角色,反正皇帝一说要下旨,一群人就开始哐哐写字,他们全部都是光头设定。

可能是为了凸显他们拿着毛笔写了中国字,所以都给了比较近的镜头。当时差点就喷饭了,迪士尼可能真的不理解,古装剧再如何创新,也只有武侠世界里能剪个短头发,是不会让官员变成光头的。光头在古装剧里,除了出家人,恐怕就只有反派了。

还有一点希望迪士尼注意一下,就是如果真的秃了,就不如留长头发,因为束发可以有效遮挡秃头问题哦,嘿嘿

皇帝的时装秀

影版换了最多身衣服的是谁?不是女主花木兰,而是皇帝啊!

由于之前预告里出现的造型,被不少网友质疑像傅满洲,似乎还争执了一番,所以我就特意留意了一下。皇帝真的是每一次出场都换一身行头,而且毫无章法的那种,也不是按照场合来。

首先是预告里被质疑的那身。

刘亦菲粉丝摆出了很多证据,力证这不是傅满洲,并且咨询了“中方ZF及文化顾问”。唉,看完成片就特别好奇知道是哪个部门哪个顾问……

的确一点也不傅满洲,但很东方主义啊(以后打算专门开一篇讲讲这个)!刘亦菲粉丝也不知道哪里找出来一张当代人用电脑画的朱瞻基,以为是古画,甚至还觉得和李连杰那个造型一致。朱瞻基简直要哭着去打高尔夫球了!

李连杰的那个帽子,那个领子,完全就是欧美人理解中的做法(也有一些迎合东方主义的设计师会这么做)。

一个像袁世凯登基,一个像《满城尽带黄金甲》,考究不考究先放一边,这几个造型都不像是同一部同一个次元啊。

到建筑工地去决斗

大概是虱子不在自己身上不觉得痒,影版《花木兰》彻底让中国人体验类似于黑人看《黑豹》、印第安人看《风中奇缘》、阿拉伯人看《阿拉丁》的感受。其实在动画版《花木兰》出现的时候,关于美国中心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异化和改写就已经受到质疑了。如果能看到影版,反而就会觉得动画版其实挺可爱的。

中国皇帝莫名其妙跟鲍里可汗决斗已经令人无语了,但选择的场地更叫人迷惑。

这真的不是哪里建造中的影视城么?

不仅有脚手架,感觉现场还有塔吊之类的,否则我不知道神兵天降要从哪里拴绳子,也不知道某根影响了战局的长木条从是哪里降下来的。

我还思考了一下古代有没有脚手架这个问题,确认过脑回路,这是个巨大的知识盲区。紧急找了资料,大概就是说,古代的城墙还有高塔上,留有一些洞眼,应该是当时固定脚手架留下的。可问题就在于,古代的脚手架,是不是就是电影里的这种呢?

还有那根长木棍能干嘛呢?房梁么?但我所知道的和所见过的“上梁”,都不需要搞这么复杂的脚手架,很多都不需要脚手架。

变丑不止郑佩佩!

最早一般的预告,郑佩佩的妆容就已经吓到了很多人,因为动画版在这一段表现就比较夸张,所以也不算十分值得诟病的地方。结合影版剧情,更加奇怪的地方可能在于编剧对于媒婆角色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力有十分偏差的理解。

影版之所以会有很大的争议,恐怕就在于迪士尼这样大量的“误解”到底算无知(无心)还是算傲慢(故意)?

郑佩佩这个角色造型参考对象其实是和《长安十二时辰》里许鹤子是一样,但呈现的效果天差地别。

不过由于《长安十二时辰》在咸鱼拍卖过戏服,所以去掉影视剧里的打光和调色,许鹤子衣服的雷值也没比影版《花木兰》低多少。对比之下完全可以看出来,迪士尼花钱了,它是一个美元玩家,只是金钱道具也遮掩不了它的骚操作而已。

郑佩佩的造型显得丑,除了剧情需要,还在于迪士尼不懂中国古装剧的造型方式,造成了已经养成观影习惯的中国人水土不服。

中国古装剧喜欢粘假发套,并且垫高额发,从而修饰演员的脸型,并且非常讲究用顺发去包裹,哪怕发髻高耸得异常不合理了,看起来也依然紧实光洁柔顺,这是古装写真影楼都知道的道理。

但迪士尼才不管呢,女演员不是显得面部肿胀、就是疑似发际线倒退,高髻也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杂乱感。

虽然是中国古装题材,迪士尼偏偏不按照中国人的古风审美习惯走,好的,够任性!

咋做都美得出奇的“联名”

《花木兰》的审美路线之迷惑,连品牌联名款都难逃“魔咒”。去年它就和英国品牌Irregular Choice出了“联名”,惊掉一众中国网友的下巴。

但u1s1,这个问题也不能全怪迪士尼,这个品牌本身的设计风格就是这么绚丽多彩、具象张扬的。但把立体木须龙的杯子,做成冰(bian)淇(bian)淋的形状,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中国本土品牌也有看中这个热点,推出联名的。国内IP的周边市场始终没有真正打开,所以即便是联名款一般也做得比较大路,以匹配更多买家的普通喜好。于是,前赴后继的服装品牌,都把花木兰解读成了古风仙女,仿佛让人看到了断网十年的汉服旧风尚。

彩蛋是“倒梅”?

电影《花木兰》因为疫情被耽搁了档期,但当时刘亦菲的一些杂志宣传已经上了,然后我看到了一个跟迪士尼无关,但依然很迷惑的操作——倒梅。

这组外国杂志照放出来的时候,某位会画画的明星还没画他的“倒血梅”,加上刘亦菲的路人好感度不错,也不会特意去观察杂志拍摄中的道具。

但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扇子,就哈哈哈哈……不知道道具是谁准备的,就真的挺欺负老外的,或者被老外欺负了。绷扇子的匠人明显没有任何美学基础,哪怕认真看过一幅中国画,都应该知道花卉构图得从边缘生长出来,而不是中心突然出现了枝条,又不是无土栽培。

这个笑料我捂了好久,后来出了那个不可说明星的事儿,就更不方便说了(否则就像我是个黑粉似的),终于借着这篇把这个槽点给码上了。哈哈,痛快!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传统服饰】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