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仁宗朱高炽之死,做了九个月皇帝,正值壮年为何突然驾崩?

 网洛书城 2020-11-26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自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起被册为皇太子,此后朱棣每次北征大漠,出巡北京,朱高炽都是当仁不让的监国太子。在他二十年的太子生涯中,两个弟弟汉王和赵王无时无刻不在为了太子之位对他明里暗里上下其手。朱高炽本人也因为身材原因,屡屡遭到老爹朱棣的歧视,太子之位多次岌岌可危。

明仁宗朱高炽之死,做了九个月皇帝,正值壮年为何突然驾崩?

朱家三兄弟

那么最终朱高炽凭借着自身出色的能力,外加在贤内助太子妃张氏和神助攻皇太孙朱瞻基的合力之下,好不容易熬到了朱棣去世,从而顺利登基。可是这位明仁宗仅仅做了9个月皇帝,就在48岁的壮年突然驾崩,这其中是否又有什么隐情呢?综合史料来看,对仁宗的死因,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猜测:

一、李时勉气死皇帝

李时勉,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曾参与修纂《太祖实录》,仁宗继位时官至翰林侍读。从五品的翰林侍读品级虽然不高,但却是天子近臣,负责为皇帝和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5月9日,李时勉上疏批评皇帝。由于内容劲爆,仁宗不想和他当庭进行辩论,于是将李时勉召到便殿,想好好和他沟通一番。未曾想李时勉此人二杆子精神发作,在和皇帝的辩论中毫不退让,最终激怒了仁宗。

洪熙初,上疏言事,命武士以金瓜摇之,伤觔几死。—《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一》

李时勉这个人,《明史》对他的评价是“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当初就因为反对迁都北京而当面顶撞朱棣,气得永乐皇帝把他关入大牢,幸亏杨荣出言搭救才放了出来。这厮连成祖皇帝都不怕,自然更不会买仁宗皇帝的账。据《明史》记载,当时李时勉足足被打断了三根肋骨,差点一命呜呼。

5月10日,气愤不已的仁宗不想再看到李时勉,下旨将他外放为监察御史。但是5月11日,越想越气的朱高炽改变主意,下旨将李时勉打入锦衣卫大牢。当晚仁宗在召见户部尚书夏原吉之时还在大骂李时勉,估计朱胖胖突然血压升高,随即“不豫”。5月12日,仁宗崩于钦安殿宫中。

仁宗大渐,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明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

明仁宗朱高炽之死,做了九个月皇帝,正值壮年为何突然驾崩?

仁宗剧照

那么李时勉究竟写了什么导致仁宗如此生气呢?仁宗即位后曾对宫殿进行小规模修补,被说成“所谓节民力者此也”。仁宗下旨挑选一些侍女补充后宫,被说成“所谓谨嗜欲者此也”。仁宗身体不适几天没有上朝,被说成“所谓勤政事者此也”。然后以上行为又被总结成为一句话:“所谓务正学者此也”

仁宗是非常勤勉的皇帝,稍有小过(甚至都称不上过错)就被李时勉如此冷嘲热讽,骂人不吐脏字。作为一个三高患者,仁宗在受到极度刺激之后突然脑出血或心梗去世。

不过李时勉此人结局还不错,一直活到了明代宗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四月,以74岁的高龄去世。死后赐谥“文毅”,后改谥“忠文”。这家伙要是放在“我大清”,只怕族里族外已经株连三遍了。

二、宣宗谋害仁宗

5月11日仁宗不豫之时,中官海寿就携带敕书紧急赶往南京,召皇太子朱瞻基回北京。6月3日,朱瞻基自南京赶回北京,并于6月12日即位。但是后世有人根据《明史汉王传》中的一段记载,怀疑宣宗才是仁宗之死的幕后凶手。

未几,仁宗崩,宣宗自南京奔丧。高煦谋伏兵邀于路,仓卒不果。—《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朱高煦是仁宗皇帝的亲弟弟,因其在靖难战争时期的战功,一度受到靖难勋贵和朱棣本人的支持。虽然他最终夺嫡失败,但却一直没有断了觊觎皇位的念头。因此怀疑论者的观点是当时汉王封国在山东乐安州,与朱瞻基所在的南京相比,离北京更近。汉王又在北京城内设有大量密探,仁宗病危乃至去世的消息必然会第一时间送达其手。但饶是如此,汉王的动作居然还是没有宣宗快,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朱瞻基是否早已料定其父必死,故而提前行动?

明仁宗朱高炽之死,做了九个月皇帝,正值壮年为何突然驾崩?

宣宗与汉王剧照

实际上从5月11日北京发出敕书,到6月3日朱瞻基赶到北京,期间总共20天时间。这个时间短吗?其实不短。作为对比,笔者来看一看当初马皇后去世,朱棣从接到讣报到抵达南京花了多少天。

马皇后去世时间是洪武十五年8月10日,而彼时的燕王朱棣抵达南京的时间是8月26日,中间只有16天。考虑到燕王可以只带随身护卫赶往南京,朱瞻基身边还有东宫官属,时间上迟缓一些亦属正常。从这个角度看,皇太子朱瞻基花了20天时间赶到北京,并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

当然朱瞻基回京时间正常,并不代表笔者对他就没有怀疑。当时宣宗和仁宗之间,就是否要回都南京其实是有很大分歧的。仁宗放弃北京,必然会引起大量既得利益集团的不满。朱高炽强行让朱瞻基先回南京,打算造成既成事实。但此期间南京连连地震,在迷信天象的古人眼中都是不吉之兆。朱瞻基是否会铤而走险,弑父夺位呢?似乎也不无可能。

三、野史胡扯

在野史之中,仁宗之死还有“雷击致死”、“中毒而死”等说法。这个说法首先出于正德年间翰林编修陆釴所著《病逸漫记》。

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

到了著名的胡扯专家、大才子祝枝山所著《野记》对上述说法做了进一步艺术加工,细节更加活灵活现。剧本改成了宫斗,仁宗宠妃郭贵妃趁皇后生日进毒酒,不料被仁宗误喝。

仁宗郭妃以中宫诞辰,邀过其宫上寿,上亦往。妃进卮于后,后不即饮,上曰:“尔又为疑乎?”遽取饮之,妃失色,无及矣。俄而,上崩,妃自经死,时适雷。—《野记·卷三》

祝枝山这厮,惯会道听途说。仁宗皇后张氏的生日是4月7日,仁宗喝了毒酒还能拖上一个月到5月12日才死吗?真真地不值一驳。

结语:仁宗由于身体肥胖,必然有相关心血管疾病。他被李时勉气到,从而突然驾崩的可能性是最高的。至于宣宗暗下毒手的说法,目前并没有有力的证据可以支持。而野史的那些故事,大可一笑而过。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无伤大雅,信以为真则未免过于无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