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内向,正在让你和优秀渐行渐远

 个人发展精英会 2020-11-26


个人发展学会
陪你成长  持续精进

01

 学员提问:

子牧老师你好,我是小潘,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平时喜欢一个人默默的做事情,和同事交流比较少。

上班的时候还好,可到了中午休息,大家通常都是聚在一起吃饭,他们都有说有笑的聊天,我就很尴尬,不知道聊什么。

刚开始我还会刻意的去接几句,但有时候怕说的同事不高兴,后来慢慢就不说了。

现在每次吃饭或者出去活动的时候,我就像透明人一样,不能融入这个环境,让我都有辞职的想法了。

真的很郁闷,我其实很想和其他人一样,跟大家聊点什么,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希望子牧老师根据我的情况,给我一些建议,告诉我该怎么和同事聊天呢?

02

 子牧老师回答

小潘你好,我是子牧。

你说到自己因为性格内向,所以和同事之间没有什么话可聊,很难融入这个集体里,现在都有了离职的想法。

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状态,似乎和同事之间有一堵透明的墙,你走不出去,他们也进不来,这样的状态会让你产生很多负面情绪。

内心的自责和无所适从会直接影响你的工作效率,做一些改变是有必要的,但是这个改变一定不是跳槽,毕竟你换一个公司依然会遇到同事关系的问题,还记得吗?

之前我们在节目里说过的,换游泳池并不能解决不会游泳的问题,所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你可能会告诉我说,我性格内向,一直以来都不知道怎么和同事聊天。

在这里,我必须要纠正你的想法,这也是你存在的一个不合理思维,那就是因为内向所以不会聊天,似乎内向就等于不会聊天。

但实际上,内向和聊天之间既没有因果关系,也不存在对等关系。

内向只能说明你获取能量的方式是独处,例如你会在情绪不佳的时候,选择一个人待一会儿,感觉就会好很多,精气神都能得到恢复。

对于外向的朋友,他们获取能量的方式是社交,他们会在失落的时候找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喝酒、聊天,折腾完之后,失落感也烟消云散了。

所以说性格的内外向,区别只是在于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而从社交的的角度来说,两种性格都有可能成为聊天高手。

咱们看看郭德纲先生就能理解,郭德纲作为主持人、相声演员,在舞台给人一种幽默、风趣,特能聊、特能侃的印象。

但他本人在某访谈节目时说,自己私底下其实是一个特别安静、特别内向性格的人。

所以说内向和会聊天完全可以存在同一个人身上。说到这你可能会疑惑,既然不是因为内向才不会聊天,那自己是因为什么而不懂聊天呢?

原因有三个,接下来我们就针对这三个原因,给你支招,让你找到应对之策。

1

第一个原因是不敢说,害怕得罪人,这类朋友通常对自己缺乏信心,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担心得不到他人的认可,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有时候宁可委屈自己。

如果你是因为不敢说而不会和同事聊天,那我给到你的应对之策有2个,一个是认知,另一个是行动。

首先在认知上我们要清楚:我的想法并不代表其他人的想法,这个现象叫做感知差异。

心理学家曾对这个结论进行了实验,他们调取了一段酒店前台接待的视频,分别给20位酒店经理观看,并且让打分评价。

其中一部分经理评分很高,说接待员有礼貌、热情,和客户寒暄互动,最后送客户到电梯口,都是很不错的表现。

另外有一些经理人对接待员的表现非常不满意,直接差评,说明显客户比较疲惫了,你还和客户聊天,岂不是打扰对方,这个时候就应该快速办理入住手续,而不是还聊天拖延时间。

同一段视频,同样是酒店的经理,给出的观点完全不同,其实不仅仅是这个实验,在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是常见的。

你觉得同事因为自己说的话变得不开心,然后就不敢再说了,但很有可能他根本没听见你说什么。

你认为自己不受欢迎而远离他们,或许他们看来是你不愿意与他们来往。

所以当你因为某些担心,而不敢和同事聊天时,先告诉自己:“这事儿或许不是我想的这样。”用这样的暗示,给自己勇气,去尝试和同事随意的聊一聊。

除了在认知上做一些改变,在行动上,我们可以先找性格比较随和,比较好交往的同事。

尝试和他多互动,主动邀请一起吃午餐,主动分享等等,当与一个同事关系得到突破后,融入群体就变得简单多了。

我常给研修班的学员们说,工作占据了我们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其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同事,如果这部分的关系处理不好,就容易对自己的长期发展带来致命的阻碍。

2

不懂和同事聊天的第二个原因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是很多学员给我反馈出的问题,感觉突然加入他们的聊天会很尬。

在这呢,我给你方案是两步走,第一步,先听,谁在讲话,你就看着谁,用眼神告诉对方,我在听你说。

聊天本来就需要有说者和听者两个角色,当我们还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就先用听者的角色进入聊天中,这其实是一个很巧妙的方式。

特别是对一些表达欲望很强的同事,他很需要听众的,这时候你一边用眼神告诉他自己在听,一边可以点头,或者用简短的词语来回应。

例如:真的呀、不错嘛、这样啊,说的人就会感觉很爽,就愿意和你聊。

当你能胜任一个听众的角色后,你可以尝试第二步,用问、答、赞的方式来与同事互动。

例如当同事说自己周末去钓鱼,一上午都没一条鱼上钩,你可以问他说:“那你怎么能坚持一上午呢?”对方回答说:“没办法呀,其他人都不走,我也不能走啊!”

这时你可以称赞他说:“我还挺佩服你的耐心,换我,我肯定不行!”称赞完之后接着问:“你们在哪里钓鱼的?远吗?风景好吗?”等等相关的问题。

这样,通过问答赞的方式,就能将话题继续,而且这样的对话因为是对方说得多,加上你时不时夸他几句,那他的感受就是和你聊得很愉快。自然就能摆脱尬聊的状态。

3

不懂和同事聊天的第三个原因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其实和同事一起聊天,确实有些话题是不能说的,即便有人先提出来说了,也建议你不要接话。

例如关乎个人隐私的,无论是领导的隐私还是某个同事的隐私,还有一些抱怨的话题,例如对工资不满意、加班制度不满意、对领导不满意等等。

这些都是同事间聊天时的忌讳话题,这时你一句无心的话,都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警惕这些话题,除了这些之外,你要和同事聊什么呢?

给你两个应对思路,第一个是熟悉的同事,用熟悉的素材,平时大家喜欢聊什么,自己可以刻意的去做一些了解,是美容还是教育,穿衣还是美食,收集一些这方面的信息。

之前有学员问我说:“子牧老师,我对他们说的话题都不敢兴趣啊,怎么办?”

我告诉他说:“聊天的目的是为了增进感情,话题是否真的有兴趣,其实没那么重要,当你们关系融洽之后,你也完全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带入进来。”这样说,他也就释然了。

当我们面对不熟悉的同事,可以用第二个方案,就是联想。

例如刚刚我们说到的同事钓鱼,通过钓鱼可以联想到风景怎么样,鱼的做法,其他钓鱼的农庄,以及周末自驾游的去处等等话题。

通过联想延伸出相关的话题,不至于说完钓鱼就没话可说了。

好,到现在关于不会聊天的三个类型,以及他们分别的应对之策我就和你分享完了。

我们来回顾一下,首先我们说了要融入团队就得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同时纠正了内向等于不会聊天的错误观念。

然后我们针对不会聊天的三个类型:不敢说、不知道怎么说、以及不知道说什么,分别给出了应对之策。

希望发小们在实际中用起来。最后,我想和大家说的是:

职场中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的工作做漂亮,获得领导的认可,同事间保持大家都舒适的状态就好,不必太过追求。

作者介绍

子牧老师

估值10亿教育机构合伙人

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

南开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

国家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领域:职业选择与定位、情绪管理、目标管理、个人能力提升等。

咨询经验:6年教育行业咨询从业经验,帮助100+位职场人确立职场目标;深入了解IT、互联网行业的岗位职能,平均每2天帮助1位职场人梳理能力结构、优化简历撰写、辅导面试技巧,帮助学员重入职场,薪资提升最大幅度达200%。

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擅长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并会抽茧剥丝帮你找到根源,陪你一起确定可以落地改善和解决的方案。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