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把创业当作赚钱的方式,应该怎么做?

 个人发展精英会 2020-11-26

大家好,我是刘sir 。

创业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这些年在互联网行业,涌现出了很多明星创业公司和独角兽,也成就了很多互联网的大咖。

创业虽然有着高光时刻,但是也有很多时候是在低谷中徘徊,这一面可能也是很多人看不到,也了解不到的一面。

有很多朋友问我要不要去创业赚钱,记得之前有位研修班的学员就问过我:

他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管理,工作环境很不错,收入也算可以,但要达到理想的财务自由,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为此,他就想出去创业,他觉得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尝试着做各种各样的事情都赚到了很多的钱。

他就有些蠢蠢欲动,但是又舍不得目前稳定的薪资,所以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创业。

在这里,我想提醒下大家的一点是,很多人对创业的理解可能不是很客观。

事实上,在过去互联网发展的二三十年,是一个只要有个想法就可以去创业,就有机会成功的时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草根创业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很多媒体都提到,2018年就是这样一个分水岭,意味着草根创业的终结,而2019年的开始,意味着精英创业时代的来临。

那么201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从摩拜创始人的离开,罗永浩进入至暗时刻,贾跃亭的乐视失败再到他汽车梦的受阻。

那些在我们眼中耀眼的昔日明星,似乎都不怎么符合我们的期待。

在未来这个创业时代里面,创业可能对创业者有了更多的要求。

如果未来是一个精英创业的时代,那么他们身上应该有一些什么样的特质呢?

知名投资人,北极光风险投资基金董事兼总经理的邓峰总结了精英的3个特点:

有经验

年龄,大概是30到40多岁。

这个年纪有了一定的积累,相对来讲是比较成熟的。

他们不一定是科学家,但是有自己行业里的资源和人脉,对所在领域的技术、产品、服务以及用户需求的规律认知相对深刻。

有能力

这里的能力与纯粹的经验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比如经验是懂客户需求,能力是把客户需求总结出来敏锐的变成商业机会的能力。

在精英创业时代,如果有一个小想法就急着去创业,那成功的概率可能是九死一生的。

所以如果准备创业,需要谨慎考虑,在比较成熟的一种情况下去创业,这就需要有多年经验的积累。

当然如果只有经验,仅仅依赖于经验,就去创业也是不行的。

举个例子,一个教书10年的老师,觉得自己很有经验,就想按着自己原有的讲课套路创业去做付费课程就有可能受挫。

要知道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移动端对面的学生跟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是不一样的,需要你去适应,去调整,把自己的能力最大化。

这就还需要在经验的基础上,拥有敏锐的总结升维与持续进化成长的能力。

价值观

价值观与责任感、使命感相对应。

邓峰认为一个自私、不愿意分享的人,不可能拥有好的、有成长性的团队。

在过去草根创业的时代,有个想法就可以开始招人着手做,然后各式各样的尝试,因为互联网发展早期,试错成本低,高速的成长和回报还能掩盖价值观问题。

合伙人之间价值观不同、有认知差异,现实的环境还有机会让他们在一起磨合与优化重组。

但是当下越来越成熟的商业时代,不再是有机会就成,需要你精准制胜。

在互联网下半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对于创业公司的管理、商业模式成熟度、价值观等等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

就拿价值观来说,我们公司创业的五条价值观:简单、生猛、疼痛、向善和意义感。以及我们开办职业精英研修班的使命追求:“让迷茫的人不迷茫,让优秀的人更优秀!”

就是保障我们公司在过去发展的过程中克服各种折腾的利器。

是维护一个公司能够持久、有耐心走下去的定海神针,也是我们公司解决冲突,自我调试、不断为用户体验优化产品和服务的动力之源。

在这个商业成熟度越来越高的精英创业时代,对创业者、对公司有了更高的要求,那对公司里的每位具体的职业人也会有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个整体,需要确保行动一致,所以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必须能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才不会被抛弃。

但是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怎么提升自己,或者说已经面临着被淘汰的窘境,那就跟我们的职业辅导师聊聊吧。

他的微信是:gerenfazhan001,让他帮你进行一对一的现状分析,理清楚你遇到的问题和处境,并给你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和完善的发展建议。

在通往成熟未来的时代里面,我想告诉大家请更理性的去面对创业这件事情。

不要觉得到处都是机会,还停留在一个传统的草根创业时代的幻想里,要有精英创业时代已经来临的意识并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

先要深度的自我反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创业?

我想说,创业不应该只是纯粹的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大的价值追求和自我意义感的实现。

赚钱是创业自然而然的结果,也是很多创业之外的其他职业选择,比如各类手艺人、科研人员、职业人等等自然而然的结果。

从我个人来说,在创业之前就想做好一个职业经理人。

我选择创业是因为我在磨铁,在原来的公司里面,可能没法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然后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我才去创业。

创业的金钱回报也一定是来源于你对社会创造了价值,所以我不大建议年轻人为了钱去创业。

如果大家想挣钱,方式其实有很多,比如努力让自己成长成为一个高管,再比如有一技之长,成为一个手艺人赚到很多的钱。

我前面有一篇文章还专门讲到,发倔自己的价值,把价值最大化,如何实现财务自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翻。

所以创业并不是唯一赚钱的方式,大家也一定不要为了创业挣钱而去创业,而是应该储备足够的能力积累、足够的经验积累、足够成熟度的价值观认知,然后再去创业。

那么年轻人可以创业么?当然可以。当你有条件,真的有想法的时候,我鼓励年轻人去创业。

但是年轻人创业一定要更清晰的理解自己为什么去创业。

大学毕业之后,你有些想法,尝试着把创业当做一个测试自己想法实现的方式,这是可以的。

除此之外年轻人创业一定要认识到的是,这次创业很可能就是九死一生的。

如果失败了,没有关系,因为年轻就是资本,因为年轻,失败了还可以再来。

而且创业本身是对个人综合能力的锻炼,是一次很好的成长契机。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么你成功的概率也会更高。 

刚刚我们提到,年轻人创业需要一些允许的条件作为基础。如果在自己能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去创业,带来的后果可能是背负不了的。

所以,在节目的最后,我给年轻人创业总结几条小建议:

第一,有合适的商业模式,有它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因为没有独特价值的机会,是那些更富经验和资源的老手的机会。

第二,有合适的团队,团队成员有互补性,都认同这件事情的意义感。对于毕竟资历尚浅的你来说,有合作精神的团队是你的依靠。

第三,有相应的资源支持,这个资源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第四,带来的后果自己能够承受得起。

第五,放平心态,年轻人创业是很宝贵的一次体验。

“个人发展学会&六人行新书上市”

欢迎大家扫码抢购!

作者介绍

刘sir

个人发展学会会长

《思维的精进》作者

磨铁前首席战略官兼运营副总裁

财经实用成长类图书品牌“黑天鹅图书”创始人

26岁做总经理,29岁当总裁,33岁融资千万创业。他与李开复、时寒冰、宋鸿兵、陈志武、罗振宇、乐嘉、李德林等众多大咖深入合作,带领团队为他们策划出版了《自控力》《拆掉思维里的墙》《人生不设限》《罗辑思维》《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等超级畅销书……是业内公认的“畅销书金牌推手”!

👇

想要

找到个人优势,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搞定高薪有价值的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

提升工作能力,避免无效努力?

快速突破职业瓶颈

提高个人情商,拯救职业危机?

打破职业倦怠期的魔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