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其让所有人满意,不如让领导更满意

 个人发展精英会 2020-11-26

01

 学员提问:

少毅老师您好,我是慧君。

在甘肃工作2年多了,我刚进这家公司两个多月,领导似乎还挺欣赏我,就交给我一份很重要的工作让我来主导,和我同时进公司的蕊蕊配合完成。

事情本来进展的很顺利的,可就在工作交付的前一日,蕊蕊负责的一些事情出了纰漏,虽然说我们及时解决了,但蕊蕊却跑到领导面前恶人先告状,把过错都推脱给了我。

我很无奈,又不敢反击,怕自己在领导心里的形象会拉低,所以就想着希望下次能够好好表现。

可是我发现,从那以后,领导有什么新工作都交给蕊蕊来负责,似乎好机会都轮不着我。

我不想被领导误解,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认可,少毅老师,我该怎么做才能让领导认可我的表现,信任我呢?

02

 子牧老师回答

大家好,我是少毅。

相信很多人都有慧君类似的经历,事情总会没有向我们预料的那样完美,也总有各种理由导致我们眼前的事情没做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

有这么一句话:你有你的逻辑,世界另有逻辑。

我们自己的逻辑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认为只要做好了这些事情,别人就会认可我们,我们就会更成功。

然而这个世界的逻辑是,当你能够为大家创造更大的价值,大家就会给你更多的机会。

这个世界,需要看到的是你能为大家交出超预期的好结果。

我有一个学生,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读研,后来她专门邀请我去清华大学转转,在此之前我还真没去过清华。

我们走到了清华的一个大礼堂,在南端的草坪边有一个日晷,日晷上面写着四个字:行胜于言。

我笑着对这位学生说:你之所以能保送到清华,就是做到了这四个字。

这个学生大一的时候就来上过我的课,她本科虽然也是很不错的大学,但是和清华还是有点距离。

然而她从大一开始,几乎门门课都是第一。

除了成绩优异,大一带着同学们参加校排球赛得了第一,大二参加机器人大赛得了第一,大三参加清华大学的网络与计算机夏令营表现优秀,最终免试保送清华,是她们专业的第一人。

我对她的大学四年比较了解,她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绝对不是她一个人默默努力的结果,每一次的机会和挑战,她都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支持与鼓励。

记得大一的时候,她向我诉苦,自己一点不想参加校排球赛,她觉得每天训练,特别耽误自己学习,但是同学和老师都知道她体能很不错,希望她能作为主力参加。

当时我告诉她,大学最需要的不仅是好成绩,还要有在同学和老师中的影响力,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最终她咬紧牙关,取得了比赛的第一名,这是他们学院十年来第一次夺冠,后来就因为这次冠军,同学和老师对她更加信任,学院的很多机会都给了她,才有了最终保送清华的成绩。

我之所以说她行胜于言,原因就在于,她总是能够咬紧牙关,最终让所有人都满意,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其实行胜于言,就是超预期交付。

无论是不是自己选择的事情,只要做了,就要做到超出别人的预期,给别人惊喜,让别人看到我们的实力,最终获得别人的信赖,收获更大的影响力,拥有更多的机会。

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只是自己埋头苦干,或者等待让自己一鸣惊人的机会降临。

正确的做法是抓住每一次机会,持续超预期交付自己的工作,向身边的同事、领导、合作伙伴释放自己能够为大家带来更多价值的信号,逐渐吸引来更多的机会。

想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创造自己的价值,赢得升职加薪的机会,可以添加我们职业辅导师的微信:gerenfazhan005,让他帮你一对一分析现状,告诉你自己欠缺哪些方面的工作能力,如何去提升,帮你尽快赢得升职加薪的机会!

超预期交付就是创造惊喜,创造高峰值体验,那如何做到超预期交付呢?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超预期交付的线索:

1、超出对方的预期去完成任务;

2、超出自己上一次的表现完成任务;

首先说超出对方的预期完成工作,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带着一定的预期的。

比如我们打算去某一家餐馆吃饭,你在某款APP上看到了介绍,觉得还不错,于是就有了一个基本的预期。

餐馆满足了你的预期,顶多算是合格,这时,你不会有额外的感受。

但如果某一个菜味道远远超过你的预期,如果他们的装修更加独特,服务更加贴心,如果餐馆再额外给你一个果盘,果品配得又非常用心,这就会形成超过你预期的用餐感受。

如果是这样,这家餐厅就会在我们心中有了口碑,我们下次就会愿意来,还会推荐朋友来,这就是超预期交付带来的影响力。

其实我们经营自己的影响力,就像经营一家餐厅,想想身边的同事和领导交代我们一个工作,就是在体验我们的“服务”。

如果我们的态度差,交出的结果也不好,他们一定会在心里嘀咕,即使嘴上不抱怨,心理也会降低对我们的预期,就不会将重要的工作,更好的机会给我们。

我们影响力自然越来越小,机会越来越少。

也许超过别人的预期并不容易,那么我们可以转变一个思路,那就是超出自己上一次的表现交付结果,毕竟有可能我们能力有限,需要完成的任务也确实比较难,但是也没有关系,只要我们表现比上一次好就行。

有一次,我去中广核集团(也就是大亚湾核电站的母公司)参观,看到墙上贴着一句话:"一次性把事做对",我有点意外,但更多是震撼。

一个核电站,那确实要一次性把事做对。

核电站一旦出错,一旦没有做到足够好,没有符合要求,那是会有灾难性后果的,所以他们对工作结果的容忍度是0,绝对不能有差错。

不过幸好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不需要面对这样可怕的后果,我们对工作的不足和失误是有相当的容忍度的。

只要满足基本的要求,其实都是可以的,那么我们就先做好,然后下次再做得更好。

比如更早完成,提前上交,质量更高,方案更多更完善等等,这些都是比之前更好,都是在超预期交付。

这里我想提倡一种超预期交付的“敏捷工作法”,是让我们高效努力,持续优化的方法。

持续优化就是一次比一次更好的“交付”。

举个例子,好比有两家餐厅,传统的那家餐厅,一口气把客人点的10道菜全部做完,然后一起上。

这样的问题是,客人要饿着肚子等半天,而且,万一太咸或者太辣,没有任何调整的余地。

而“敏捷”餐厅的做法,是先上一道菜,给客人垫垫肚子,然后问问客人的反馈,还可以根据客人的反馈,再做一些调整,然后再几道菜、几道菜地上完。

具体说,敏捷工作法包括两个要点: “最小可交付”和“持续迭代”。 

当你面对一项任务的时候,“最小可交付”,就是那第一道菜。

通过反馈,再“持续迭代”,也就是不断地把后面的菜陆续炒出来,然后不断超出对方的预期,最终让对方看到我们的成长和诚意,这就是超预期交付。

要想成为具备影响力的领导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超预期交付自己的工作,做到行胜于言。

我是少毅,在个人发展学会,我们一起成长,不断精进!

作者介绍

少毅

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

个人发展学会合伙人

个人成长类超级爆款畅销书

《反惰性思维》作者

国内首家职业思维研究机构合生商学院-职业精英研修班总教官。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权威杂志《意林》集团前高级讲师,通过数百场线下演讲,影响数十万人,被学员誉为最有影响力的明星讲师;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985高校特邀职业规划讲师。

他的音频节目在喜马拉雅、蜻蜓、网易云音乐、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等各大平台首页轮番推荐,全网收听量已达数千万;他的线下一对一咨询2000元/小时,被称为最贵的85后职业规划师;积累数千1vs1咨询案例,指导5000+人成功找到好工作,累积超过3500小时课程研发+授课经验,职业四维判定模型与动态平衡理论的创造者。

他的培训学员遍布香港、澳门、悉尼、东京、法国、非洲等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学员多在阿里、腾讯、百度、头条等众多一线公司担任要职。

👇

想要

找到个人优势,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搞定高薪有价值的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

提升工作能力,避免无效努力?

快速突破职业瓶颈

提高个人情商,拯救职业危机?

打破职业倦怠期的魔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