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米市场大洗牌!即将开启供需新格局

 大数据行业观察 2020-11-26


玉米收储政策在今年有了实质性的调整,就是临储取消了,表面看这无疑给玉米的市场带来一个利空的打击,但而后的一系列政策和针对东北地区实施的玉米种植补贴细微布局调整以及对进口配额压制的调整,又让这个玉米市场焕发了点点生机,似乎又让大家看到了一线曙光。政策的不断更新,充分反映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政策面在不断地寻求这一个市场的真实需求和更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农业发展路线。

特约撰稿人天宇,文章来自农产品期货网独家原创

市场担忧

我们从本季玉米上市伊始就可以看出,市场对于国家取消玉米临储带给市场负面影响的担忧,首先挑起这个导火索的无疑是从玉米穗的上市收购开始大幅压价,似有宁可收不到好货也要保障自己在后市不至于赔钱,要以最保险的价格来求自保的心态,这种心理上的操作致使在秋收期间玉米穗曾经随着上市量的不断加大价格一路下滑,一直滑落到老百姓实在承受不住赔掉种植成本的极限。随着价格的迅速滑落,上市量开始逐步萎缩,农民种地的保障几乎成为了市场泡影,同时广大的贸易商也徘徊在政策与需求的两难之间,没有了操作方向。

烘干设备立足基层粮食行业的唯一保障

当然笔者还是坚持以前自己的观点,烘干设备依然是未来多年作为一个立足基层粮食行业的唯一保障,这也是在逐步顺应我国当下农业发展形的唯一出路,大产业,集约化,数字化以至于未来即将到来的农企对接的一个开路先锋,因为小打小闹的粮商粮贩随时可能会被这个行业淘汰出局,为什这么说?土地流转的兴起大家完全可以看到,农业产业化进程正在迅速的在我国形成,未来的粮食链条上将是一个集约化的产业化的新气象,相当部分的农民会被迫离开土地(迫于种植成本的不断提高、利润的不断下滑、年轻人的不断被城镇化、农业人口的持续流失)。没有实力或者没有超前意识的朋友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迫离开这个行业,而在最近这几年烘干设备也正在接受国家环保政策的折磨(随时有可能会被停产严重者关),不更新换代,不跟进时代的发展也将会被淘汰,在这个被淘汰的过程中也给玉米市场价格带来极不稳定的因素,所以表面看玉米价格的波动似乎是天气的影响很大,实际上是我国对于环境治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未来玉米的基本走势

首先在前期政策所做出的削减玉米种植面积和取消东北临储玉米的前提下,政策有在东北地区给予了玉米种植补贴和用粮企业补助,这种抑扬顿挫的政策调整无疑表露出政策面对于玉米市场的稳定向好充满希望,而不是某些朋友认为的玉米将万劫不复。很简单一点,我国库存玉米是否庞大到市场所传言的焦头烂额很难说哦!即使有可能,那么国家不会让它贬值的成为一堆臭狗屎。如今所有针对市场的政策调整,既是对前几年政策的纠偏,也是对我国在国际粮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次攻坚战,甚至说是一次高智商的战役!基于这种背景,笔者认为未来的我国粮食市场是极为波动的一个状态,所以不要拿你的经验来思考它的动态,如果你留意过股市的动荡,那你就可以感受到粮食市场的残酷了,这个动态可能会持续几年,这个市场的较量是政策面与粮食贸易商的较量,更是对国际粮食贸易格局的较量,因为这个博弈的结果关乎到未来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我国农业迫在眉睫的转型是否能够成功。某些朋友可能会说,你说的太邪乎了!笔者的话是否邪乎,不久的几年后你就会看到结果了,时间会让很多人清醒的。

当前玉米形势

从笔者了解到的当前各地玉米销售进度可以感受到,今年玉米上市量比往年要迟缓,当然主要原因还是价格的持续低迷,百姓收益受损,售粮积极性受到打压。其次,市场价格一波三折,波动过于频繁,各地摊点及贸易商收购不积极,市场购销两不旺。当前主要的玉米市场活跃地为河南黄河流域、河北中南部、山东大部、山西中南部、东北地区,近日尤以东北地区上市量偏大,河北、河南、山西进度迟缓,山东与往年相比尚可。由于各地价格上下波动较大,企业、贸易商、摊点、百姓一直处于精神疲劳状态,很多朋友询问我未来玉米价格将会有怎样的变化,会不会大涨或大落?从当前的玉米售粮进度看,绝大部分地区年前的上量会比往年偏少,这给明春玉米市场的可操性预留了相当的空间,就像今年麦秋时我发文章和大家说,今年你存小麦你赚不到钱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国家给你机会你不把握,年前玉米上量受限,尤其是受环保政策控制的区域。如今农民惜售和观望情绪仍在,玉米价格的频繁波动和小麦价格不断刷新高的刺激下逐步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售粮心理的建立和环保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强,会给年前玉米价格一个小小的支撑。同时,玉米的抛储政策的停止和对东北地区的宽松政策也使得企业的采购较为积极,虽然近几日东北地区受上市量集中的影响价格有所回落,但个人认为这也应该是阶段性的调整,市场很快就会恢复到一个较为平和的状态。

年前

近日受港口玉米价格的波动,山东企业的进厂价格也在这几天趁火打劫开始一波下滑震荡调整,虽说山东、东北是整个玉米市场的风向标,但我们也该看到也仅仅是一个风向标而已,年前山东的玉米到货基本以当地为主,外调少有用粮,所以山东的进厂价格难以对河北、河南、山西形成绝对性的影响,只能做一个参考性的对比。东北的贸易针对性为南港,虽然东北粮价格质量都具有明显优势,但目前对于上市量还处于畏畏缩缩的华北市场而言显然影响甚微,东北、山东地区阶段性的供应偏大造成价格的回落实属正常,朋友们完全没有必要杞人忧天,因为就目前的市场供应力量来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水漫灌式的供大于求,各需求企业的收购价格亦不足以调动起基层收购的积极性和大批量的存储,更不是天气转暖,不管价格高低农民不得不卖粮的时候,趋紧的市场只不过是阶段性的因噎废食,喝口水缓缓劲儿而已,马上就会过去。企业处于不缺粮源的阶段,百姓处于不缺钱的时间,企业随用随收,上货量大了压压价,感觉上量小了提提价,百姓缺钱的、嫌占地界儿的、担心明春卖粮的集中怕落价的,年前就卖了,不担心这些的农户是一定要等到明春才卖的,而基层收购上目前上量可以说也会是马马虎虎,出于对市场的担心而购销平淡,所以综合这些客观因素,年前的来回价格踩踏,随时会出现,波幅有限,更难以持久。

年后

年后玉米市场恐难以平静,个人认为会有一个机会留给朋友们去操作,因为会有一个相当庞大的存量在明年春天释放出来。今年春节比往年提前,也就是说明春春长,玉米上市时间长,量大,农历的二月份又将会是一个折磨人的时间段,玉米价格大幅下探成为可期。考量明春玉米正式上量期间价格回落至(进厂低价0.8元/斤左右正常),从前期上市的玉米产量较差可以预计出本季玉米后市会出现个缺口期,而从今年抛储的节奏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明年的抛储可能还会加码,质量和价格亦会有所提高。同时,通过今年生猪价格长时间段的坚挺和养殖利润的诱惑,我们也可以预期明年养殖业可能会出现一个逐步回暖的节奏,存栏量将会有一个大的上量,饲料业将会有一个玉米用量的大幅提升,对玉米市场后市的价格会有一个绝对性的支撑作用。由于我国加强了对进口玉米的节奏控制,并积极补贴东北的玉米产业,目前的东北玉米价格基本与国际玉米价格持平,具有了一定的优势,这为东北玉米南下的消化带来了很大的空间,而华北玉米则失去了南方市场或者说走港的机会,那么就只有内销,阶段性的供大于求在所难免,价格上会出现一个很好的把握机会,这也就为朋友们在基层收购上(0.75元-0.8元/斤)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窗口。同时大家最应该注意的是在收购时期最重要的是你的机会可能会稍纵即逝,为什么这么说?本季玉米注定会一波三折,在整个玉米收购期间,价格的波动会一直困扰着你,企业、贸易商之间的供需拉锯战此起彼伏,你需要有足够理性清醒的头脑去应对这个让你头疼的价格波动。


当前玉米市场战略性建仓机会来临!

   --特约撰稿人梅雨

文章来自农产品期货网独家原

11月末在经历了近一个月因天气及物流引发的玉米价格逆市上涨以后,国内玉米开始理性回调,特别是南北港口玉米到货量增加,其价格开始冲高回落,并一度降至11月初水平。短期来看,市场阶段性供应缓解以及东北局部新一轮玉米上市高峰来临,市场整体进入疲态,不过对于我国港口现货市场而言,阶段性供应缓和应是终端企业择优策略入市的好时机。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冲高回落

伴随着近两周东北玉米上市量的增加以及铁路运力紧张问题有所改善,南北港口玉米集港量明显上升,进而促使其玉米价格冲高回落,截止目前,锦州和鲅鱼圈港内贸易商收购15%水以内,霉变2%以内烘干新玉米收购价在1710-1730元/吨,理论平仓价为1760-1780元/吨,均比上周下降20-40元/吨,市场预计11月底北方港口新季玉米收购价将下降至1640-1680元/吨之间。另据了解,目前广东港口新季玉米报价1930-1950元/吨,实际成交价1900元/吨左右,广东港口玉米价格自上周以来累计下降近100元/吨,随着船期陆续到货,库存增加,贸易商报价心态趋弱,饲料企业采购谨慎,市场预计11月底南方港口玉米可能回落至1850元/吨附近。

北方港口集港数量明显增加

在保煤炭运输的基础上,近日东北相关部门加大了粮食铁路运输的力度,其中黑龙江铁路运力增加,在玉米外运日均装车1000车以上水平基础上争取集中使用散粮车,日装车量达到1500-2000车,近期北方玉米集港量明显上升。据了解,截止目前北方四港玉米库存为308.6万吨,比11月中旬增加33.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1.4万吨,2013年以来均值为277万吨,其中鲅鱼圈185万吨(2013年以来均值为130万吨,目前压港严重),锦州港104万吨,北良港9.6万吨,大窑湾10万吨。

广东港口玉米库存逐渐恢复

11月末随着到港船货增加,广东港口玉米库存逐渐恢复,贸易商报价普遍下调,南北港口贸易利润缩减至20元/吨,比上周下降70-80元/吨。据了解,截止目前广东港口国产玉米库存28.5万吨,比上周增加1倍,比上年同期增加16.8万吨,此前库存水平大多低于上年同期,其中蛇口港2.8万吨,安华山2.9万吨,光明峰6.6万吨,妈湾2.8万吨,新唐山海2.6万吨,新港4万吨,海洋之化1.7万吨,麻涌5.1万吨,其他为0,同时目前贸易商销售心态已经转变,预计后期南方港口玉米价格仍以下降为主。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进入11月份以来伴随着南方港口进口谷物到货量减少,且粮源不断消耗,高粱、大麦和DDGS港口库存水平已降至20万吨左右,远低于9-10月期间80万吨水平,不过考虑到今年10月下旬以来中国大量购买高粱、大麦合计超过150万吨,且主要在广东到港,业内预计未来三个月(12月至明年2月)到货的谷物将抵消一部分内贸玉米需求,相当于减少广东港口一个多月消费量。

国内优质玉米供应前景堪忧

对于今年已经收获的新季玉米而言,其整体品质自收获之日开始已引人担忧,近段时间除了新疆北部、内蒙古地区持续降雪天气以外,21日至24日受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过程,平均气温将普遍下降6~10℃,部分地区下降12~16℃;陕西南部、黄淮西部、江汉北部和江淮西北部等地将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虽然降温有利于东北玉米顺利上冻脱粒,但雪量过大同样不利于玉米上市,尤其是华北产区。据了解,近期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玉米上市节奏普遍偏慢,导致市场持续处于紧平衡状态,粮价呈现坚挺向上趋势,而山东作为用粮大省大部分用粮企业库存水平保持在低位,粮价极易因短时缺粮而上涨。同时,在近期华北地区持续降水以及气温同比偏高的影响下,近期关内不少地区玉米品质再现,据悉目前山东部分地区玉米水分依旧可达到20%左右。一些粮商反映,前期收获时品质尚可的玉米在经过储存以后出现不同程度霉变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安徽等地,主要是黄曲霉毒素超标。受此影响,关内陆区一些饲料企业开始采用东北优质玉米,同时华北玉米外运性价比优势也相对降低。尽管年前国内玉米现货价格下跌空间可能有限,但年后品质下降,农民手中余粮水平不低是否会给市场再度带来压力,值得关注。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今年国内优质玉米供应前景堪忧,因此建议广大用粮企业在春节前择优入市。

总结

 在东北玉米上市量放大,下游进一步扩大需求恐乏力的情况下,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可能继续回调,只是其回调空间视东北玉米上市节奏和区域而定,同时11月临近尾声,12月开始下游用粮企业年前备货即将拉开序幕,今冬天气、玉米质量依旧是我们的关注点,笔者认为回调阶段择优而入可以看做是一种战略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