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融创“大手笔”,资本牙口好还是与万达感情深

 谭浩俊 2020-11-26

不顾一切收购,融创表现得如此疯狂,可别应了西方的谚语,先疯狂,后死亡!

谭浩俊【原创】

150亿战略入股乐视以后,融创再出“大手笔”,由万达以注册资本金295.75亿元的方式,将南昌万达文旅项目、合肥万达文旅项目等十三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转让给融创,并由融创承担项目的现有全部贷款。融创房地产集团则以335.95亿元,收购北京万达嘉华、武汉万达瑞华等七十六个酒店。两项收购,共计631.7亿元。

显然,这是一次很少有人想到的收购。因为,无论是酒店还是文化旅游,都是万达转型的重要筹码。特别是文化旅游,更是被王健林当作宝贝,力争在这里创下新的辉煌,再现万达成功转型的风采,怎么说转让就转让了呢?而融创到底有多大的经营能力,能够把万达这个摊子接手过去,且出手就是600多亿元。要知道,融创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120%,属于高风险企业,再把万达的这些资产接过去,能不能承受,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那么,融创的这次收购,到底是资本的牙口太好呢,还是与万达的“感情”太深,来帮王健林解困。既然王健林做不好的产业,孙宏斌就能做好吗?要知道,融创是以玩资本的高手,虽然房地产业做的也不错,但与万科、恒大等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就是与万达相比,也没有优势可言,那么,融创收购万达两大板块业务,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万达的资金,到底是从何而来呢?

 据悉,融创用的都是自有资金,其账上有900多亿货币资金。问题是,其高达120%的资产负债率,又足以能够说明,其所谓的货币资金,更多的可能是负债转化而来。最终的结果,只可能两种:一是利用拿到手的资产,继续通过银行等负债,形成负债式扩张;二是注入其掌握的上市公司,把风险转嫁给股民。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融创可能都只是“中间人”,亦即资产与负债的“中间人”,风险与收益的“中间人”,有利润,与银行等共享,有风险,则全部留给银行和股市。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之间的收购行为,完全是市场行为,别人管不了。问题是,融创作为一家高负债企业,其收购行为可能就不只是企业行为了,就要看其负债结构了。如果负债都来自于银行,那相关银行就应当过问,应当对自己的负债进行风险评估。不然,一旦企业出现问题,风险就会立即转嫁到银行身上,成为银行的风险。那么,相关金融机构有没有对融创的收购行为进行过风险评估和研判呢?为什么能够容忍一家高负债企业疯狂收购呢?

相反,如果融创是依靠股市来融资,象这样的高负债企业,风险也是相当大的,其股市融资也是比较明显的利空。而近年来,类似于这样的融资并不少见。为什么股市始终低迷不醒,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资产质量不高都有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有关方面也要对融创的收购行为予以关注。毕竟,它会影响到股市,影响到股民的利益。

可以肯定,万达所以把自己喜欢的板块转让给融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回A股上市之路太不畅通,在香港市场私有化以后,迟迟不能在A股上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万达的资金风险,负债率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做出忍痛割爱的行为。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与万达面临同样问题的融创,为什么还能以这么样的“大手笔”进行收购呢?难道融创一点也不担心这样做有风险吗?唯一的可能,就是已经绑架了银行、绑架了地方政府,甚至绑架了证券市场。只有高度绑架,才能目空一切。

 万达的问题解决了,相关贷款也偿还了,融创的风险却大大增加了。接下来,我们担心,融创会将相关资产通过注入乐视等平台,从股市上获取资金,以减轻资金压力。到时候,对股民来说,是祸是福,就很难说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融创收购万达资产,不排除与即将全面接手乐视有一定关联。

也正因为如此,对融创的此次收购行为,只能更多的表示关注,而无法做出合理判断。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只有孙宏斌心里清楚。有一点可以肯定,融创已经是一个高负债企业、高风险企业。以如此大的手笔收购万达资产,也可能是为了掩盖风险,并以此来转移和化解风险。至于能不能做到,只能看、难以猜。

恭喜王健林,祝福孙宏斌。愿这样的恭喜与祝福能够永恒,也能够只听到美好的消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