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停乱放是不是共享单车的“死穴”

 谭浩俊 2020-11-26

乱停乱放是不是共享单车的“死穴”

谭浩俊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但决不要将其当作共享单车选定的死穴。

如果真的成为死穴,只能说明各方没有重视乱停乱放问题,没有真正担负起责任来。

共享单车自诞生以来已近两年,原来曝出的问题有改善没?近来,记者对共享单车进行了“回头看”,发现企业加大了运维力度,保安等也加入到共维“朋友圈”,乱停乱放问题有所好转。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确实给广大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甚至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很多居民锻炼身体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退押金难等,也困扰着广大居民和有关方面。特别是乱停乱放,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点。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好乱停乱放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共享单车的发展,影响到共享单车的进一步推广。

事实上,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问题,已经超出了企业所能控制的范围,产生的不利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尤其对城市管理产生的压力是比较大的。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乱停乱放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一道难题,但是,它并非共享单车发展的死穴,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关键就在于,如何正视问题,共同去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把问题推给哪一方。如果谁都不愿承担责任,不愿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把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解决好。那么,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取缔共享单车。显然,这也是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的,是因噎废食。

实际情况是,企业只要重视起来,社会各方面也能积极配合,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可不,北京等地只是稍做改进和加强,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现象就已经明显改善了。这就进一步告诉我们,办法是有的,手段也是的的,就看愿不愿意去想、愿不愿意去用、愿不去做了。譬如成都对使用共享单车者建立信誉制度,发现乱停乱放就由平台扣除信用分,达到一定分数就禁止其使用。又如一些地方的公司门卫、保安、街道办事处人员也加入到共享单车的管理中来,纠正和制止乱停乱放行为,使共享单车运维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如果有一天,一些共享单车使用者也加入到运维的“朋友圈”中,及时制止乱停乱放行为。那么,乱停乱放就会成为过街老鼠,最终达到整齐停放的目的。

我们说,一项新生事物的诞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风平浪静。出现问题以后,如何处理、如何解决,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如果只看到问题的存在,只抱着批评、指责的态度,甚至彻底否。那么,就没有一项事业可以真正发展起来。尤其象共享单车这种比较容易产生问题的领域,就更要用宽容、理智、冷静的方式对待,既正视问题的存在,又不因为问题的存在就一棍子打死,行业发展就会比较顺利,也比较健康。

也正因为如此,在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上,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各方,抑或是使用者,都应当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多想办法、多出主意、多采取措施。可以不寄希望于一个晚上把问题全部解决好,但一定要让问题越来越少。首先,企业要完善管理办法,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就乱停乱放问题来说,象成才市那样建立信誉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达到一定的违规停放记录,就禁止其使用,还是能够对使用者产生一定约束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共享单车非一个企业所为,这就需要各共享单车企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把乱停乱放的情况集中到一起,共同对不好好停放者实施禁骑,切不要有的实施信誉制度,有的则不实施,导致乱停乱放者有空子可钻。

其二,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牵头组织作用,协调好各方关系。对相关的企业、乱停乱放比较多的区域等,组织企业用好信誉制度信息共享,协调相关地区的街道、企业、保安公司等共同制止和处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等。

再者,积极发挥媒体、社会公益组织、义务值勤人员等的作用,加强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监督。虽然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但是,真正乱停乱放的人员还是少数。如果各方的作用都发挥出来了,提醒也到位了,宣传报道能够跟上了,对这种行为的约束力还是很大的。特别对被禁止使用者的名单出来后,必要时可在媒体公布,以警示其他人。

总之,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但决不要将其当作共享单车选定的死穴。如果真的成为死穴,只能说明各方没有重视乱停乱放问题,没有真正担负起责任来。

谭浩俊【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