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挖掘增长潜力,生产要素如何市场化配置,需破三个难点

 谭浩俊 2020-11-26

挖掘增长潜力,生产要素如何市场化配置,需破三个难点


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了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及重点改革任务,并就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等作出了部署。

得了很大进展,也在很多领域实现了比较大的突破。特别是资本,已经在多数方面与国际接轨,并引入了很多好的国际经验,基本实现了按市场化要求配置资本要素。其他要素方面,也都进行了积极改革,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新的突破,并积累了一定经验。

由于要素市场改革涉及的痛点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一般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与商品、服务等已经基本全面市场化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使要素市场能够比较好地步入市场化轨道,由市场决定要素配置,由市场评价判断要素配置的质量与效率。很显然,意见就是从这个角度入手,对要素市场体制机制的建立以及制度建设等提出要求,推动要素能够向先进生产力转移,推动要素市场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要素配置的质量与效率。而从要素市场的实际来看,要实现要素市场的市场化、实现要素配置的高质量、高效率,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难点需要突破。

政府的有形之手如何发挥作用,无疑是要素配置能否真正市场化的关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但是,这个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在于政府放权,在于政府的有形之手能够退出应当由市场来决定的领域和环节,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如市场监管、规则制定、行为规范等,其他的,则全部放给市场,由市场来决定。以土地交易为例,在交易规则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很多方面仍然掌握在政府手里,自然,交易的公平性、公正性、合理性、透明性也就不可能强了。最终,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暗箱操作、私下交易、贪污腐败等方面的问题。又如资本要素,在资本市场已经比较发达,投资者等也已经比较了解资本、懂得规则、熟悉交易的情况下,有形之手仍在指挥着完全应当交由市场的交易行为,而对市场影响交大的内幕交易、、违规行为、信息不实、套现等,却放任不管,或管不到位。自然会出现资本要素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也难免各种违法乱纪问题发生了。所以,必须规范好政府有形之手,让有形之手能够在市场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垄断能否打破,对于实现要素配置市场化非常重要。要素配置不公平,要素配置质量不高、效率较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垄断的存在。因为,就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垄断行业还存在,且比较多。由此,资源配置、特别是要素配置就不可能公平。且要素在配置过程中,不仅仅是垄断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不公平,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在要素配置上也存在不公平现象。事实也是,只要在要素配置过程中,存在的特殊群体,规则就不可能适用,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要素配置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市场对要素配置也不可能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意见的发布,对如何打破垄断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知道,意见的指向,是要推动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而垄断行业、国有企业中,存在很多已经不适应现代化要求、不符合先进生产力特征的东西,如何打破、如何退出、如何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十分重要而关键。否则,意见的落实就存在着很大的阻力。

在政府有形之手和垄断等方面的难点都能够取得有效突破的前提下,如何制定规范、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交易规则,也是要素市场化配置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因为,干扰市场的外部因素消除之后,就在于市场内部的规则和机制了。特别是规则,是决定要素能否真正市场化配置的关键。科学、合理、规范的交易规则,对要素配置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促使要素配置向着高质量、高效率转变。反之,就会对要素配置产生相反的作用与效果。因此,如何按照意见要求,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交易规则,对包括交易程序、交易方式、交易手段、交易价格、交易行为约束、交易错误惩罚等,都能有明确的规定与规则。

当然,如何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运行体制、活动范围等,也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和制度。但是,上面分析的三个方面,则是要素配置能否高质量、高效率、市场化的重中之重。如果做好了,要素市场化配置也就能基本到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