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 在印尼,为何宗教非常重要?

 印尼视角 2020-11-27
加入印尼视角圈子,里面甚是热闹,就等您的加入了!!
(点击小程序即可加入)

尼并非是一个宗教国家,但是宗教已经成为这个群岛国家不可或缺的意思形态的一部分。印尼小孩子从学前教育之前,就开始被灌输宗教思想,行走在印尼,经常会被问信仰什么宗教?如果回答没有宗教信仰,印尼人就会觉得不可思议。

小编从未经历过像印尼这样虔诚信仰宗教的国家,在雅加达的公司办公室,安静的小角落里面专门准备一个房间,让印尼员工祈祷使用。在外岛工作期间,经常与司机连续开车十多个小时,拜访不同的公司,每逢祈祷时间,如果没有遇到清真寺,司机会把车停在路边,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祈祷,然后精神抖擞的继续开车上路。每到周五,印尼全国上下的清真寺,到处荡漾着宗教的味道,任何事情都要为祈祷让步。

不仅伊斯兰教是这样,印尼的基督教也是大同小异,印尼有超过2600万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徒,每逢周日上午,教堂里面都是座无虚席,里面讲台上面牧师激情洋溢的讲解教义,台下的教徒一丝不苟的学习,时不时的发出“阿门”的赞叹,从头到尾的宗教活动中,在钢琴声的伴奏下,教徒一起虔诚的歌唱赞美主的音乐。

可以说宗教信仰是印尼人的精神粮食,与身体所需的主粮一样重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向世俗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印尼却向宗教化方向越走越远。

对很多刚来印尼的中国人来讲,都很迷惑印尼的宗教为什么如此重要。

印尼拥有自己特殊的意思形态,被称为“潘查希拉”,就是印尼建国的五项原则,第一原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信奉独一无二的神明”,意思是“相信上帝的唯一性”,通俗解释就是“必须信仰宗教”。

虽然印尼明确支持一神论,但是印尼社会也允许并包容其他诸如印度教、佛教、中国传统宗教和本土的万物有灵之类的非一神教。巴厘岛人信奉的是印度教、很多华人信奉的是中国传统宗教,但是这些人数太少,与一神教教徒相比,微不足道。

印尼1945年宪法第29条指出:

(1)国家基于信奉独一无二的神明。(潘查希拉第一原则)

(2)国家保证每个居民都有信奉自己宗教并按照其宗教朝拜的自由。(宗教自由)

因此,在印尼公共场所如果遇到宗教活动,就可以理解了,因为他们的法律允许、鼓励在遵守特定原则的情况下,在公共场所举行宗教活动。

印尼政府框架结构中,还存在“宗教部”,专门负责处理涉及到宗教事务,别的国家也许有类似的部门,但是级别和影响力却与印尼无法比拟。

根据意思形态和宪法,宗教对印尼至关重要,而意思形态和宪法,也是在印尼的广泛宗教实践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建国第一原则在印尼日常生活中落实的非常到位,就如上面所说的,宗教对于绝大多数印尼人来讲,就如食物一样重要,信奉宗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除非印尼人去了世俗国家,或者在网络上与没有宗教信仰的网友聊天,否则“没有宗教信仰”这样的想法不会出现在印尼人的脑海里面。

印尼人的身份证,上面有个宗教专栏,专门显示宗教信仰,这一栏必须填写,否则会很难找到工作并融入到社会中,甚至遭受到别人的歧视,在户口薄上,也有信仰专栏,专门用来填写家庭成员的宗教信仰。

并且,在社会上周围的朋友,也会经常邀请一起去参加宗教活动,如果你是穆斯林,很少去清真寺祈祷,或者基督教徒很少参加教堂活动,那么别人极有可能对你会产生负面的看法。所以在印尼迫于家庭和社会上的压力,去宗教场所参加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精神上的穆斯林”,或者“精神上的基督教”或者“信教而不参加宗教活动”是极少存在的,并且这类人往往别别人视为消极负面的。

在印尼直接询问别人的宗教信仰,是可以的,不是像西方社会那样,宗教信仰是个人隐私,直接询问别人的宗教信仰是不礼貌的行为。遇到印尼人,如果好奇他的宗教信仰,可以直接询问,因为某些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印尼人的宗教信仰,来对他们进行判断,例如为其安排工作时候,留出祈祷时间,避免工作出现纰漏,还有聚餐时候,根据他们的信仰来提供合适的食物。

印尼清真寺无处不在,间隔距离也是很近,通常少于1公里,临近祈祷时间,几乎可以在城市或者乡村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清真寺的大喇叭的祈祷唤礼声。

印尼西部时间大概从17:30开始第四次祈祷,即昏礼(Maghrib)祈祷,这时电视、广播会齐刷刷的出现唤礼声。并且电视节目也有很大宗教节目,包括伊斯兰、基督教、印度教和佛教的节目。

根据印尼建国五原则的第一原则,宗教被誉为善良,是“印尼民族特征”之一,也是印尼儿童和成年人“国民特征建设”的一部分。印尼国家教育部制定了一份正式清单,列出了“印尼民族的18项特征”,供青少年学生学习,其中宗教信仰被排名第一位。

印尼的最新教材(2013年版)将宗教信仰作为向学生传授的课程,鼓励学生们无论是在学校、家中还是在其他地方,都要信奉宗教。鼓励家长从小教育孩子们宗教概念和参加宗教活动,例如祈祷、敬拜等,使孩子们成人后养成宗教习惯。

根据印度尼西亚政府法规(2007年第55号),印尼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宗教课程。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宗教信仰进行分组,然后分配到适当的宗教班级学习课程。这就意味着宗教的神创论,很容易在儿童的思想中生根花芽。而生物进化论,是在高三时候才开始教授给学生,并且只是教给理科生,而不会教授给文科生。

不仅在学校,在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公共场所,也经常涉及到宗教,很多活动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都通常进行祈祷活动。人们之间的打招呼,或者公开演讲,通常都是以宗教问候开始的。

有几种口语是非常常见的,例如,当开心时候会说“Alhamdulilla”,当吃惊时候会说“Astaghfirullah”,遇到不好情况时候会说“Masya Allah”,当答应别人的时候会说“Insya Allah”。

公开演讲中,第一句话通常是“Assalamulaikum Warahmatullahi Wabarakatuh”(愿您得到真主的和平、怜悯与祝福),还有“Marilah Kita bersyukur kepada tuhan, karena nya kita dapat hadir di acara ini dalam keadaan sehat...”(往我们感谢上帝,因为我们可以健康的参加这一活动),活动结束时候,以Wassalamu’alaikum warahmatullahi wabarakatuh(也愿您得到真主的平安、怜悯和祝福)为结束语,有时,一些非穆斯林也使用这类的问候语。

根据印尼的法律,婚姻只有在举行宗教仪式并且在结婚证签名后,才是合法的并且得到承认。世俗文件的结婚证的签署,是在宗教仪式后进行。印尼在其境内不承认世俗或非宗教婚姻,但是印尼承认在其他国家举行的世俗婚姻,1974年后的印尼婚姻法规定,婚姻仅在一种宗教仪式中进行,因此,不同宗教的夫妻,一方必须遵循另外一方的宗教信仰。

目前印尼仍然是原教旨主义,不承认同性恋权利,同性恋在印尼被视为异端,关于性的理论也是很严格,婚前性生活是禁忌的,并且有贞操文化,不能流产。但是这种观念仅存在理论上,在现实生活中,印尼人对这类事情也是非常包容。

印尼女性会穿严实的泳装去海滩或者游泳池,几乎看不到当地女性穿比基尼或者过度暴露的泳装。伊斯兰宗教对女性的着装有严格的要求,女性必须“遮盖羞体”。因此,印尼穆斯林女性基本上都会带有头巾。

印尼对酒精饮料有严格的限制,贩卖酒精饮料必须要有特别的许可证。酒类在印尼很贵,并且很难买到,违法规定者经常被受到宗教处罚。

印尼人也非常迷信,大多数人仍然相信存在鬼魂、恶魔等,电视上也时不时的播放真人版捉鬼或者通灵节目。现在很多年轻人玩直播,喜欢去荒凉偏僻的地方去探索,以紧张刺激的氛围,来吸引流量。印尼人普遍相信地狱是存在的,通过宗教教育,他们坚信将来自己会避免死后会下到地狱。

由于印尼的建国五基,无神论被视为是印尼价值观的“敌人”,并且“不相容”。印尼人把共产主义等同于无神论,因为潘查希拉的存在,印尼人认为信仰上帝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应该有无神论这种现象发生。这样一来,印尼人对无神论者抱有歧视,他们认为“印尼人是有宗教信仰的,无神论不值得成为印尼社会的一份子”。

此外,印尼还有亵渎宗教的法律,批评宗教的人士很容易被遭受到攻击,考虑到印尼存在“伊斯兰捍卫者阵线”之类的激进组织,任何批评或者亵渎伊斯兰宗教的人,都可能被入狱。例如雅加达前省长钟万学,因为在千岛县偶然解读了古兰经中的一句经文,被视为冒犯伊斯兰宗教,最终被入狱两年。

虽然印尼具有深厚的宗教信仰氛围,但事实上印尼没有国教,仍是一个世俗国家,只是宗教已经成为国家意思形态的一部分。

印尼的教育质量仍在比较低,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中排名向来处于倒数10名内徘徊,加上以前印尼教育普及程度较低,这样导致宗教信仰更加扎根深蒂固根于印尼文化中,使其成为印尼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