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服药喝水的正确姿势

 上海药讯 2020-11-27


华山医院

郭少波  文   张亮  校对

在日常生活中服药喝水是很常见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有慢性病的患者,每天都要服用很多药物,据有调查报告,人们服药后喝水的方式和种类五花八门,有服药不喝水的,一次喝很多水,有喝牛奶的,果汁的,茶水的,碳酸饮料的,更有直接喝酒的。其实服药喝水是很有讲究的,那么到底怎么做才正确呢,我们下面做个简单的总结。

1
选择什么样的水?

一般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的话用温开水或者凉开水是最安全的,不宜用茶水,茶饮料,啤酒,可乐,果汁,豆奶,汽水,奶制品送服药品,也不建议生吞药物。服药或溶解药物的水温一般不宜超过40℃,特别是需要冷藏的药物,如生物制剂,活菌制剂等。

2
哪些药物需要多喝水?

1.对食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伦磷酸钠,须用200ml以上的水送服,并补充液体,使一天的尿量达2000ml以上。

2. 平喘药如茶碱控释片,氨茶碱,多喝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失水的不良反应,并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康复。

3.治疗痛风的药物苯溴马隆、丙磺舒、别嘌醇用药期间多饮水并保持尿液成中性或碱性有利于尿酸的排泄,不然很容易在肾脏中出现结晶,造成肾脏损害。

4. 有一定肾毒性的抗生素药物多饮水可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如复方磺胺甲噁唑、庆大霉素等、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在大剂量应用或尿液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也应多饮水,保持24h的排尿量在1200ml以上。有利于药物的排泄和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5.抗便秘容积性泻药欧车前,硫酸镁等,多补充水分可预防肠梗阻和食管堵塞;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及聚乙二醇散等,由于该类药物主要通过将身体的水分吸收到肠道或防止肠道的水分被吸收来增加肠道中的水分治疗便秘,使用时需要补充水分,以减少人体脱水的不良反应。

  总之多饮水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药物对人体的损害,避免发生一些明确原因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用药的安全性。

3
哪些药物需要少喝水?

1.部分含片如西地碘含片、西瓜霜含片等为提高口咽部的药物浓度,用药30min内不宜饮水。其他口腔局部治疗作用的药物使用后,如碘甘油、复方庆大霉素膜用于口腔溃疡时也不可马上饮水或进食。

2.驱绦虫的药物氯硝柳胺充分嚼碎后吞服,应尽量少喝水,使药物能在肠内达到较高浓度,提高驱虫的效果。

3. 舌下给药的舌下片如硝酸甘油片、舌下滴剂如粉尘螨滴剂等,置于舌下含服,不宜马上饮水或进食。

4. 保护性镇咳祛痰剂如复方甘草口服液,甘草片等含甘草流浸膏成分,服用后不用温水送服,因为该成分的药物为粘膜保护性镇咳药,需要覆盖在发炎的咽部粘膜上,以减少局部感觉神经末梢的刺激,从而发挥镇咳作用,如果喝水,必然降低药物局部作用效果。

服药喝水的正确姿势你get到了吗?

■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