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给药品安对“家”了吗?

 上海药讯 2020-11-27


上海长征医院药学部

徐敏

通常情况下,患者医院寻医就诊后都会多多少少带一些药品回家。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每逢就医总会大包小包的拎回来很多种药物。那这些带回家的药物如何储存呢?随便放进一个抽屉或柜子,或者全部塞进冰箱?其实为了避免受污染和有效成分降解,保证药品的疗效与安全,药品应当科学存储于适当的环境中。现在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正确存放药品。

如何读懂药品说明书的【贮藏】栏?

一般在药品包装盒和说明书都会有专门的一栏“【贮藏】”项,列出药品存储条件。有些药品说明书会注明药品储存温度范围但有些则使用名词术语,这些术语都有其对应的严格存储要求。

1、温度

阴凉处是指不超过20℃;暗凉处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指2~10℃;常温指0~30摄℃。如果贮藏未规定其储存温度时,一般是指常温储存。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冷处保存的生物制剂不可冰冻,因为冻融过程会造成药品效价降低,影响药品疗效。在此要提醒患者的是,部分药品在开封前长期保存和开封后短期储存条件也是不一致的。以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岛素为例,在开封前需放置2~8℃冰箱冷藏,切忌冷冻,一经开封后,则需25℃以下保存即可。

2、避光

有些药品对光线敏感,暴露在光线下会分解,因此需要用避光容器保存。此类药品常见于静脉注射液,一般情况下患者不会带回家自行使用。如果为口服药品,通常将该类药品存储于棕色容器中或用黑纸包裹的透明或半透明容器中。患者开封后应注意避光保存,比较常见的是止咳用糖浆剂。

3、密封

有密封要求的药物多具有挥发性或特殊气味,吸潮易变质或降解。密封是一般药品储存的基本要求,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该类药品常见于胶囊剂。

夏天应如何储存药品?

夏季的高气温、大湿度、强光线,会让药品发生微妙变化。气温每升高10℃,药品的化学反应速度就加速2~4倍。换言之,高温环境下一些原本可保存3年的药品,很有可能一两年就失效了。

“怕热”:生物制剂、抗生素、胶囊、栓剂等药品都怕热,在高温季节应放入冰箱冷藏。

“怕光”:维生素、注射剂、硝酸甘油等药品,强紫外线会加速其变质,药效也会降低。在日照强烈的季节,一定要避光避热保存。

综上,药师建议患者拿到药品后,除了掌握药品的服用方法、剂量和时间要求外,也需要耐心了解一下药品储存条件以保证药效,因此给药品安一个合适的“家”同样不可小觑。

■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